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720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9
一种能够谋求进气效率的提高和异物的排出性的改善的车辆用进气装置。车辆用进气装置具备基部侧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以及第二进气管。基部侧进气管连接于空气滤清器的空气导入部。第一进气管将从车辆的前方吸入的空气导入基部侧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从第一进气管的与基部侧进气管连通的连通部向铅垂方向下方分支,第二进气管的下端在车辆的下罩的下方开口。第二进气管的上端部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所述连通部侧的端部对置。第二进气管的下端部向铅垂方向下方或者车辆的斜后下方延伸配置。基部侧进气管的连通部侧的端部以相对于第一进气管的朝向大致铅垂方向的连通部侧的轴线成锐角的方式向下方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进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车外的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导入发动机的车辆用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发动机的进气侧设置有从空气滤清器向车辆的前方侧延伸的车辆用进气装置。在车辆行驶时,灰尘、雨水、雪等异物伴随空气一起流入车辆用进气装置的进气管。因此,为了抑制空气滤清器的堵塞、脏污、进气阻力增大等,提出一种能够将流入的异物排出的车辆用进气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进气装置中,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进气管的内部设置向上方隆起的挡水壁,并且在进气管内的挡水壁的前部设置贮水凹部,在贮水凹部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孔。另外,在进气管的比止水挡水壁靠后方侧的位置设置有向斜后方倾斜的辅助进气管。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进气装置中,当雨水从进气管的前方流入时,该雨水与挡水壁碰撞,在流入到贮水凹部之后从排水孔向外部排出。另外,在发动机的高负荷运转时,还能够从辅助进气管取入空气。【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0-900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n该车辆用进气装置具备:/n基部侧进气管,其连接于空气滤清器的空气导入部;/n第一进气管,其将从车辆的前方吸入的空气导入所述基部侧进气管;以及/n第二进气管,其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与所述基部侧进气管连通的连通部向铅垂方向下方分支,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下端在车辆的下罩的下方开口,/n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上端部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所述连通部侧的端部对置,/n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下端部向铅垂方向下方或者车辆的斜后下方延伸配置,/n所述基部侧进气管的所述连通部侧的端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朝向大致铅垂方向的所述连通部侧的端部的轴线成锐角的方式向下方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进气装置具备:
基部侧进气管,其连接于空气滤清器的空气导入部;
第一进气管,其将从车辆的前方吸入的空气导入所述基部侧进气管;以及
第二进气管,其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与所述基部侧进气管连通的连通部向铅垂方向下方分支,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下端在车辆的下罩的下方开口,
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上端部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所述连通部侧的端部对置,
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下端部向铅垂方向下方或者车辆的斜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