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60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包括多个拼接单元,每个拼接单元包括多根立杆,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下端的下横杆,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中间的中横杆,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上端的上横杆,及连接在拼接单元外侧面对角线上和/或内部纵截面对角线上的斜杆,多个拼接单元相连使得同一平面上相邻拼接单元的斜杆组成三角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承重力大,加工简便,拆装结构简单,材料均可重复回收,节约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
技术介绍
超重支模架一般是指重量大于10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的支模作业,传统超重支模架可采用普通扣件式钢管支模架、门式架、碗扣架和承插式支模架作业。但在医院工程中,直线加速器顶板较厚,厚度甚至可达到2500mm以上,同时由于混凝土采用重晶石混凝土,其密度比普通混凝土密度至少高1/3,相较于普通混凝土的密度2400kg/m3,医院工程混凝土密度能达到3500kg/m3,上述传统支模架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大的荷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材料可重复利用,使用成本低,承重大的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包括多个拼接单元,每个拼接单元包括多根立杆,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下端的下横杆,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中间的中横杆,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上端的上横杆,及连接在拼接单元外侧面对角线上和/或内部纵截面对角线上的斜杆,多个拼接单元相连使得同一平面上相邻拼接单元的斜杆组成三角结构。本技术通过简单的立杆、横杆和斜杆组合形成稳固的支撑结构,水平杆可以抵消横杆上的水平分力,斜杆将其组成稳定的三角形桁架单元,其立杆可承受较大的轴向荷载,水平杆和斜杆的内力和变形较小,可选用更小的型材,所有用材均选材简单,制作成本低。进一步的,所述立杆为截面呈U字形的槽钢,相邻拼接单元的立杆拼合形成“工”字形。多个拼接单元组合形成支模架系统,系统中间受力最大部分用两个拼接单元的立杆背对双拼形成工字形,由于中间弯矩最大,工字形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整体结构更稳固;本工程结束后,可用于房建施工中悬挑外架的悬挑梁、塔吊基础的地下室顶板处回顶等等,有效的回收节约了使用成本。进一步的,所述立杆侧面固定连接有可与横杆相连的第一耳板。第一耳板上开设螺丝孔,通过第一耳板连接立杆和横杆,拆卸方便,安装简单。进一步的,所述立杆侧面固定连接有可与横杆和斜杆相连的第二耳板。只需要在第二耳板上开设两个螺丝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单元包括平行间隔布设的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第五立杆、第六立杆、第七立杆、第八立杆、第九立杆,垂直连接在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的横杆组一,垂直连接在第二立杆和第三立杆之间的横杆组二,垂直连接在第四立杆和第五立杆之间的横杆组三,垂直连接在第五立杆和第六立杆之间的横杆组四,垂直连接在第七立杆和第八立杆之间的横杆组五,垂直连接在第八立杆和第九立杆之间的横杆组六,垂直连接在第三立杆和第六立杆之间的横杆组七,垂直连接在第六立杆和第九立杆之间的横杆组八,垂直连接在第一立杆和第四立杆之间的横杆组九,垂直连接在第四立杆和第七立杆之间的横杆组十,垂直连接在第二立杆和第五立杆之间的横杆组十一,及垂直连接在第五立杆和第八立杆之间的横杆组十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杆上端和第二立杆中间连接有第一上斜杆,第二立杆中间和第三立杆下端连接有第一下斜杆,第九立杆上端和第六立杆中间连接有第二上斜杆,第二立杆中间和第三立杆下端连接有第二下斜杆。进一步的,所述第八立杆上端和第五立杆中间连接有第三上斜杆,第五立杆中间和第二立杆下端连接有第三下斜杆。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组一包括上横杆一、中横杆一、下横杆一,横杆组二包括上横杆二、中横杆二、下横杆二,横杆组三包括上横杆三、中横杆三、下横杆三,横杆组四包括上横杆四、中横杆四、下横杆四,横杆组五包括上横杆五、中横杆五、下横杆五,横杆组六包括上横杆六、中横杆六、下横杆六,横杆组七包括上横杆七、中横杆七、下横杆七,横杆组八包括上横杆八、中横杆八、下横杆八,横杆组九包括上横杆九、中横杆九、下横杆九,横杆组十包括上横杆十、中横杆十、下横杆十,横杆组十一包括上横杆十一、中横杆十一、下横杆十一,横杆组十二包括上横杆十二、中横杆十二、下横杆十二。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杆一、上横杆二、上横杆三、上横杆四、上横杆五、上横杆六、上横杆七、上横杆八、上横杆九、上横杆十、上横杆十一、上横杆十二组成田字形。整个架体通过立杆、横杆和斜杆形成一榀稳固完整的桁架体系。