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昌标专利>正文

水泵进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74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泵进水结构,包括具有泵腔的泵体,所述的泵体包括泵头、抽水结构、底座,所述的抽水结构分包括上抽水结构、中抽水结构和下抽水结构,所述的泵头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的底座贯通连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且所述的底座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第二进水口。该种能量回收水泵使得在一定水压下抽水降低了轴向推力,达到了并减小了电机功耗的目的,确保极高的运行寿命,同时双向进水抽水的方式加大了进水面积,与传统的单侧进水相比降低了进水速率,从而保护水井周围的墙壁,减小进水口沙子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泵进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泵
,尤其涉及水泵进水结构。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传统的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这些种类的水泵在抽水工作时放置在水下,由于水下具有一定的水压,且水泵的电机带动叶轮转动抽水时受到水的阻力作用,因此,往往需要大功率的电机进行带动叶轮转动抽水,而大功率的电机在抽水工作时也增加了能耗,以及降低了水泵的使用寿命,另外,传统的叶片泵通常是在电机带动叶轮抽水时进水口仅仅只有底端一个,从而增加了电机抽水的负荷,同样需要大功率电机进行运作,同时,这种底部单口进水方式使得水泵底部进水口抽入水的速率加大,这种高速率抽水方式还会使得抽水的同时造成部分泥沙和杂物被高速水流一同抽入进水口,从而造成进水口堵塞,最终使得水泵停止工作并有可能使得电机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提供水泵进水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水泵进水结构,包括具有泵腔的泵体,所述的泵体包括泵头、抽水结构、底座,所述的抽水结构上端连接所述的泵体,下端连接所述的底座,所述的抽水结构分包括上抽水结构、中抽水结构和下抽水结构,所述的中抽水结构上端连接所述的上抽水结构,下端连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所述的上抽水结构与所述的下抽水结构呈相对设置,所述的上抽水结构与下抽水结构分别从上端和下端两侧抽水往中抽水结构输送水并在所述的中抽水结构的作用下最终从所述的泵头喷出,所述的泵头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的第一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的泵头侧面,所述的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的泵头侧壁内部并分别连通所述的泵头顶端和上抽水结构,所述的底座贯通连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且所述的底座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第二进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的泵头分为上泵头体和下泵头体,所述的上泵头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泵头体,所述上泵头体和下泵头体通过第一出水口连通。通过将泵头可拆卸的分成上泵头体和下泵头体,使得安装维修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泵头体包括有吊环,所述的吊环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泵头体的底部两侧。从而使得将水泵放置水下抽水时可以通过绳索拴住吊环往水下吊放。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顶部呈凹槽状,所述的凹槽状的底座顶部能够嵌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且所述的凹槽状的顶部的四个角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从而更好的使底座与下抽水机构连接并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水泵进水结构,包括具有泵腔的泵体,所述的泵体包括泵头、抽水结构、底座,所述的抽水结构分包括上抽水结构、中抽水结构和下抽水结构,所述的泵头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的底座贯通连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且所述的底座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第二进水口。该种能量回收水泵使得在一定水压下抽水降低了轴向推力,达到了并减小了电机功耗的目的,确保极高的运行寿命,同时双向进水抽水的方式加大了进水面积,与传统的单侧进水相比降低了进水速率,从而保护水井周围的墙壁,减小进水口沙子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泵头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泵头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水泵进水结构,包括具有泵腔的泵体,所述的泵体包括泵头1、抽水结构、底座2,所述的抽水结构上端连接所述的泵体,下端连接所述的底座2,所述的抽水结构分包括上抽水结构3、中抽水结构4和下抽水结构5,所述的中抽水结构4上端连接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下端连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与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呈相对设置,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与下抽水结构5分别从上端和下端两侧抽水往中抽水结构4输送水并在所述的中抽水结构4的作用下最终从所述的泵头1喷出,所述的泵头1设有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所述的第一进水口1-1设置在所述的泵头1侧面,所述的第一出水口1-2设置在所述的泵头1侧壁内部并分别连通所述的泵头1顶端和上抽水结构3。所述的底座2贯通连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且所述的底座2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第二进水口2-1。