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49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球塞小端子、两个以上的球塞和球塞大端子,所述球塞置于球塞小端子与球塞大端子之间;所述球塞的前端为球面,球塞的后端为球形凹槽,所述球面的外径与球形凹槽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球塞的前端与球塞小端子相连,所述球塞的后端与球塞大端子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风扇360°旋转,多方位无死角吹风,使用户正面或背面均能吹到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风扇
,尤其是指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在炎炎夏日,电风扇、空调等是人们最常使用的降温设备,但是这些降温设备只能在室内使用,无法外带,当人外出或在露天休息时,就只能靠扇子或自然风给自己降温,但是很多时候没有自然风,用扇子也比较累,甚至越扇越热。针对这种情况,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便携式风扇,这些风扇大多是手持的,为便于携带其尺寸较小,虽然具有随用随取的特点,但长时间手持会使手部劳累,而且不能灵活的实现角度调节,也无法实现双手自由活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颈带式风扇,该风扇包括本体、头部和扇叶,本体在使用时围绕在脖颈后部,两端朝向脖颈前侧下部延伸,头部通过角度调解部安装在本体的两端,头部内置有扇叶,该风扇能挂在脖子上使用,使得双手处于自由状态,可以进行各种作业及活动;通过角度调节部,可实现风扇的角度调节。但是,上述颈带式风扇在使用时,对角度调节部进行弯折或弯曲,是通过角度调节部内置的铁芯保持其弯折或弯曲的状态,由于铁芯具有回复力,因此无法实现角度调节部的旋转,即限制了风扇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构,以实现风扇360°旋转,多方位无死角吹风,使用户正面或背面均能吹到风。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球塞小端子球塞和球塞大端子,所述球塞置于球塞小端子与球塞大端子之间,所述球塞的前端为球面,球塞的后端为球形凹槽,所述球面的外径与球形凹槽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球塞的前端与球塞小端子相连,所述球塞的后端与球塞大端子相连。优选地,所述球塞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万向角度调节机构呈骨骼状连接。优选地,所述球塞小端子的后端为球形凹槽与球面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球塞大端子的前端为球面与球形凹槽相匹配。优选地,所述万向角度调节机构的内部设有用于走线的通道。优选地,所述万向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硅胶连接套,硅胶连接套套接在球塞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增益效果在于:万向角度调节机构采用球窝关节结构设计,通过球面在球形凹槽中转动,球塞可以旋转并朝各个方向转动,从而实现第二、三风扇360°旋转,多方位无死角吹风,使用户正面或背面均能吹到风,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取凉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挂颈式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挂颈式风扇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是挂颈式风扇中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颈挂式风扇中角度调节机构的内部分解示意图;图6是挂颈式风扇的左视图;图7是挂颈式风扇的右视图;图8是挂颈式风扇的俯视图;图9是挂颈式风扇的仰视图。标号说明:1-颈挂件;11-主体;111-上壳;112-下壳;113-电池放置盒;1131-电池放置盒上盖;1132-电池放置盒胶膜;1133-电池放置盒下盖;1134-聚合物锂电池;1135-电池胶膜;12-左组件;13-右组件;131-右内侧盖;132-右外侧盖;14-电路板;15-灯柱;16-控制开关;2-万向角度调节机构;21-球塞小端子;22-球塞;23-球塞大端子;24-硅胶连接套;3-第一风扇;31-风罩;32-扇叶;33-电机;331-锭子组合;332-磁框组合;333-轴承;34-小圆盖;35-小压盖;4-第二风扇;5-第三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9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挂颈式风扇,包括颈挂件1、万向角度调节机构2、第一风扇3、第二风扇4和第三风扇5,所述颈挂件1呈U型结构,所述第一风扇3安装在U型结构弯折处对应颈部的位置,所述第二风扇4和第三风扇5通过一万向角度调节机构2固定在颈挂件的两端;如图2所示,所述各个万向角度调节机构2包括球塞小端子21、两个以上的球塞22和球塞大端子23,第二风扇4、第三风扇5分别与所述各个球塞小端子21的前端相连,颈挂件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各个球塞大端子23的后端相连,所述球塞22置于球塞小端子21与球塞大端子23之间。如图4所示,所述万向角度调节机构2的内部为骨骼状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采用万向角度调节机构2,该角度调节机构利用球窝关节的结构原理,如图3-5所示,所述球塞22的前端为球面,球塞22的后端为球形凹槽,球面的外径与球形凹槽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球塞22的前端与球塞小端子21的后端相连,球塞小端子21的后端为球形凹槽与球面相匹配,所述球塞22的后端与球塞大端子23相连,球塞大端子23的前端为球面与球形凹槽相匹配,可以通过球心设无数直径,因此能做任何方向的运动,实现第二风扇4和第三风扇5的360°旋转,可多方位无死角吹风,使用户正面或背面均能吹到风,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取凉需求。另外,本案球塞小端子的前端和球塞大端子的后端可以根据产品的需要设计成不同形状,因此万向角度调节机构不仅能运用在挂颈式风扇上,还能运用在其他机械设备中。由于颈挂件1呈U型结构,因此颈挂件1需倒挂在脖颈处使用,如图2所示,所述颈挂件1包括主体11、左组件12和右组件13,所述第一风扇3安装在主体11的中间位置,且主体11内部设有电池放置盒113,所述电池放置盒113包括电池放置盒胶膜1132、电池放置盒上盖1131和电池放置盒下盖1133,所述右组件13包括右内侧盖131和右外侧盖132,电路板14设置于2所述右内侧盖131和右外侧盖13之间,所述电路板14上设有单片机和控制风扇启停的控制开关16,以控制通电状态或调节风的强度,所述右组件13还设有灯柱15,能根据控制开关16的选择实现亮灯,电池放置盒113的导电片(图中未示出)、第一风扇3、第二风扇4和第三风扇5均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所述电池放置盒113的开口位于主体11与左组件12、右组件13的连接处。所述颈挂件1和万向角度调节机构2内部均设有用于走线的通道。另外,电池放置盒113内置有用于充电的聚合物锂电池1134及电池胶膜1135。同时,亦可使用一次性电池代替聚合物锂电池1134。所述主体11包括上壳111、下壳112和第一风扇3,所述上壳111和下壳112的中部对应开设一圆孔供第一风扇3嵌入,所述第一风扇3包括风罩31、扇叶32和电机33,所述风罩31的表面形成多个保护网,各个保护网之间形成风口,以此实现从外部至内部的空气流入以及内部至外部的空气流出,所述扇叶32和电机33设置在风罩31内,所述电机33包括锭子组合331、磁框组合332和轴承333,所述电机33和电路板14电连接,从而带动扇叶32旋转产生风。另外,第一风扇3还包括小圆盖34和小压盖35,小圆盖34扣合在外风罩31的中间,小压盖35置于风罩31内,用于固定扇叶32。本案中第二风扇4和第三风扇5的结构与第一风扇3相同。所述万向角度调节机构2还包括硅胶连接套24,硅胶连接套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塞小端子、球塞和球塞大端子,所述球塞置于球塞小端子与球塞大端子之间,所述球塞的前端为球面,球塞的后端为球形凹槽,所述球面的外径与球形凹槽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球面与球塞小端子相连,所述球形凹槽与球塞大端子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塞小端子、球塞和球塞大端子,所述球塞置于球塞小端子与球塞大端子之间,所述球塞的前端为球面,球塞的后端为球形凹槽,所述球面的外径与球形凹槽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球面与球塞小端子相连,所述球形凹槽与球塞大端子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塞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万向角度调节机构呈骨骼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颈式风扇的万向角度调节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尤扬电器制造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