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水密冷藏制冷管系通舱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842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水密冷藏制冷管系通舱件,包括竖向的套管,以及沿套管中心轴线设置的制冷剂管;两个填料压盖分别从套管的两端套入制冷剂管并位于套管外壁与制冷剂管内壁之间;隔热材料紧密填充于两个填料压盖之间;填料压盖与制冷剂管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圈;填料压盖与套管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圈;两个帽管分别旋入套管的两端,直至位于两端的封盖板与套管的两端面分别相齐;制冷剂管的两端从帽管开口伸出;套管的中部外壁环绕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用于焊接于水密甲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舱件在起到对制冷管的保冷作用和对水密甲板的通舱作用的同时,还兼具有水密性,满足船舶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水密冷藏制冷管系通舱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舱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船舶水密冷藏制冷管系通舱件。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船舶冷藏压缩机室布置于室外(水密甲板7上方),冷库布置于结构内(水密甲板7下方),两者通过制冷剂管8连接,为实现连接,制冷剂管8需要穿过水密甲板,根据规范要求,穿过水密甲板7的通舱件也需要满足水密的要求。图1中为普遍使用的通舱件,设置有套管2、管帽4、连接板6等,满足穿舱的作用,但水密性不够好,无法满足船舶规范对于穿过水密甲板的水密性要求,船东、船检意见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舶水密冷藏制冷管系通舱件,以提供既具有水密性,又具有保冷性的通舱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水密冷藏制冷管系通舱件,包括竖向较粗的套管,以及沿套管中心轴线设置的较细的制冷剂管;制冷剂管的外壁与套管内壁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制冷剂管长于套管并从套管的两端伸出;通舱件还包括两个中空柱状的填料压盖,填料压盖的内径与制冷剂管的外径相同;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水密冷藏制冷管系通舱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较粗的套管,以及沿所述套管中心轴线设置的较细的制冷剂管;所述制冷剂管的外壁与所述套管内壁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制冷剂管长于所述套管并从所述套管的两端伸出;/n所述通舱件还包括两个中空柱状的填料压盖,所述填料压盖的内径与所述制冷剂管的外径相同;所述填料压盖的外径与所述套管的内径相同;两个所述填料压盖分别从所述套管的两端套入所述制冷剂管并位于所述套管外壁与所述制冷剂管内壁之间;位于上端的所述填料压盖的顶面与所述套管的顶端面相齐;位于下端的所述填料压盖的底面与所述套管的底端面相齐;所述填料压盖的轴向长度短与所述套管的轴向长度的5%;所述隔热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水密冷藏制冷管系通舱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较粗的套管,以及沿所述套管中心轴线设置的较细的制冷剂管;所述制冷剂管的外壁与所述套管内壁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制冷剂管长于所述套管并从所述套管的两端伸出;
所述通舱件还包括两个中空柱状的填料压盖,所述填料压盖的内径与所述制冷剂管的外径相同;所述填料压盖的外径与所述套管的内径相同;两个所述填料压盖分别从所述套管的两端套入所述制冷剂管并位于所述套管外壁与所述制冷剂管内壁之间;位于上端的所述填料压盖的顶面与所述套管的顶端面相齐;位于下端的所述填料压盖的底面与所述套管的底端面相齐;所述填料压盖的轴向长度短与所述套管的轴向长度的5%;所述隔热材料紧密填充于两个所述填料压盖之间;
环绕所述制冷剂管的外壁在所述填料压盖与所述制冷剂管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所处平面垂直于所述制冷剂管;
环绕所述填料压盖的外壁在所述填料压盖与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圈;所述第二O型圈所处平面垂直于所述套管;
所述通舱件还包括两个盖状的管帽;所述管帽包括水平圆面状的封盖板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封盖板边缘的帽壁;所述封盖板的直径等于所述套管的外径,且所述封盖板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制冷剂管外径等径的帽管开口;所述帽壁的内壁设置有帽管螺纹;
所述套管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英刘小朋王燕杨卓祺李晓刚沙迎冬张丽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