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56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燃烧器燃烧不够稳定的问题。本燃烧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具有壳体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出气口,出气口处均匀设有一排平行设置的燃烧翅片,相邻的燃烧翅片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流通通道,壳体内的两侧分别固连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柱,连接柱与燃烧翅片垂直设置且连接柱均穿过燃烧翅片。本燃烧器具有燃烧均匀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燃烧器。
技术介绍
已知技术的燃烧装置包括:具有热交换器的燃烧室、连接至燃烧室的用于通过燃烧室内部的燃烧空气和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燃烧生成热量的燃烧器以及用于向燃烧器提供该气体混合物和空气的供给管道。燃烧器包括:不可渗透材料的框架,该框架可连接至燃烧室并且支撑由透气材料制成的扩散器,以及燃烧表面(所谓的燃烧头),该燃烧表面由扩散器的一部分形成并且旨在面向燃烧室内并且由框架包围,使得通过扩散器输送的气体混合物可以以火焰方式的形式在燃烧表面上燃烧。在已知方案中,燃烧表面和框架制成为在燃烧表面处穿孔并且在框架处不可渗透的单片耐高温金属板。由于非常热的区域与相对冷的区域之间的热梯度增加所引起的断裂的形成,该方案是不利的。为了避免由于热应力的断裂,对于专利技术人已知的是,将柔性多孔层定位在穿孔板上,例如,用作燃烧表面(使燃烧区域远离板移动)并且还用作将板与燃烧室中的气体的高温隔离的绝缘材料的织物或金属纤维网,其代价是需要提供并组装额外且昂贵的部件。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气体燃烧器(申请号:201810582262.1),其适于如下类型的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具有:第一壳体部分(燃烧壳体),内部界定燃烧空间;第二壳体部分(气体供应壳体),内部界定气体供应空间;燃烧器,插入第一壳体部分与第二壳体部分之间;该燃烧器包括不可渗透的金属板的框架,该框架具有可连接至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围部分;扩散器由穿孔金属板制成,该扩散器形成由框架包围的、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以及在正交于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部的燃烧表面,燃烧表面在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小于燃烧表面在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燃烧表面旨在面向燃烧空间中,使得通过扩散器输送的气体混合物可以以火焰方式的形式在燃烧表面上燃烧,该燃烧器存在燃烧不够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燃烧均匀稳定的燃烧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燃烧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上端具有所述的壳体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处均匀设有一排平行设置的燃烧翅片,相邻的燃烧翅片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流通通道,所述的壳体内的两侧分别固连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与所述的燃烧翅片垂直设置且所述的连接柱均穿过所述的燃烧翅片。在使用时,本燃烧器安装在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室的下端,混合室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经过流通通道流出,在燃烧翅片的下端面实现燃烧,由于流通通道为两个相邻的燃烧翅片形成,因此其出气较为平稳,使燃烧均有均匀稳定的优点。在上述的燃烧器中,所述的燃烧翅片的同一侧均设有若干定位凸体且所述的定位凸体的外端抵靠在相邻的燃烧翅片的另一侧。通过定位凸体抵靠在相邻的燃烧翅片上,对燃烧翅片定位效果好,使燃烧翅片不易摆动,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在上述的燃烧器中,相邻的燃烧翅片的定位凸体依次间隔设置。采用上述设置,对燃烧翅片的定位更稳定的优点。在上述的燃烧器中,所述的定位凸体呈锥形且所述的定位凸体采用冲压成型结构。在上述的燃烧器中,所述的壳体的前后内侧壁均固连有两个安装片,四个安装片两两相对应,两个所述的连接柱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片并与所述的安装片相固连。通过设置安装片将连接柱定位在壳体内,具有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在上述的燃烧器中,所述的安装片与所述的连接柱之间紧配相连。采用上述设置,使安装片、连接柱装配方便的优点。在上述的燃烧器中,所述的安装片与所述的壳体之间采用焊接相连。在上述的燃烧器中,所述的壳体内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连有安装架,所述的连接柱的两端均插入至对应的安装架上。连接柱的两端均插入至对应的安装架上,对连接柱的定位效果较好的优点,提高了本燃烧器的强度。在上述的燃烧器中,所述的安装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片状的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贴靠在壳体的前后内侧壁上。通过安装部贴靠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具有定位可靠的优点。在上述的燃烧器中,所述的连接柱与所述的安装架通过螺纹连接相固连。采用上述设置,具有连接效果较好且便于拆装的优点。