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追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49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儿童追踪系统,包括子装置和母装置,子装置包括将该子装置锁定在儿童手臂上的锁定带、报警单元及将锁定带锁扣牢固的锁扣装置,所述报警单元包括用于侦测无线信号的子收发单元,锁扣装置包括锁扣主体部及与该锁扣主体部活动配合的锁扣件,锁扣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锁扣主体部,母装置用于接收子收发单元发射的无线信号并根据该接收到的信号确定子装置所在位置,锁扣主体部内收容有驱动马达及锁闭/开启组件,该锁闭/开启组件包括转轴及锁闭/开启块,锁闭/开启组件通过该转轴与驱动马达输出端枢接,当锁闭/开启组件被该驱动马达所驱动时,锁闭/开启块被转轴驱动可在锁闭位置和开启位置间沿转轴轴向往复运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追踪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追踪系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能够使监护 人可靠追踪到儿童所在位置的儿童追踪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追踪系统通常包括一个子收发单元和一个母收发单 元,所述子收发单元包括一用于传输无线信号的发射单元,所述i收发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子收发单元发射的无线信号并根据该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子 收发单元所在位置距离和方向,从而达成追踪儿童位置的功能。另外,还有一些儿童追踪系统通过第三方网络,比如常见的移动通信网或者GPS定位系 统等,来实现对儿童的追踪,这种实现方式的好处在于基本不受子收发单元 与母收发单元之间距离的限制,可以实现大距离的定位。通常这种子收发单元佩带在儿童的手臂上,且其上还设置有一报警装置,当儿童遇到紧急情况 时,可以激活该报警装置,从而引起身边人员的注意,以达成降低受害的风 险或者增大了实施绑架等危害行为的难度。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就要求子收 发单元的锁扣装置不能被他人容易打开或者拆除。现有技术的锁扣装置请参 阅图l所示,该种锁扣装置通常包括基体50和与该基体50活动配合的锁扣 组件51,其中锁扣组件51的主要部分通常设置在所述基体50的外面,手动 拨动锁扣组件51,可以使锁扣组件51移动,将基体50的特定部位封闭,使 锁扣装置处于锁闭状态,反向拨动锁扣组件51,可以将封闭的部位打开,使 锁扣装置处于开启状态,该等锁扣装置结构简单,也基本达到了锁扣的目的, 但是仍然存在如下缺陷锁扣不够牢固,容易被他人打开和拆除,从而无法 有效降低佩带具有该种锁扣装置的子收发单元的儿童在紧急情况下受害的风 险。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相 对安全的儿童追踪系统,该种儿童追踪系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儿童在紧急 情况下受害的风险。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儿童追踪系统,'至少包括 一子装置和一母装置,所述子装置包括一将该子装置锁定在儿童手臂上的锁 定带、 一报警单元及一将所述锁定带锁扣牢固的锁扣装置,其中,所述锁定 带由耐用且不易破坏的材料制成,所述报警单元包括一报警主体部、 一收容 于所述报警主体部用于侦测无线信号的子收发单元、收容于所述拫警主体部 用以向子装置供电的电源、 一报警按钮、控制模组和一扬声器,所述锁扣装 置包括一锁扣主体部及与该锁扣主体部活动配合的锁扣件,所述锁扣件至少 部分收容于所述锁扣主体部,所述母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子收发单元发射的无 线信号并根据该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子装置所在位置,所述锁扣主体部内 收容有一驱动马达及一锁闭/开启组件,该锁闭/开启组件包括一转轴及一锁闭/开启块,所述锁闭/开启组件通过该转轴与驱动马达输出端枢接,当锁闭/ 开启组件被该驱动马达所驱动时,所述锁闭/开启块被转轴驱动可在一锁闭位 置和一开启位置间沿所述转轴轴向往复运动。所述锁扣主体部设有一壳体,该壳体设有一收容所述锁闭/开启组件的第 二收容空间,该第二收容空间由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侧壁及壳体底壁围合而 成;所述锁闭/开启块对应于所述相互平行设置的二侧壁设有二相对侧面,该 二侧面与所述二側壁配合,限制所述锁闭/开启块转动。所述锁扣件包括一基部、由该基部向一方向延伸设置的锁扣片及由该基 部向另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止动凸块。所述锁闭/开启块运动到与所述止动凸块配合的位置为锁闭位置;所述锁 闭/开启块运动到与所述止动凸块脱离的位置为开启位置。所述转轴与所述锁闭/开启块螺紋连接,所述锁闭/开启块为 一 六角螺母。所述报警主体上设有若干用于设定和输入密码的密码组合按钮及设置按钮。设定好密码后按压设置按钮一预定时间后,所述控制模组向所述锁扣装置发出指令锁闭锁扣装置。激活报警按钮时,扬声器发出警报语音,同时控制模組判断所述的子装 置是否处于锁闭状态,当所述的子装置没有处于锁闭状态时,向驱动马达发 出控制信号锁闭子装置。