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修工程下水管道的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84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修工程下水管道的防水系统,包括墙体、暗槽、下水管接口、止水带、防水涂层、防水胶、下水管、引流组件、铝板、主引流槽、副引流槽、横板、圆孔、环套、蓄水槽和安装孔,所述墙体的顶部开设有暗槽,所述暗槽的圆周内壁套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接口的圆周外壁底部粘接有止水带、防水涂层和防水胶,该种用于装修工程下水管道的防水系统,在下水管接口与下水管的连接处,设置多种防水阻隔材料,有效的降低水源渗漏几率,降低墙体起泡、霉变和结构松散的几率,配合引流组件,把水源引导至环套的蓄水槽中,利用蓄水槽内的干燥剂、防水石膏和高吸水树脂进行干燥处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修工程下水管道的防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下水管道防水系统
,具体为一种用于装修工程下水管道的防水系统。
技术介绍
下水管道是在装修工程过程中的一种管体,材料多变,如PVC管、铸铁管等等,多置于墙体内部,起到引流和传递的使用效果。现有的下水管道,可配合装修工程进行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装修工程配合使用的下水管道因为安装缺陷、材料原因或者长久失修的问题,尤其在下水管与下水管接口位置,极易出现水源渗漏的问题,当水源从墙体缝隙进入到墙体内部之后,会使墙体的表面起泡和上霉,继而引起外墙表面的装饰物,如墙纸、板材等变形脱落,影响了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其次由于管体多为内置,在对水源进行处理上,也都无法保证长期性和循环性,这些都是实际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修工程下水管道的防水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修工程配合使用的下水管道因为安装缺陷、材料原因或者长久失修的问题,尤其在下水管与下水管接口位置,极易出现水源渗漏的问题,当水源从墙体缝隙进入到墙体内部之后,会使墙体的表面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修工程下水管道的防水系统,包括墙体(1)、暗槽(2)、下水管接口(3)、止水带(4)、防水涂层(5)、防水胶(6)、下水管(7)、引流组件(8)、铝板(9)、主引流槽(10)、副引流槽(11)、横板(12)、圆孔(13)、环套(14)、蓄水槽(15)和安装孔(16),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顶部开设有暗槽(2),所述暗槽(2)的圆周内壁套接有下水管(7),所述下水管接口(3)的圆周外壁底部粘接有止水带(4)、防水涂层(5)和防水胶(6),所述下水管接口(3)的内圈通过螺纹与下水管(7)的外圈旋转连接,所述环套(14)的顶部开设有蓄水槽(15)和安装孔(16),所述安装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修工程下水管道的防水系统,包括墙体(1)、暗槽(2)、下水管接口(3)、止水带(4)、防水涂层(5)、防水胶(6)、下水管(7)、引流组件(8)、铝板(9)、主引流槽(10)、副引流槽(11)、横板(12)、圆孔(13)、环套(14)、蓄水槽(15)和安装孔(16),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顶部开设有暗槽(2),所述暗槽(2)的圆周内壁套接有下水管(7),所述下水管接口(3)的圆周外壁底部粘接有止水带(4)、防水涂层(5)和防水胶(6),所述下水管接口(3)的内圈通过螺纹与下水管(7)的外圈旋转连接,所述环套(14)的顶部开设有蓄水槽(15)和安装孔(16),所述安装孔(16)的内圈与下水管(7)的外圈套接,所述环套(14)的圆周外壁均与引流组件(8)的底部焊接,所述引流组件(8)的左右侧壁焊接有铝板(9),所述铝板(9)的表面一体成型连接有主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生活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