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445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包括箱盖、箱底光滑板和箱体下部固定的支撑架,支撑架在光滑矩形滑动槽内,箱体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内设有转轴、多级骨料筛和光滑板,骨料筛之间、和光滑板之间通过不同支柱连接,转轴底部和支撑架底部装有微波感应器。箱体侧壁与过滤网之间分布有圆柱形薄筒,箱体底部侧壁设置有出口。该装置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在箱体内对粒径大小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筛分、加热分离、再筛分,骨料和沥青分别从各自的出口排出,实现沥青骨料分离收集过程。本装置结构设计灵活简单,便于零部件的拆卸,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分离效率高,可为工程分离沥青混合料提供一种方便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旧物再生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中国每年因路面维修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达数千万吨,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迫在眉睫,旧沥青骨料再生利用技术备受关注,它将旧沥青路面材料与部分新集料、新沥青材料适当配合,在再生剂和其他外加剂的作用下,重新拌和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骨料。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具有节约资源和造价、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特点。沥青与骨料的分离首先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使沥青软化,从而将沥青和骨料分离,而现有的加热装置大多都是沥青加热炉,还有少量的加热箱,但这些装置加热时沥青混合料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导致沥青混合料受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分离效果也不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对沥青混合料再生循环利用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在箱体内对粒径大小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筛分、加热分离、再筛分,骨料和沥青分别从各自的出口排出,实现沥青骨料分离收集过程。本技术能够按照一定粒径大小分离骨料和沥青,并且满足骨料与沥青充分分离,从而解决工程废弃物沥青骨料循环利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装置包括箱体、支撑架、底板和棱台支座,箱体设于支撑架上,支撑架设于底板上的滑动槽中,底板架设于棱台支座上;所述箱体外顶端设有箱盖,箱体底部侧壁设置有出口,箱体内设有圆柱形过滤网,箱体侧壁与过滤网之间分布有若干个连接到箱体骨料出口的圆柱形薄筒;过滤网内设有由同一转轴连接的若干孔径不同的骨料筛和箱体内底部的光滑板,光滑板与箱体侧壁的沥青出口对接。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还有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与箱体内壁顶部和底部光滑板之间通过挂钩相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放置在光滑且中间一部分掏空的滑动槽内,滑动槽设置在底板中央。优选的,所述光滑板在箱体内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各级骨料筛上都具有筛孔,筛孔孔径从最顶层骨料筛至下依次减小;骨料筛与过滤网之间留有缝隙,缝隙比各级骨料直径稍小。优选的,各级骨料筛之间通过均布的第一支柱连接,最下层骨料筛与光滑板之间通过均布的第二支柱相连;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中都装有控制支柱伸缩的微型传感器,微型传感器与底板上的触发器电连接;各支柱上套有清除外壁上一小部分沥青的环形帽。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柱长度为所述第一支柱长度的一半。优选的,所述转轴底部接有第一微波感应器,所述支撑架底部装有第二微波感应器;所述支撑架侧壁开有开口。优选的,在箱体底部侧壁设置有沥青出口,沥青出口安有一个挡板,并设置一个滤网。