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37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其包括培养皿本体和与培养皿本体相适配的皿盖,培养皿本体内设有一横板,横板与培养皿本体下端之间设有间距,横板上间隔开设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细胞滤纸;培养皿本体内、位于横板的上方分布设置有多个扩容板,扩容板垂直设置在横板上;培养皿本体上、位于横板的下方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处连接有管体,且在管体上设置有阀门。该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结构新颖,可减少因换液多次打开细胞培养皿或培养瓶带来的污染,还可加快换液效率,同时减小了操作过程对贴壁细胞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主要是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具体是将组织表面消毒杀菌,去除血管和凝血,然后将洗净的组织剪碎置于培养皿内进行后续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由于细胞的生长需要消耗培养基的养分,同时产生代谢废物,限制细胞生长,所以需要及时换液。但是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培养皿在贴壁细胞培养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每次给细胞换液时,均需要打开细胞培养皿或者培养瓶,操作繁琐,而且细胞污染的几率也大大增加。针对该问题,申请号为201820233894.2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方便多次细胞换液的贴壁细胞培养皿,其采用在盖子中心开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与进液管连通,并在培养皿的底部中心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与出液管连通,且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连接到三通管的两个接口,三通管的另一个接口连接输液管,三通管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的接口分别设置有进液阀门和出液阀门的方式。其虽解决了因换液多次打开细胞培养皿带来污染这一问题,但是,在从进液口向培养皿中加入培养液时,培养液直接冲击流至培养皿中,会对贴壁细胞进行影响,导致贴壁细胞的脱落,尤其在早期换液时,以及位于进液口正下端的部位处,具有较低的换液效率和细胞培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其包括培养皿本体和与培养皿本体相适配的皿盖,培养皿本体内设有一横板,横板与培养皿本体下端之间设有间距,横板上间隔开设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细胞滤纸;培养皿本体内、位于横板的上方分布设置有多个扩容板,扩容板垂直设置在横板上;培养皿本体上、位于横板的下方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处连接有管体,且在管体上设置有阀门。进一步地,进液口和出液口为设置在培养皿本体下端的同一个开口,且与该开口连接的管体为三通管,管体的三端分别与该开口,以及一排液管和加液管连通,阀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与排液管和加液管的连通处。进一步地,出液口设置在培养皿本体的底端中部,进液口设置在位于横板下方一侧的培养皿本体上。进一步地,扩容板未与培养皿本体侧壁进行接触,且任意两扩容板之间也不相接触。进一步地,培养皿本体的下端开设有一通口,培养皿本体内、位于横板的下端设置有一活动板,活动板的下端连接有一推拉杆,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位于横板下方一侧的培养皿本体上。进一步地,通口处设置有挡环,通过挡环将活动板限制在培养皿本体内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地,皿盖上连接有一气囊。进一步地,细胞滤纸的孔隙小于细胞的直径,阻挡细胞进入横板下方;细胞滤纸绷紧固定在细胞滤纸支撑圈中,通孔中密封固定设置有卡接接头,细胞滤纸支撑圈的四周设置有与该卡接接头内圈凹槽相吻合卡接的凸圈,细胞滤纸支撑圈通过凸圈卡接在该卡接接头的凹槽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通过对横板的设置,并且将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为位于横板下方的培养皿本体上,培养液采用由下至上渗入的添加方式,减小了添加培养基时对贴壁细胞的影响,尤其是针对培养早期的换液操作。且在进液和排液这一换液操作时,能够有效地减小对贴壁细胞造成的冲击,还可提高换液效率。同时,培养皿本体中扩容板的设置,在不增加培养皿本体尺寸的条件下,增加了培养皿本体内可贴壁面积,提高了细胞培养量。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的给出了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的给出了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进液口和出液口为同一开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的给出了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开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的给出了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的横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意性的给出了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的活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示意性的给出了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的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意性的给出了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的卡接接头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培养皿本体;11、通口;111、挡环;2、皿盖;21、气囊;3、横板;31、通孔;311、细胞滤纸;312、细胞滤纸支撑圈;4、扩容板;5、进液口;6、出液口;7、管体;71、阀门;8、活动板;81、推拉杆;9、卡接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
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实施例一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参见图1和图4,该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本体1和与培养皿本体1相适配的皿盖2,在培养皿中进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贴壁培养。在本设计中,在培养皿本体1内设有一横板3,且横板3与培养皿本体1下端之间设有间距,横板3上间隔开设有通孔31,通孔31处设置有细胞滤纸311。在进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贴壁培养时主要在横板3的上方位置进行,而通孔31处细胞滤纸311的设置,对细胞进行阻挡,避免其从通孔31处进入横板3的下方。培养皿本体1内、位于横板3的上方分布设置有多个扩容板4,扩容板4垂直设置在横板3上;培养皿本体1中扩容板4的设置,在不增加培养皿本体1尺寸的条件下,增加了培养皿本体1内可贴壁面积。其实现细胞的立体空间生长,不仅扩大了细胞生长面积,节约细胞培养空间,且显著提高了细胞培养量,提高细胞培养效率。在培养皿本体1上、位于横板3的下方设置有进液口5和出液口6,进液口5和出液口6处连接有管体7,且在管体7上设置有阀门71。进液口5设置在位于横板3下方的培养皿本体1上,培养皿本体1内的培养基采用由下至上渗入的添加方式,减小了添加培养基时对贴壁细胞的影响,尤其是针对培养早期的换液操作。在该培养皿本体1内进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时,将处理后的胎盘组织加入培养皿本体1内,并添加培养基,扣合皿盖2,形成相对干净的内部环境,进行静置培养。细胞的生长需要消耗培养基的养分,同时产生代谢废物,限制细胞生长,所以需要及时换液。具体地,在进行培养的3天半厚进行半量换液,1周后再次全量换液,此后每隔3天便进行全量换液。在进行换液时,打开出液口6处的阀门71,培养皿本体1内的培养液从出液口6进行流出;接着关闭出液口6处的阀门71,打开进液口5处的阀门71,新的培养液从进液口5处向培养皿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本体(1)和与培养皿本体(1)相适配的皿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1)内设有一横板(3),横板(3)与培养皿本体(1)下端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横板(3)上间隔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处设置有细胞滤纸(311);所述培养皿本体(1)内、位于横板(3)的上方分布设置有多个扩容板(4),所述扩容板(4)垂直设置在横板(3)上;所述培养皿本体(1)上、位于横板(3)的下方设置有进液口(5)和出液口(6),所述进液口(5)和出液口(6)处连接有管体(7),且在管体(7)上设置有阀门(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本体(1)和与培养皿本体(1)相适配的皿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1)内设有一横板(3),横板(3)与培养皿本体(1)下端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横板(3)上间隔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处设置有细胞滤纸(311);所述培养皿本体(1)内、位于横板(3)的上方分布设置有多个扩容板(4),所述扩容板(4)垂直设置在横板(3)上;所述培养皿本体(1)上、位于横板(3)的下方设置有进液口(5)和出液口(6),所述进液口(5)和出液口(6)处连接有管体(7),且在管体(7)上设置有阀门(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5)和出液口(6)为设置在培养皿本体(1)下端的同一个开口,且与该开口连接的管体(7)为三通管,所述管体(7)的三端分别与该开口,以及一排液管和加液管连通,所述阀门(7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与排液管和加液管的连通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6)设置在培养皿本体(1)的底端中部,所述进液口(5)设置在位于横板(3)下方一侧的培养皿本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陈淑倩武晓东苏圆张艳茹刘晓玲魏瑞冬李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