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4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水路面,涉及道路建筑的技术领域,解决了雨水流量大时路面产生积水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素土层,所述素土层上方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方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上方设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上方设有透水路面层,所述透水路面层两侧均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朝向透水路面层设有开口一,所述开口一处的高度低于透水路面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圆周壁设有通孔一,所述排水管朝向排水槽的一端与排水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在雨水流量较大的时候路面上不易产生积水,进一步给行人和车辆行驶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路面
本技术涉及道路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路面。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地表被混凝土、水泥、沥青等密闭硬化材料所覆盖,阻碍城市路面水分与热量的流通,从而引起城市内涝与热岛效应等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城市路面密闭问题,维持生态城市平衡,同时响应国家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透水路面作为一种具有良好透水、透气性能的功能性建筑材料,近年来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公告号为CN2049400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透水路面结构,包括在原路面上夯实的素土层,在所述素土层上有厚度为90mm到110mm的碎石层,在所述碎石层上有厚度为140mm到160mm的钢筋混凝土层,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上有厚度为25mm到35mm的水泥与砂重量配比为1:2.5的水泥砂浆结合层,在所述水泥砂浆结合层上为由透水砖铺设而成的透水砖层,该结构可以使水分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具有优良的生态效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生态透水路面能够将雨水快速的渗透到地下,但是在发生暴雨的时候,雨水流量较大,雨水渗透的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路面,包括素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1)上方设有碎石层(2),所述碎石层(2)上方设有砂石层(3),所述砂石层(3)上方设有透水混凝土层(4),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上方设有透水路面层(5),所述透水路面层(5)两侧均设有排水装置(11),所述排水装置(11)包括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朝向透水路面层(5)设有开口一(19),所述开口一(19)处的高度低于透水路面层(5),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设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的外圆周壁设有通孔一(12),所述排水管(10)朝向排水槽(6)的一端与排水槽(6)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路面,包括素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1)上方设有碎石层(2),所述碎石层(2)上方设有砂石层(3),所述砂石层(3)上方设有透水混凝土层(4),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上方设有透水路面层(5),所述透水路面层(5)两侧均设有排水装置(11),所述排水装置(11)包括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朝向透水路面层(5)设有开口一(19),所述开口一(19)处的高度低于透水路面层(5),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设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的外圆周壁设有通孔一(12),所述排水管(10)朝向排水槽(6)的一端与排水槽(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0)倾斜设置,所述排水管(10)由远离排水槽(6)向靠近排水槽(6)方向竖直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4)中水平设有钢筋(18),所述钢筋(18)呈网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层(3)和碎石层(2)中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平宋利燕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新信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