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制显示对比值的光学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85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制显示对比值的光学观测装置,包含装设在外壳内的物镜组、目镜组、棱镜单元、发射单元、接收单元与显示单元,及装设在物镜组与外壳之间的进光减弱单元。该进光减弱单元包括组结于一连结件的一滤光镜片,该连结件具有一嵌结于该物镜组的嵌环体,该滤光镜片是嵌置在该嵌环体内并位于该物镜组外侧。可借由该滤光镜片减弱外界光经由该物镜组进入该外壳内的强度,以让使用者能清楚看到显示单元所显示的量测距离数值。(*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量测距离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让使用者清楚看到量测距离数值的可调制显示对比值的光学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2、3所示,一般雷射测距仪10具有一壳体11,分别装设在该壳体11呈反向的一第一端部111与一第二端部112内的二组物镜组12与二组目镜组13,装设在该壳体11内并分别位于每一组物镜组12、目镜组13之间的二组棱镜单元14,及装设在该壳体11内的一发射单元15、一光电感知元件16与一显示单元17。该棱镜单元14具有一第一棱镜组141与一第二棱镜组142。该发射单元15具有可以发射脉冲光束的作用。该光电感知元件16为一崩溃光电检知器(APD),具有可以接收该脉冲光束并配合电路程序设计进而运算出量测距离的作用。该显示单元17具有可以显示出所量测目标物距离数值的作用。使用时,先将该雷射测距仪10对准一目标物(图未示),后令该发射单元15发射出脉冲光束,则该脉冲光束会经由该第一棱镜组141产生反射,续经由该物镜组12朝向该目标物行进,然后,该目标物会产生反射并使部分脉冲光束进入该光电感知元件16,此时,配合电路程序设计就可运算出该目标物与该光学观测装置10之间的距离并传输给该显示单元17,最后,借由该显示单元17的一发光体对该第二棱镜组142发射出一光束,则可产生反射并进入该目镜组13,此时,使用者就可看到该显示单元17所显示出来的距离数值。该雷射测距仪10虽然具有可以量测并显示出该目标物距离数值的使用功能,但实际上当外界的光较强时,相对经由该物镜组12进入该壳体11内的背光较强,并会严重干扰该显示单元17所发射的光束,导致有使用者无法看清楚该距离数值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让使用者清楚看到量测距离数值的可调制显示对比值的光学观测装置。本技术可调制显示对比值的光学观测装置,包含一外壳,装设在该外壳内的至少一组物镜组与至少一组目镜组,装设在该外壳内并位于该物镜组与目镜组之间的至少一组棱镜单元,装设在该外壳内的一发射单元、一接收单元与一显示单元,及装设在该物镜组与该外壳之间的至少一组进光减弱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具有呈反向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及一螺孔块。该物镜组包括一固置于该第一端部的物镜筒,装设在该物镜筒内的至少一片物镜片,及一组设于该物镜筒以使该物镜片定位的压环,该压环具有一内环面。该目镜组包括一固置于该第二端部的目镜筒,及定位在该目镜筒内的至少一片目镜片。该棱镜单元具有一第一棱镜组与一第二棱镜组。该发射单元是装设在该壳体内并可对该第一棱镜组发射一脉冲光束。该接收单元是装设在该壳体内并可接收经由目标物反射的脉冲光束,且可运算出一量测距离。该显示单元是装设在该壳体内并可对该第二棱镜组发射一光束续产生反射进入该目镜组,且可显示出该量测距离数值。该进光减弱单元包括分别组设于一连结件的一转接头与一滤光镜片,该连结件具有借由一嵌结组合体与该压环的内环面嵌结的一嵌环体,该滤光镜片是嵌置在该嵌环体内并位于该物镜片外侧,该转接头具有一可锁结于该螺孔块的螺柱。借由上述组成,因为该滤光镜片可有效减弱外界光经由该物镜组进入该外壳内的强度,相对可减少该外界光干扰该显示单元所发射的光束,进而使本技术具有可让使用者清楚地看到该显示单元所显示的量测距离数值的使用特性。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可调制显示对比值的光学观测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般光学观测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一般光学观测装置的一纵向剖视图;图3是一般光学观测装置的一横向剖视图; 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可调制显示对比值的光学观测装置的一较佳如图4、5、7所示,本技术可调制显示对比值的光学观测装置,具体为一雷射测距仪,该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外壳20,分别装设在该外壳20内并相互间隔的二组物镜组30与二组目镜组40,装设在该外壳20内并分别位于每一组物镜组30、目镜组40之间的二组棱镜单元50,装设在该外壳20内的一发射单元60、一接收单元70与一显示单元80,及分别装设在该二组物镜组30与该外壳20之间的二组进光减弱单元90。