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39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6
提供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该背板,包括:主体部,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多个第一凸起,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边缘,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第一缺口,位于相邻第一凸起之间;多个第二凸起,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边缘,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表面;以及第二缺口,位于相邻第二凸起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利于灯条的电路元件的引出、质量轻、且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技术至少一实施例涉及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客户对于笔记本(NoteBook,NB)客户端系统有新的应用场景需求,即双面独立显示系统。通常的双面显示装置是将两个模组通过对贴或者螺丝固定等方式,将两个模组拼接到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至少一实施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本技术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包括:主体部,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多个第一凸起,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边缘,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第一缺口,位于相邻第一凸起之间;多个第二凸起,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边缘,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表面;以及第二缺口,位于相邻第二凸起之间。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背板包括多个第一缺口和多个第二缺口,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和所述多个第一缺口交替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缺口交替设置。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且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且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凸起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弯曲部,与所述第一凸起的所述弯曲部相连并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凸起为从所述第一凸起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的部分,所述第二凸起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第一凸起的至少部分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凸起的至少部分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缘相接,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至少之一包括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四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表面。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第三凸起、所述第四凸起和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凸起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凸起的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弯曲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凸起的所述弯曲部相连并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四凸起为从所述第三凸起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的部分,所述第四凸起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缘相接,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至少之一包括:多个第三凸起,位于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一侧;第三缺口,位于相邻第三凸起之间;多个第四凸起,位于所述背板的所述第二侧;第四缺口,位于相邻第四凸起之间;所述第三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四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表面。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多个第三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第四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交叠。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板,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且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所述第四凸起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且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任一背板。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胶框,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侧,并与所述背板粘贴;第二胶框,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侧,并与所述背板粘贴;其中,所述第一胶框包括第五缺口,所述第二胶框包括第六缺口,所述第五缺口与所述第一缺口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六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至少部分交叠。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一胶框包括多个第五缺口,所述第二胶框包括多个第六缺口。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一胶框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胶框包括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胶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一边缘位置处,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的面积,所述第二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胶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的面积。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一胶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凸起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胶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所述第二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凸起的方向延伸。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一胶框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朝向与所述第一胶框的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二胶框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胶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部,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n多个第一凸起,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边缘,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表面;/n第一缺口,位于相邻第一凸起之间;/n多个第二凸起,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边缘,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表面;以及/n第二缺口,位于相邻第二凸起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
多个第一凸起,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边缘,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表面;
第一缺口,位于相邻第一凸起之间;
多个第二凸起,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边缘,并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第二缺口,位于相邻第二凸起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缺口和多个第二缺口,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和所述多个第一缺口交替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缺口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且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且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在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凸起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弯曲部,与所述第一凸起的所述弯曲部相连并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凸起为从所述第一凸起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的部分,所述第二凸起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至少部分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凸起的至少部分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缘相接,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至少之一包括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四凸起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所述第四凸起和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凸起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二侧指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凸起的所述第一部分相连的弯曲部以及与所述第三凸起的所述弯曲部相连并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四凸起为从所述第三凸起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的部分,所述第四凸起包括沿着从所述第一侧指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的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二边缘、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舒勇曹琦王明汪欣蕾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