所述控制模组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内的导电电路与驱动马达电性 连接。所述子装置与母装置之间也可借助第三方服务网络进行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通过对自装置的锁扣装置的改进,利 用驱动马达来驱动一转轴并结合该锁扣装置的特殊结构,驱动锁闭/开启块在 一锁闭位置和一开启位置间沿所述转轴轴向往复运动,达成锁闭或者开启功 能,且在没有输入解锁密码的条件下无法解锁,因此,本技术所揭示的 儿童追踪系统可靠性较高、相对安全,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儿童在紧急情况 下受害的风险。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锁扣机构。图2为本技术儿童追踪系统的系统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儿童追踪系统中子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技术儿童追踪系统中子装置的锁扣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儿童追踪系统中子装置的锁扣装置处于开启位置的立 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儿童追踪系统中子装置的锁扣装置处于闭合位置的立 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儿童追踪系统,包括一子装置9、第 三方服务网络6和一母装置5。所述子装置包括一用于传输无线信号的子收 发单元(未示出),所述母装置5直接或者通过第三方服务网络6接收所述子 收发单元发射的无线信号并根据该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子收发单元所在位 置距离和方向,从而达成追踪儿童7位置的功能。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子装置9,包括一将该子装置9锁定在儿童手臂 上的第一、第二锁定带91、92, —报警单元及一将所述第一、第二锁定带91、 92锁扣牢固的锁扣装置8。其中,所述第一、第二锁定带91、 92由耐用且不 易破坏的材料制成,所述报警单元包括一报警主体部90、 一收容于所述报警 主体部卯用于侦测无线信号的子收发单元(未示出)、收容于所述报警主体 部90用以向子装置供电的电源(未示出)、 一报警按钮903、控制模组(未 示出)和一扬声器904。所述第一锁定带91 一端与所述报警主体fP 90相连, 另一端设置有一锁扣装置8,所述第二锁定带92—端与所述报警主体部90 相连,另一端上设有一排均匀排列的小孔921,所述第一、第二锁定带91、 92结合该锁扣装置8将所述子装置9锁闭。请参阅4所示,所述锁扣装置8包括一锁扣主体部(未标号)及与该锁 扣主体部活动配合的一活动锁扣件3,其中所述的锁扣主体部包括一外壳1、一锁闭/开启组件2和一驱动马达4,所述锁闭/开启组件2与驱动马达4枢接 且均收容于所述外壳1中。所外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IO及与第一壳体IO配合的第二壳体11。所述 第一壳体10上设有一部分收容锁扣件3的第一收容空间101、第三收容空间 103和第四收容空间104,另外,第一壳体10上还设有收容所述锁闭/开启组 件2的第二收容空间102,该第二收容空间102由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侧壁 1021、 1022及第一壳体IO的底壁(未标号)围合而成。第一壳体10上邻近 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02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驱动马达4的第五收容空间105。 第一壳体IO及第二壳体11上对应设置有若干数目相等的螺纟丈孔6100、 110, 所述第一壳体IO和第二壳体11通过螺钉(未示出)连接固定成为一体。所述锁闭/开启组件2包括一转轴21及一锁闭/开启块22(本实施例中为 一六角螺母),所述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追踪系统,至少包括一子装置和一母装置,所述子装置包括一将该子装置锁定在儿童手臂上的锁定带、一报警单元及一将所述锁定带锁扣牢固的锁扣装置,其中,所述锁定带由耐用且不易破坏的材料制成,所述报警单元包括一报警主体部、一收容于所述报警主体部用于侦测无线信号的子收发单元、收容于所述报警主体部用以向子装置供电的电源、一报警按钮、控制模组和一扬声器,所述锁扣装置包括一锁扣主体部及与该锁扣主体部活动配合的锁扣件,所述锁扣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锁扣主体部,所述母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子收发单元发射的无线信号并根据该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子装置所在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主体部内收容有一驱动马达及一锁闭/开启组件,该锁闭/开启组件包括一转轴及一锁闭/开启块,所述锁闭/开启组件通过该转轴与驱动马达输出端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伟峰王爱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