该外壳20具有沿该第一方向X呈反向设置的一第一端部21与一第二端部22,及一沿该第二方向Y设置的螺孔块23。该螺孔块23通常是供一角架(图未示)螺锁,以使该光学观测装置可以稳固地置放在一支撑面上。该二组物镜组30是沿该第三方向Z相互间隔地装设于该第一端部21,每一组物镜组30各具有沿该第一方向X固设于该外壳20的物镜筒31,装设在该物镜筒31内的至少一片物镜片32,及一沿该第一方向X组设于该物镜筒31的一外端段311并使前述物镜片32定位的压环33。该压环33具有分别围绕一轴线成型的一内环面331与一外环面332,及分别设置于该内环面331的一第一阶梯部333、一第二阶梯部334(见图8)。该二组目镜组40是沿该第三方向Z相互间隔地装设于该第二端部22,每一组目镜组40各具有沿该第一方向X固设于该外壳20的目镜筒41,及装设在该目镜筒41内的数片目镜片42。该二组棱镜单元50是装设在该外壳20内并分别位于每一组物镜组30、目镜组40之间,每一组棱镜单元50各包括一第一棱镜组51与一第二棱镜组52。该发射单元60是装设在该外壳20内并位于该棱镜单元50旁侧,可为一半导体雷射或一发光二极管,具有可以对该第一棱镜组51发射一脉冲光束600(见图9)的作用。该接收单元70是沿该第一方向X装设在该外壳20内并位于该物镜组30旁侧,具有一镜筒71、一固置在该镜筒71内的接收镜片72,及一光电感知元件73。该光电感知元件73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为一崩溃光电检知器(APD),具有可以接收脉冲光束并配合电路程序设计运算出距离数值的作用。该显示单元80是与该光电感知元件73电性连接并可接收该距离数值,且具有一发光体81可对该第二棱镜组52发射一光束810(见图9)以让使用者可由该目镜组40看到该距离数值的作用。该发光体81在该较佳实施例中是举一发光二极管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5、6、8所示,对应使用者右眼的进光减弱单元90包括一连结件91,分别组设于该连结件91的一转接头95与一滤光镜片96,及一设置在该连结件91与该压环33的内环面331之间的嵌结组合体97。对应使用者左眼的进光减弱单元90构成与上述相同,但是,该二组进光减弱单元90共享一转接头95就可以全部获得定位。该连结件91具有一与该转接头95组结的套结体92,一可嵌置入该压环33内的嵌环体93,及一连结该套结体92与该嵌环体93的连结体94。该套结体92具有一穿孔921。该嵌环体93具有分别围绕一轴线的一内环面931与一外环面932,一置于该内环面931的环槽933,及设置于该外环面932的一第三阶梯部934与一第四阶梯部935。进一步地,该连结件91以塑料、橡胶制成最佳。该转接头95具有一穿过该穿孔921并与该套结体92相互套结的套柱951,及一自该套柱951延伸并可锁入该外壳20的螺孔块23的螺柱952。该滤光镜片96是置入该嵌环体93的环槽933并定位。该嵌结组合体97具有一设置于该压环33的内环面331的环形凹槽971,及一设置于该嵌环体93的外环面932的环形凸块972。当然,该环形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制显示对比值的光学观测装置,包含一外壳,装设在该外壳内的至少一组物镜组与至少一组目镜组,装设在该外壳内并位于该物镜组与目镜组之间的至少一组棱镜单元,装设在该外壳内的一发射单元、一接收单元与一显示单元,及装设在该物镜组与该外壳之间的至少一组进光减弱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外壳具有呈反向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及一螺孔块;    每一组物镜组各包括一固置于该第一端部的物镜筒,装设在该物镜筒内的至少一片物镜片,及一组设于该物镜筒的压环,该压环具有一内环面;    每一组目镜组各包括一固置于该第二端部的目镜筒,及定位在该目镜筒内的至少一片目镜片;    每一组棱镜单元是装设在该壳体内并位于该物镜组与该目镜组之间;    该发射单元是装设在该壳体内并经该棱镜单元、该物镜组发射一脉冲光束;    该接收单元是装设在该壳体内并接收该脉冲光束,且配合一电路程序设计运算出一量测距离数值;    该显示单元是装设在该壳体内并接收该距离数值,且对该棱镜单元发射一光束显示出该距离数值;    每一组进光减弱单元各包括分别组设于一连结件的一转接头与一滤光镜片,该连结件具有一与该压环的内环面嵌结的嵌环体,该滤光镜片是嵌置在该嵌环体内并位于该物镜片外侧,该转接头具有一锁结于该外壳的螺孔块的螺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唐李航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