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所述装置的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方法,包括:将待分离的沥青混合料放进箱体过滤网内,关闭箱盖,将装置放置在微波炉中,当温度达到第二微波感应器设定的触发温度时,触发支撑架在滑动槽中左右振动,带动箱体一起振动,从而第一次筛分粘有沥青的骨料;温度增加到第一微波感应器的触发温度时,触发转轴带动骨料筛和过滤网一起转动,沥青混合料吸热脱粘,且沥青穿过过滤网被甩到箱体内壁,沿光滑的内壁滴落到光滑板上;过滤网上的沥青由于自重滴落在光滑板上,转轴停止转动;箱体内降温至第二微波感应器设定的第二次触发温度,触发支撑架在滑动槽中左右振动,带动箱体一起振动,从而再次筛分骨料;筛分结束,从微波炉里取出装置,立即接通触发器将信息传递给传感器,控制过滤网内的左边支柱缩短,右边支柱伸长,伸长与缩短的距离相同,使得骨料筛与薄筒贴紧,在骨料出口收集不同粒径的骨料,在沥青出口打开挡板收集沥青并清除细小粒径的骨料。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运用微波加热技术,让沥青混合料均匀受热,通过振动、离心、再振动,快速分离沥青和粒径大小不同的骨料。箱体内的骨料筛、支柱、转轴、光滑板和过滤网都可以拆卸,以便清洗,为下次使用做准备,也可以根据骨料级配更换不同的筛孔的骨料筛,满足工程废旧物循环利用的需求。分离出的沥青和骨料与部分新集料、新沥青材料适当配合,在再生剂和其他外加剂的作用下,重新拌和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骨料。本装置结构设计灵活简单,便于零部件的拆卸,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分离效率高,可为工程分离沥青混合料提供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是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支撑架,3-底板,4-过滤网,5-箱盖,6-第一支柱,7-第二支柱,8-一级骨料筛,9-环形帽,10-二级骨料筛,11-三级骨料筛,12-上挂钩,13-下挂钩,14-沥青出口,15-挡板,16-转轴,17-圆柱形薄筒,18-骨料出口,19-光滑板,20-微型传感器,21-第一微波感应器,22-开口,23-触发器,24-第二微波感应器,25-滑动槽,26-减振塞,27-棱台支座,28-垫片,29-滤网,30-筛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包括箱体1、支撑架2、底板3和棱台支座27,箱体1设于支撑架2上,支撑架2设于底板3上的滑动槽25中,底板3四角处架设在棱台支座27上,棱台支座27底部垫有带防滑的垫片28。其中支撑架2底部滑动槽25中设有第二微波感应器24,滑动槽25的左右两侧设有减振塞26。底板3上放置有控制传感器20的触发器23。图1中,箱体1外顶端设有箱盖5,箱盖5与箱体1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有助于加热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排出,平衡内外压强。箱体1底部右侧壁设置有沥青出口14,并且安有一个挡板15。箱体1内设置有圆柱形过滤网4,用来过滤沥青和骨料。过滤网4上边缘与箱体1内壁顶部通过四个上挂钩12相接,过滤网4下边缘与光滑板19上固定的下挂钩13相接,方便使用后取下过滤网4进行清洗,上挂钩12与下挂钩13对称分布。箱体1左侧与过滤网4之间由上至下分布有三个圆柱形薄筒17,并且三个圆柱形薄筒17与箱体1壁上可打开的骨料出口18对接,圆柱形薄筒17和骨料出口18的直径都比一级骨料粒径,大,有利于骨料顺利排出。过滤网4内设有由同一转轴16连接的一级骨料筛8、二级骨料筛10、三级骨料筛11和箱体1内底部的光滑板19,光滑板19与箱体1侧壁的沥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箱体(1)、支撑架(2)、底板(3)和棱台支座(27),箱体(1)设于支撑架(2)上,支撑架(2)设于底板(3)上的滑动槽(25)中,底板(3)架设于棱台支座(27)上;/n所述箱体(1)外顶端设有箱盖(5),箱体(1)底部侧壁设置有出口(14),箱体(1)内设有圆柱形过滤网(4),箱体(1)侧壁与过滤网(4)之间分布有若干个连接到箱体(1)骨料出口(18)的圆柱形薄筒(17);过滤网(4)内设有由同一转轴(16)连接的若干孔径不同的骨料筛和箱体(1)内底部的光滑板(19),光滑板(19)与箱体(1)侧壁的沥青出口(14)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箱体(1)、支撑架(2)、底板(3)和棱台支座(27),箱体(1)设于支撑架(2)上,支撑架(2)设于底板(3)上的滑动槽(25)中,底板(3)架设于棱台支座(27)上;
所述箱体(1)外顶端设有箱盖(5),箱体(1)底部侧壁设置有出口(14),箱体(1)内设有圆柱形过滤网(4),箱体(1)侧壁与过滤网(4)之间分布有若干个连接到箱体(1)骨料出口(18)的圆柱形薄筒(17);过滤网(4)内设有由同一转轴(16)连接的若干孔径不同的骨料筛和箱体(1)内底部的光滑板(19),光滑板(19)与箱体(1)侧壁的沥青出口(14)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与箱体(1)内壁顶部和底部光滑板(19)之间通过挂钩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放置在光滑且中间一部分掏空的滑动槽(25)内,滑动槽(25)设置在底板(3)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波技术的振动离心式沥青骨料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板(19)在箱体(1)内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珠山郭银波刘韡乔汝佳周航袁媛郭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