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39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第一色转换膜、至少一光学膜及油墨涂层。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以及连接于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之间的入光面。光源配置于入光面旁。第一色转换膜配置于第一出光面旁。至少一光学膜配置于导光板旁。油墨涂层配置于导光板、第一色转换膜及至少一光学膜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或端面,且适于使光线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具有降低边缘蓝化现象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用于显示装置的光源模块以及使用此光源模块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的应用作为电子产品的显示部件,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的需求,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被设计得越来越窄,而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模块亦相应的被要求边框窄化。然而,在边框窄化的情况下,边框未能再提供遮蔽非预期的光线的功能,因此光源模块在边框周围会产生漏光或光晕的现象。当使用白色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时,在显示区周围会产生白色漏光或白色光晕;当使用蓝色发光二极管时,在显示区周围则会产生蓝色漏光或蓝色光晕,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上会有边缘蓝化的问题。本「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此外,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所述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可以降低边缘漏光的蓝化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降低显示影像的边缘蓝化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第一色转换膜、至少一光学膜及油墨涂层。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以及连接于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之间的入光面。光源配置于入光面旁。第一色转换膜配置于第一出光面旁。至少一光学膜配置于导光板旁。油墨涂层配置于导光板、第一色转换膜及至少一光学膜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或端面,且适于使光线透过。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以及上述的光源模块。第一显示面板配置于第一色转换膜之远离导光板的一侧。本技术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中,借由将适于使光线透过的油墨涂层配置于导光板、第一色转换膜及至少一光学膜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或端面,当光线自导光板的边缘出射时,部分光线在经第一色转换膜转换后,会传递至第一色转换膜或至少一光学膜的边缘,并穿过油墨涂层而整体转换为不同颜色的光线。在光源发出蓝光的情况下,油墨涂层能够达到淡化蓝光的效果,进而降低光源模块边缘漏光的蓝化现象。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由于使用上述的光源模块,因此可以降低显示影像的边缘蓝化的问题。为让本技术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油墨涂层配置于光学膜的俯视示意图。图3A至图3C是本技术的油墨涂层配置于光学膜的示意图。图4A至图4D是不同实施例的油墨涂层配置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之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包括光源模块10及第一显示面板20。光源模块10包括导光板100、光源200、第一色转换膜300、至少一光学膜400及油墨涂层500。导光板100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110与第二出光面120,以及连接于第一出光面110与第二出光面120之间的入光面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光面120是作为导光板100的底面,即主要作用并非作为出光面使用,但不可避免地,光线在导光板100内的传递过程中,会有部分光线由第二出光面120射出。第二出光面120例如具有多个扩散微结构121,扩散微结构121可以是网点或其他能让光线扩散的微结构,使得在导光板100内传递的光束可以朝第一出光面110射出。光源200配置于入光面130旁,且适于提供光线L1入射至入光面130。第一色转换膜300配置于第一出光面110旁,具体而言,第一色转换膜300例如是堆叠于第一出光面110上,但不以此为限。至少一光学膜400配置于导光板100旁,例如重叠配置于导光板100的第一出光面110。油墨涂层500适于使光线L1透过,并且油墨涂层500例如配置于导光板100、第一色转换膜300及至少一光学膜400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或端面413,例如本实施例油墨涂层500配置于至少一光学膜400的端面413。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所提及的配置油墨涂层的表面是指各元件平行于第一出光面110的平面,配置油墨涂层的端面是指各元件不平行于第一出光面110的平面,而油墨涂层配置于导光板的端面时,并不会设置于入光面130。然而本技术并不限制配置油墨涂层500的元件,举例而言,油墨涂层500例如可以配置于导光板100、第一色转换膜300及至少一光学膜400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或端面。特别说明的是,图1所绘示为油墨涂层500可能配置的位置,并非用以限定上述位置均需配置油墨涂层5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20例如配置于第一色转换膜300远离导光板10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0例如还可包括框架30及背板40。导光板100配置于框架30内,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图1的剖面示意图的框架30仅绘示于导光板100的一侧,但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提到的框架30为至少为围绕导光板三个侧面的结构,或围绕导光板100的环形结构。背板40例如具有承载面41,导光板100、至少一光学膜400及框架30例如是配置于背板40的承载面41上。为清楚说明光源模块10的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是将光源模块10及第一显示面板20分开绘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框架30也可用于夹持第一显示面板20,本技术并不特别限制。请继续参考图1,光源200例如是包括具有多个点光源(图未示)的发光元件,其中点光源例如是发光二极管。具体而言,例如是主波长是发出蓝光的晶粒级氮化物发光二极管晶粒,但不以此为限。光源200也可以是主波长发出其他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或其他种类的发光元件,例如灯管,本技术并不限制光源种类。第一色转换膜300适于对入射的光线L1进行颜色的转换及调整,例如第一色转换膜300具有红绿光转换材料。当光源200所发出的光线L1为蓝光时,部分光线L1经过第一色转换膜300会转换出红光及绿光,且与部分未被转换的光线L1(蓝光)混合后则变成白光。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光线L1的颜色。第一色转换膜300的材料例如为量子点(Quantumdot,QD)、氟化物荧光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第一色转换膜、至少一光学膜以及油墨涂层,其中:/n所述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之间的入光面;/n所述光源配置于所述入光面旁;/n所述第一色转换膜配置于所述第一出光面旁;/n所述至少一光学膜配置于所述导光板旁;以及/n所述油墨涂层配置于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色转换膜及所述至少一光学膜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或端面,且适于使光线透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第一色转换膜、至少一光学膜以及油墨涂层,其中:
所述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与第二出光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之间的入光面;
所述光源配置于所述入光面旁;
所述第一色转换膜配置于所述第一出光面旁;
所述至少一光学膜配置于所述导光板旁;以及
所述油墨涂层配置于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色转换膜及所述至少一光学膜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或端面,且适于使光线透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色转换膜,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出光面旁,所述至少一光学膜的数量为多片,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出光面及所述第二出光面旁,所述油墨涂层配置于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色转换膜、所述第二色转换膜及所述至少一光学膜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或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光学膜包括反射片,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出光面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涂层的颜色为黄色或黑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涂层配置于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色转换膜及所述至少一光学膜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所述油墨涂层包括多个油墨粒子,所述多个油墨粒子的尺寸从靠近边缘处朝远离边缘处的方向渐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涂层,配置于所述导光板、所述第一色转换膜及所述至少一光学膜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边缘,所述油墨涂层包括多个油墨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娟陈昱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