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22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22
本公开提供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涉及无害化填埋领域,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分别串联有不同的电阻,所有第一线缆的一端分别接入电源的一极,所有第二线缆的一端分别接入电源的另一极,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均一一对应布置在次级防渗层预设导流槽内,每条电缆对应的电阻值均不相等,所述导流槽用于汇集渗漏液并浸湿绝缘层使其对应网格点处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通,通过设置网格式的线缆结构,每个网格点连通对应不同的电阻值,对应上方的填埋区域,在填埋区域发生渗漏时使得网格点处导通,利用导流槽汇集并引导渗漏液到达网格处,能够快速可靠的监测到渗漏信息,将泄露位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
本公开涉及无害化填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填埋是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的主要手段,而对于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填埋,提出了地下水位高、软土区等地质条件存在缺陷条件下的刚性填埋场建设要求,需要对刚性填埋场中渗漏液及有害组分进行监测,在人工目视条件下能够观察到填埋场单元的破损和渗漏情况,并能及时进行;通过安装自动监测系统,对渗漏进行在线监测可以弥补上述问题。当前,在常规柔性填埋场,已经开发了多种在线监测系统。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对渗漏进行在线监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电阻率的渗漏在线监测,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渗滤液渗漏导致的下层介质的典型差异来实现渗漏的检测。但刚性填埋结构的混凝土介质导电性较差,而且传感电极于混凝土接触情况难以保证,极大影响其适用性;另一类是基于电势原理的渗漏在线监测,其基本原理是渗漏导致的主防渗屏障上下方介质连通,进而导致电势分布的差异。但由于刚性填埋结构下,主防渗屏障下方空间较大(为保持人可以进入,下层空间需达到60cm以上),常规渗漏情况下渗滤液的渗漏量很难使得渗漏点上下方介质连通,监测效率较低,往往在渗漏持续一定时间后,才能检测到渗漏信息,其可靠性和精度均难以满足现有刚性填埋场的渗漏在线监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网格式的线缆结构,每个网格点连通对应不同的电阻值,对应上方的填埋区域,在填埋区域发生渗漏时使得网格点处导通,利用导流槽汇集并引导渗漏液到达网格处,能够快速可靠的监测到渗漏信息,将泄露位置定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包括多条第一线缆和多条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相互交叉设置形成网格结构,对应网格结构网格点处位置,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均一一对应布置在次级防渗层预设导流槽内,每条第一线缆分别串联电阻后接入电源的第一极,每条第二线缆分别串联电阻后接入电源的第二极,每条电缆对应的电阻值均不相等,所述导流槽用于汇集渗漏液并浸湿绝缘层使其对应网格点处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通。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布置在次级防渗层,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一导流槽和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线缆布置在第一导流槽内,第二线缆布置在第二导流槽内。进一步地,第一导流槽平行等间隔布置,第二导流槽平行等间隔布置,任一第一导流槽与任一第二导流槽交叉且交叉点对应网格点。进一步地,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相互垂直布置,对应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垂直布置,相邻第一导流槽的间距和相邻第二导流槽的间距依据定位精度进行调节。进一步地,第一线缆对应串联第一电阻,每一第一线缆对应的第一电阻阻值均不相等;第二线缆对应串联第二电阻,每一第二线缆对应的第二电阻阻值均不相等。进一步地,任一第一线缆与任一第二线缆导通时的总电阻值与其他导通状态下的电阻值均不相等,用于通过电阻值差异区分定位网格点。进一步地,网格点对应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交接处进行绝缘设置,渗漏液到达网格点位置后使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通形成回路,在网格点位置无渗漏液时,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不形成回路。进一步地,电源串联电流表后分别连接每条第一线缆,所述电流表测取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形成回路后的电流,依此判断导通的网格点位置。进一步地,电源串联电流表后分别连接每条第二线缆,所述电流表测取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形成回路后的电流,依次判断导通的网格点位置。进一步地,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导通形成回路后,所述次级防渗层呈坡度设置,位于主防渗层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网格结构的线缆布置在次级防渗层,每条线缆串联电阻,使得任一第一线缆与任一第二线缆连通时能够得到特定的电阻,即每个网格点在连通时都具有特定的电阻值,在发生渗漏时,通过测量电阻值即可确定网格点的位置,从而快速与上方的填埋区对应,得到渗漏处对应的位置;(2)将网格点处设置为绝缘结构,在未发生渗漏时,网格点处对应的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保持断路状态,检测装置所能测得的电阻值为无限大,在发生渗漏时,渗漏液沿刺激防渗层流动进入凹槽内,使得网格点的绝缘位置得以连通,形成回路使得检测装置测得总电阻值;利用凹槽配合带有坡度的次级防渗层,渗漏后的液体会逐渐流动至网格点处,从而触发形成回路,提高检测的效率;(3)相较于将网格状结构的线缆按照平面结构布置,渗漏液会随着平面结构不断扩散,从而到达网格点处的渗漏液有限,很难浸湿网格点处形成导电回路;本申请采用凹槽作为导流槽,导流槽能够将逐渐扩散的渗漏液汇集,并使其向网格点处靠近聚集,增大网格点处的渗漏液的量,使其能够尽快浸湿网格点处,快速形成导电回路,达到提高监测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网格点处的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线缆与导流槽配合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线缆,2、第二线缆,3、第一电阻,4、第二电阻,5、电源,6、检测装置,7、次级防渗层,8、网格点。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地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的在线检测方式适用性交叉,且布置空间要求较高,导致空隙较大,响应精度交底,难以满足现有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实施例1本公开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提出了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主要包括线缆、检测装置6和电源5,线缆布置在次级防渗层7上,获取上方填埋区域的渗漏液,并使线缆形成回路;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第一线缆和多条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相互交叉设置形成网格结构,对应网格结构网格点处位置,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均一一对应布置在次级防渗层预设导流槽内,每条第一线缆分别串联电阻后接入电源的第一极,每条第二线缆分别串联电阻后接入电源的第二极,每条电缆对应的电阻值均不相等,所述导流槽用于汇集渗漏液并浸湿绝缘层使其对应网格点处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第一线缆和多条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相互交叉设置形成网格结构,对应网格结构网格点处位置,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均一一对应布置在次级防渗层预设导流槽内,每条第一线缆分别串联电阻后接入电源的第一极,每条第二线缆分别串联电阻后接入电源的第二极,每条电缆对应的电阻值均不相等,所述导流槽用于汇集渗漏液并浸湿绝缘层使其对应网格点处的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布置在次级防渗层,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一导流槽和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线缆布置在第一导流槽内,第二线缆布置在第二导流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流槽平行等间隔布置,第二导流槽平行等间隔布置,任一第一导流槽与任一第二导流槽交叉且交叉点对应网格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区域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相互垂直布置,对应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垂直布置,相邻第一导流槽的间距和相邻第二导流槽的间距依据定位精度进行调节。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程亮刘景财姚光远郑开达刘玉强能昌信董路黄启飞薛祥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