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953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所述混合器壳体上开设有空气吸口、燃气进口和混合气出口,所述混合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燃气导流腔、混合气腔和控制阀,所述空气吸口和所述混合气出口通过所述混合气腔连通,所述燃气导流腔通过开设在所述混合器壳体内部的燃气通道连通所述混合气腔,所述控制阀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合器壳体内部,所述控制阀贯穿所述燃气导流腔并且伸入所述燃气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空气吸口把外部空气吸入混合器内部与燃气混合,省去了传统方式中借助额外能源把空气通入混合器内部的这一过程,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了混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多用炉
,具体是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
技术介绍
在多用炉
,燃气供给技术是关键。混合器是燃气供给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其作用是将一定比例的空气和燃气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来增减燃气与空气的供给比例。传统的混合器在通入空气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外部的动力装置,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提高,而且增加了混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混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能源浪费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所述混合器壳体上开设有空气吸口、燃气进口和混合气出口,所述混合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燃气导流腔、混合气腔和控制阀,所述空气吸口和所述混合气出口通过所述混合气腔连通,所述燃气导流腔通过开设在所述混合器壳体内部的燃气通道连通所述混合气腔,所述控制阀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合器壳体内部,所述控制阀贯穿所述燃气导流腔并且伸入所述燃气通道内。所述燃气进口通燃气,燃气流入所述燃气导流腔并通过所述燃气通道进入所述混合气腔,与此同时,所述空气吸口将外部空气吸入所述混合气腔内,并且利用所述控制阀调节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空气与燃气在所述混合气腔内均匀混合。进一步,为了增加密封性,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混合器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阻挡燃气流向所述混合器壳体内部其他部位,将燃气通过所述燃气导流腔后充分引入所述混合气腔与空气混合,提高气体混合效率。进一步,所述燃气通道包括与所述燃气导流腔连接的第一开口、以及与所述混合气腔连接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燃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燃气通道内,然后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混合气腔内,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便于对燃气流量的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空气吸口把外部空气吸入混合器内部与燃气混合,省去了传统方式中借助额外能源把空气通入混合器内部的这一过程,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了混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燃气通道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混合器壳体、2-控制阀、3-空气吸口、4-混合气腔、5-混合气出口、6-密封圈、7-燃气导流腔、8-燃气进口、9-燃气通道、91-第一开口、92-第二开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1,所述混合器壳体1上开设有空气吸口3、燃气进口8和混合气出口5,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燃气导流腔7、混合气腔4和控制阀2,所述空气吸口3和所述混合气出口5通过所述混合气腔4连通,所述燃气导流腔7通过开设在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的燃气通道9连通所述混合气腔4,所述控制阀2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所述控制阀2贯穿所述燃气导流腔7并且伸入所述燃气通道9内。所述燃气进口8通燃气,燃气流入所述燃气导流腔7并通过所述燃气通道9进入所述混合气腔4,与此同时,所述空气吸口3将外部空气吸入所述混合气腔4内,并且利用所述控制阀2调节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空气与燃气在所述混合气腔4内均匀混合。如图1所示,为了增加密封性,所述控制阀2与所述混合器壳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阻挡燃气流向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其他部位,将燃气通过所述燃气导流腔7后充分引入所述混合气腔4与空气混合,提高气体混合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燃气通道9包括与所述燃气导流腔7连接的第一开口91、以及与所述混合气腔4连接的第二开口92,所述第一开口9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口92的宽度。燃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91进入所述燃气通道9内,然后通过所述第二开口92进入所述混合气腔4内,所述第二开口9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口91的宽度便于对燃气流量的控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空气吸口把外部空气吸入混合器内部与燃气混合,省去了传统方式中借助额外能源把空气通入混合器内部的这一过程,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了混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壳体(1),所述混合器壳体(1)上开设有空气吸口(3)、燃气进口(8)和混合气出口(5),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燃气导流腔(7)、混合气腔(4)和控制阀(2),所述空气吸口(3)和所述混合气出口(5)通过所述混合气腔(4)连通,所述燃气导流腔(7)通过开设在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的燃气通道(9)连通所述混合气腔(4),所述控制阀(2)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所述控制阀(2)贯穿所述燃气导流腔(7)并且伸入所述燃气通道(9)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炉空燃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器壳体(1),所述混合器壳体(1)上开设有空气吸口(3)、燃气进口(8)和混合气出口(5),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燃气导流腔(7)、混合气腔(4)和控制阀(2),所述空气吸口(3)和所述混合气出口(5)通过所述混合气腔(4)连通,所述燃气导流腔(7)通过开设在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的燃气通道(9)连通所述混合气腔(4),所述控制阀(2)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合器壳体(1)内部,所述控制阀(2)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凯斯炉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