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一叶轮载体和第一叶轮,所述的第一连接体内安装所述的第一叶轮载体,所述的第一叶轮载体内安装所述的第一叶轮,所述的第一叶轮载体底部设有引导水流呈螺旋状的第一螺旋导向板,所述的第一螺旋导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水孔,所述的第一叶轮将所述的泵头1上的第一进水口1-1进入的水往下输送至所述的中抽水结构4,所述的第一连接体的侧壁内部设有输送水的第一通道,所述的第一通道分别对应连通所述的第一出水口1-2和中抽水结构4。所述的中抽水结构4包括第二连接体和第二叶轮,所述的第二叶轮安装在所述的第二连接体内,所述的第二连接体上设有第二通道和引导水流出水的凹槽,所述的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连接体的侧壁内部,所述的凹槽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连接体内壁,所述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的凹槽连通,所述的第二通道对应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体上的第一通道,所述的第二叶轮分别接收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和下抽水结构5抽取的水并从侧面输送进入所述的第二连接体上的凹槽。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包括第三连接体、第二叶轮载体和第三叶轮,所述的第三连接体内安装所述的第二叶轮载体,所述的第二叶轮载体内安装所述的第三叶轮,所述的第三连接体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二叶轮载体顶部设有引导水流呈螺旋状的第二螺旋导线板,所述的第二螺旋导线板与所述的第一螺旋导向板呈反向设置,且所述的第二螺旋导线板之间设有第二通水孔,所述的第三叶轮与所述的第一叶轮结构相同并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三叶轮将所述的底座抽入的水往上输送至所述的中抽水结构4。还包括转轴,所述的转轴分别贯穿连接所述的的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第三叶轮,所述的转轴下端通过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的泵头1分为上泵头体和下泵头体,所述的上泵头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泵头体,所述上泵头体和下泵头体通过第一出水口1-2连通。所述的上泵头体包括有吊环6,所述的吊环6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泵头体的底部两侧。所述的底座2顶部呈凹槽状,所述的凹槽状的底座顶部能够嵌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且所述的凹槽状的顶部的四个角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具体安装时,将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和下抽水结构5呈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中,所述的第一连接体内安装所述的第一叶轮载体,所述的第一叶轮载体内安装所述的第一叶轮,同时,所述的第一叶轮载体底部设有第一螺旋导向板对应朝下设置,所述的第一螺旋导向板设置有第一通水孔,同样的,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中,所述的所述的第三连接体内安装所述的第二叶轮载体,所述的第二叶轮载体内安装所述的第三叶轮,所述的第三连接体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二叶轮载体顶部设有引导水流呈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泵进水结构,包括具有泵腔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包括泵头(1)、抽水结构、底座(2),所述的抽水结构上端连接所述的泵体,下端连接所述的底座(2),所述的抽水结构分包括上抽水结构(3)、中抽水结构(4)和下抽水结构(5),所述的中抽水结构(4)上端连接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下端连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与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呈相对设置,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与下抽水结构(5)分别从上端和下端两侧抽水往中抽水结构(4)输送水并在所述的中抽水结构(4)的作用下最终从所述的泵头(1)喷出,所述的泵头(1)设有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所述的第一进水口(1-1)设置在所述的泵头(1)侧面,所述的第一出水口(1-2)设置在所述的泵头(1)侧壁内部并分别连通所述的泵头(1)顶端和上抽水结构(3),所述的底座(2)贯通连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且所述的底座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第二进水口(2-1)。/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泵进水结构,包括具有泵腔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包括泵头(1)、抽水结构、底座(2),所述的抽水结构上端连接所述的泵体,下端连接所述的底座(2),所述的抽水结构分包括上抽水结构(3)、中抽水结构(4)和下抽水结构(5),所述的中抽水结构(4)上端连接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下端连接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与所述的下抽水结构(5)呈相对设置,所述的上抽水结构(3)与下抽水结构(5)分别从上端和下端两侧抽水往中抽水结构(4)输送水并在所述的中抽水结构(4)的作用下最终从所述的泵头(1)喷出,所述的泵头(1)设有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所述的第一进水口(1-1)设置在所述的泵头(1)侧面,所述的第一出水口(1-2)设置在所述的泵头(1)侧壁内部并分别连通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昌标赵乐诗李端明谢时友谢崇宝姚彬
申请(专利权)人:卢昌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