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激光远距离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53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激光远距离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ARM9微控制器、串口电缆及电池组。微控制器的9针串口通过电缆和激光测距仪的15针D型接口连接,两块电池组分别给微控制器和激光测距仪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ARM9微控制器体积小和高性能的优点,作为距离检测装置的核心,自动控制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开闭和距离测量,并自动记录和存储测量数据,避免了手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记录,提高了距离测量的效率,准确性和实时性,实现了方便、高效而准确的完成距离测量任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可以直接安装在微型直升飞机,车辆等平台上,进行静止或移动目标的远距离测量和数据存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距离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精度激光仪器测量距离以及嵌入式微处理器自动记录测量数据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距离检测方法大多可分为两种,一是手动测量,即操作者手动操作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对目标距离进行测量。操作者手持激光测距仪并使其对准待测目标,点按激光测距仪界面上的按钮,激光测距仪则对目标进行测量,距离数据可在激光测距仪的显示屏幕上获得,然后采用激光测距仪存储数据或手动记录测量数据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但是,手动操作获取距离信息的方法效率低,而且手动记录测量数据的过程中,操作者的疏忽或疲劳等因素往往导致错误记录,即使使用激光测距仪存储数据,由于激光测距仪的内存容量的限制,可以存储数据的数目也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二是自动测量,即利用PC机作为上位机,通过操作上位机中的人机交互界面发指令给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自动测量到待测目标的距离并将获取的距离数据通过串口电缆传输给上位机。这种自动测量方法亦有其不足之处首先,PC机的体积较大,而且比较笨重,给操作者的携带和操作带来不便;其次,在某些实际情况下,与PC机串口相连的电缆长度往往达到几百米,造成了距离数据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激光远距离自动检测装置,包括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微控制器中装有操作系统、串口电缆及电池组、计算机以及存储器;其特征在于,电缆的一端与高精度激光测距仪的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微控制器的第三串口连接,实现了激光测距仪和微控制器之间的通讯,两电池组分别给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和微控制器的电源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民赵晓光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