在上述的燃烧器中,所述的燃烧翅片的下端面呈弧形面且所述的燃烧翅片的下端面与所述的壳体的下端面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燃烧器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流通通道为两个相邻的燃烧翅片形成,因此其出气较为平稳,使燃烧均有均匀稳定的优点;2、通过定位凸体抵靠在相邻的燃烧翅片上,对燃烧翅片定位效果好,使燃烧翅片不易摆动,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3、连接柱的两端均插入至对应的安装架上,对连接柱的定位效果较好的优点,提高了本燃烧器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燃烧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燃烧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燃烧器另一种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壳体;1a、出气口;2、燃烧翅片;2a、流通通道;2b、定位凸体;3、连接柱;4、安装架;4a、安装部;5、安装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燃烧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具有壳体1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出气口1a,出气口1a处均匀设有一排平行设置的燃烧翅片2,相邻的燃烧翅片2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流通通道2a,壳体1内的两侧分别固连有连接柱3,连接柱3与燃烧翅片2垂直设置且连接柱3均穿过燃烧翅片2。燃烧翅片2的同一侧均设有若干定位凸体2b且定位凸体2b的外端抵靠在相邻的燃烧翅片2的另一侧。定位凸体2b呈锥形且定位凸体2b采用冲压成型结构,相邻的燃烧翅片2的定位凸体2b依次间隔设置,对燃烧翅片2的定位更稳定的优点。壳体1内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连有安装架4,连接柱3的两端均插入至对应的安装架4上。安装架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安装部4a,安装部4a贴靠在壳体1的前后内侧壁上,具有定位可靠的优点。连接柱3与安装架4通过螺纹连接相固连。作为另一种方式,连接柱3与安装架4通过焊接相固连。燃烧翅片2的下端面呈弧形面且燃烧翅片2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下端面相匹配。在使用时,本燃烧器安装在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室的下端,混合室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经过流通通道2a流出,在燃烧翅片2的下端面实现燃烧,由于流通通道2a为两个相邻的燃烧翅片2形成,因此其出气较为平稳,使燃烧均有均匀稳定的优点。通过定位凸体2b抵靠在相邻的燃烧翅片2上,对燃烧翅片2定位效果好,使燃烧翅片2不易摆动,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作为另一种方案,如图4所示,壳体1的前后内侧壁均通过焊接固连有两个安装片5,四个安装片5两两相对应,两个连接柱3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片5并与安装片5紧配相连,两个连接柱3之间还平行设有若干根连接柱3,连接柱3均垂直穿过燃烧翅片2。通过设置安装片5将连接柱3定位在壳体1内,具有结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燃烧器,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的上端具有所述的壳体(1)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出气口(1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1a)处均匀设有一排平行设置的燃烧翅片(2),相邻的燃烧翅片(2)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流通通道(2a),所述的壳体(1)内的两侧分别固连有连接柱(3),所述的连接柱(3)与所述的燃烧翅片(2)垂直设置且所述的连接柱(3)均穿过所述的燃烧翅片(2)。/n

【技术特征摘要】
1.燃烧器,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的上端具有所述的壳体(1)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出气口(1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1a)处均匀设有一排平行设置的燃烧翅片(2),相邻的燃烧翅片(2)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流通通道(2a),所述的壳体(1)内的两侧分别固连有连接柱(3),所述的连接柱(3)与所述的燃烧翅片(2)垂直设置且所述的连接柱(3)均穿过所述的燃烧翅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翅片(2)的同一侧均设有若干定位凸体(2b)且所述的定位凸体(2b)的外端抵靠在相邻的燃烧翅片(2)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燃烧翅片(2)的定位凸体(2b)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的定位凸体(2b)呈锥形且所述的定位凸体(2b)采用冲压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前后内侧壁均固连有两个安装片(5),四个安装片(5)两两相对应,两个所述的连接柱(3)的两端分别穿过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肖鹏张坚伟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涛卫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