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耳板上形成用于安装横杆的第一螺栓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斜杆的第二螺栓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承重力大,可以承受2.5-5米厚、密度达到3500kg/m3的混凝土;2)立杆、横杆、斜杆均为施工现场最常用的材料制作;3)通过在立杆止焊接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横杆和斜杆两端打孔,加工十分简便;4)横杆和立杆之间、斜杆和立杆之间通过耳板用高强螺栓连接,拆装结构简单;5)采用型材均采用槽钢,横杆和斜杆的较小型材可用作柱墙支模时的外楞使用、立杆可以作为外架悬挑梁使用,均可重复回收,节约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C处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立杆(未连接耳板)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上横杆的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一耳板的立体图。图12为本技术第二耳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12所示,一种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包括多个外形呈立方体框架结构的拼接单元1,每个拼接单元包括多根与地面垂直的立杆2,垂直连接在相邻的立杆2下端之间的下横杆3,垂直连接在相邻的立杆2中间的中横杆4,垂直连接在相邻的立杆2上端的上横杆5,及连接在拼接单元1外侧面对角线上、或内部纵截面对角线上的斜杆6,当然也可以在外侧面对角线上、内部纵截面对角线上都设置斜杆6;多个拼接单元1相连形成支模架系统,该支模架系统外侧面相邻拼接单元1的斜杆6组成三角结构,即与多根下横杆组成三角形结构,当然支模架系统内部同一纵截面上相邻拼接单元1的斜杆6页可以组成三角结构。如图1中a和b均是一个拼接单元,以一个拼接单元为例进行描述,其包括位于第一平面内、平行间隔布设的第一立杆21、第二立杆22和第三立杆23,位于第二平面内、平行间隔布设的第四立杆24、第五立杆25和第六立杆26,位于第三平面内、平行间隔布设的第七立杆27、第八立杆28和第九立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拼接单元(1),每个拼接单元包括多根立杆(2),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2)下端的下横杆(3),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2)中间的中横杆(4),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2)上端的上横杆(5),及连接在拼接单元(1)外侧面对角线上和/或内部纵截面对角线上的斜杆(6),多个拼接单元(1)相连使得同一平面上相邻拼接单元(1)的斜杆(6)组成三角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拼接单元(1),每个拼接单元包括多根立杆(2),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2)下端的下横杆(3),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2)中间的中横杆(4),垂直连接在相邻立杆(2)上端的上横杆(5),及连接在拼接单元(1)外侧面对角线上和/或内部纵截面对角线上的斜杆(6),多个拼接单元(1)相连使得同一平面上相邻拼接单元(1)的斜杆(6)组成三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为截面呈U字形的槽钢,相邻拼接单元(1)的立杆(2)拼合形成“工”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侧面固定连接有可与横杆(4)相连的第一耳板(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侧面固定连接有可与横杆(4)和斜杆(6)相连的第二耳板(2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重混凝土的装配式支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单元包括平行间隔布设的第一立杆(21)、第二立杆(22)、第三立杆(23)、第四立杆(24)、第五立杆(25)、第六立杆(26)、第七立杆(27)、第八立杆(28)、第九立杆(29),垂直连接在第一立杆(21)和第二立杆(22)之间的横杆组一,垂直连接在第二立杆(22)和第三立杆(23)之间的横杆组二,垂直连接在第四立杆(24)和第五立杆(25)之间的横杆组三,垂直连接在第五立杆(25)和第六立杆(26)之间的横杆组四,垂直连接在第七立杆(27)和第八立杆(28)之间的横杆组五,垂直连接在第八立杆(28)和第九立杆(29)之间的横杆组六,垂直连接在第三立杆(23)和第六立杆(26)之间的横杆组七,垂直连接在第六立杆(26)和第九立杆(29)之间的横杆组八,垂直连接在第一立杆(21)和第四立杆(24)之间的横杆组九,垂直连接在第四立杆(24)和第七立杆(27)之间的横杆组十,垂直连接在第二立杆(22)和第五立杆(25)之间的横杆组十一,及垂直连接在第五立杆(25)和第八立杆(28)之间的横杆组十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亮徐明李巧丽熊寿康叶辉曾雄志吴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宏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