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础层、互锁装配块层、土工布层、砂层和缝隙透水砖层,所述互锁装配块层由上下两层的互锁装配块相互扣合装配而成,并在互锁装配块层的中间形成用于储水和排水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的互锁装配块层内自然形成用于储水和排水的网络化通道,不仅整体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还有利于增大路面结构的透水量和含水量,同时也便于将水引流到集水井中实现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硬覆盖的增加,城镇地下水资源逐步减少,照成地表雨水径流量增加,下渗幅度减少,近年,城市“看海”现象频出,洪涝频发,地下水却得不到补充,如何将雨水得到渗透、滞留和回用,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减少雨水径流,实践证明,海绵城市是解决该问题的路径,是最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客观需求。解决我国城市面临的“逢雨必涝、雨停即旱”、水资源缺乏、径流污染与合流制污水溢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等问题。目前,在建设海绵城市的建筑设计方面,缺乏构造更简单,施工更方便的路面结构。同时在建筑材料方面也欠缺优异的产品,尤其是砖块结构及其性能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的需要,例如现有铺路砖的相邻结构之间没有合理的互锁结构,导致路面经常出现坍塌、凹陷等情况,影响行走等,而且砖的透水、储水及输水功能都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一种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其互锁装配块层内自然形成用于储水和排水的网络化通道,不仅整体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还有利于增大路面结构的透水量和含水量,同时也便于将水引流到集水井中实现综合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础层、互锁装配块层、土工布层、砂层和缝隙透水砖层,所述互锁装配块层由上下两层的互锁装配块相互扣合装配而成,并在互锁装配块层的中间形成用于储水和排水的通道。所述互锁装配块包括长方体形的砖块本体,所述砖块本体的四周顶角为直角,所述砖块本体的一对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凸起侧面,所述凸起侧面用于与左右相邻的砖块本体的凹陷侧面相互配合;所述砖块本体的另一对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侧面,所述凹陷侧面用于与左右相邻的砖块本体的凸起侧面相互配合;所述砖块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十字形沉槽,用于形成储水和排水的通道;所述砖块本体的顶面还设置凸台和凹坑,所述凸台和凹坑用于与其上下扣合的砖块本体上的凹坑和凸台相互配合。优选地,所述凸起侧面的两侧具有锥度,所述凹陷侧面的两侧也对应设置有锥度。优选地,所述凸台为锥度凸台,所述凹坑为锥度凹坑。优选地,所述砖块本体顶面上的凸台为圆形凸台,所述砖块本体顶面上的凹坑为圆形凹坑。优选地,所述砖块本体的顶面为中心对称结构。优选地,所述十字形沉槽贯通至砖块本体的四个侧面,以便能够与相邻的砖块本体的十字形沉槽相互接通。优选地,所述十字形沉槽的横截面为弧形。优选地,所述砖块本体的底面为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本技术的互锁装配块层内自然形成用于储水和排水的网络化通道,不仅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还有利于增大路面结构的透水量和含水量,同时也便于将水引流到集水井中实现综合利用。二是本技术的互锁装配块的一对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凸起侧面,其另一对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侧面,通过凸起侧面与相邻的砖块本体的凹陷侧面相互配合,同时直角形顶角能够很好地顶触配合,以及顶面上的凸台和凹坑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三维的互锁结构,使得互锁装配块具有更好的互锁性。三是在两个十字形通道的衔接处可以通过插接管件的方式来串接,不仅可以起到连通输水通道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互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的局部单元体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八块互锁装配块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单块互锁装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单块锁装配块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基础层11-互锁装配块层12-土工布层13-砂层14-缝隙透水砖层15-通道;1-砖块本体2-顶角3-凸起侧面4-凹陷侧面5-十字形沉槽6-凸台7-凹坑。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础层10、互锁装配块层11、土工布层12、砂层13和缝隙透水砖层14。所述基础层10为经过夯实平整后的地面基础,在一些软基基础上还可以铺筑一层混凝土层。所述互锁装配块层11由上下两层的互锁装配块相互扣合装配而成,并在互锁装配块层的中间形成用于储水和排水的通道15。通过在互锁装配块层内自然形成用于储水和排水的网络化通道,不仅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还有利于增大路面结构的透水量和含水量,同时也便于将水引流到集水井中实现综合利用。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互锁装配块包括长方体形的砖块本体1,所述砖块本体1的四周顶角2为直角。所述砖块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凸起侧面3,所述凸起侧面3用于与左右相邻的砖块本体的凹陷侧面4相互配合;所述砖块本体1的上下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侧面4,所述凹陷侧面4用于与左右相邻的砖块本体的凸起侧面3相互配合;所述凸起侧面3的两侧具有锥度,所述凹陷侧面4的两侧也对应设置有锥度。所述砖块本体1的顶面设置有十字形沉槽5,用于形成储水和排水的通道;所述十字形沉槽5贯通至砖块本体1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以便能够与相邻的砖块本体1的十字形沉槽5相互接通。所述十字形沉槽5的横截面为类半圆弧形,当两块砖块本体1的顶面上下扣合时,两个上下扣合的类半圆弧形刚好可以构成类圆形的通道,即两个上下扣合的十字形沉槽5构成十字形通道。在两个十字形通道的衔接处可以通过插接管件的方式来串接,不仅可以起到连通输水通道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互锁性能。所述砖块本体1的顶面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砖块本体1的顶面设置两个凸台6和两个凹坑7,两个凸台6和两个凹坑7成对角线分布,所述凸台6为圆形凸台,所述凹坑7为圆形凹坑,且所述凸台6为锥度凸台,所述凹坑7为锥度凹坑。所述凸台6和凹坑7用于与其上下扣合的砖块本体1上的凹坑和凸台相互配合。所述砖块本体1的底面为平面。上述互锁装配块的一对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凸起侧面,其另一对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侧面,通过凸起侧面与相邻的砖块本体的凹陷侧面相互配合,同时直角形顶角能够很好地顶触配合,以及顶面上的凸台和凹坑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三维的互锁结构,使得互锁装配块具有更好的互锁性。另外,当两块互锁装配块的顶面上下扣合时,其内部构成十字形通道,便于实现互锁装配块的透水、储水及输水功能。在两个十字形通道的衔接处可以通过插接管件的方式来串接,不仅可以起到网络化连通输水通道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互锁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础层、互锁装配块层、土工布层、砂层和缝隙透水砖层,所述互锁装配块层由上下两层的互锁装配块相互扣合装配而成,并在互锁装配块层的中间形成用于储水和排水的网络化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础层、互锁装配块层、土工布层、砂层和缝隙透水砖层,所述互锁装配块层由上下两层的互锁装配块相互扣合装配而成,并在互锁装配块层的中间形成用于储水和排水的网络化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装配块包括长方体形的砖块本体,所述砖块本体的四周顶角为直角,所述砖块本体的一对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凸起侧面,所述凸起侧面用于与左右相邻的砖块本体的凹陷侧面相互配合;所述砖块本体的另一对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侧面,所述凹陷侧面用于与左右相邻的砖块本体的凸起侧面相互配合;所述砖块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十字形沉槽,用于形成储水和排水的通道;所述砖块本体的顶面还设置凸台和凹坑,所述凸台和凹坑用于与其上下扣合的砖块本体上的凹坑和凸台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缝隙透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侧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新,吴启敏,潘勇,蔡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峡环保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