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36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包括跑道箱,所述跑道箱的内壁上焊接有隔板,所述跑道箱的左端焊接有流入管,所述跑道箱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跑道箱的右端焊接有流出管,所述跑道箱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驱动齿轮的底端啮合有培育装置,所述跑道箱的内壁右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顶端啮合有温控装置。该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通过培育管的旋转加热,保证微藻始终在跑道培育管内部的营养液中,从而控制微藻的存活率,提高蓝藻养殖平均吸收养分的效果,提高微藻养殖的存活率,内部的LED防水灯管可以全方位的对微藻提供光照,加快微藻的光合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
本技术涉及微藻养殖
,具体为一种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
技术介绍
微藻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的藻类群体。微藻通常是指含有叶绿素a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属于原生生物的一种,个体非常小,喜欢随着海水自由漂荡。微藻一般含有叶绿体,因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丰富的有机物,释放氧气,让海洋生态系统有序运行。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520049581.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微藻养殖装置,包括储液装置,用于存储微藻养殖液;培养池,用于对微藻进行浅层培养;其中,所述储液装置和所述培养池互相连通,使得所述储液装置内存储的微藻养殖液与所述培养池内的微藻养殖液能够循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是经过不同深度来直接控制微藻养殖的营养液温度,但不同深度的位置温度,无法很好的把控,很容易产生变质,造成对微藻养殖过程中的不稳定性,而不同深度的微藻养殖过程中,无法保证微藻养殖过程中的一致性,出现有的生长好,有的生长差的情况发生,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包括跑道箱,所述跑道箱的内壁上焊接有隔板,所述跑道箱的左端焊接有流入管,所述跑道箱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U型滑道,所述跑道箱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混合板,所述跑道箱的前表面连通有换水管,所述跑道箱的右端焊接有流出管,所述跑道箱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跑道箱并与驱动齿轮的右端卡接,所述驱动齿轮的底端啮合有培育装置,所述跑道箱的内壁右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顶端啮合有温控装置。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端卡接有两个LED防水灯管,所述跑道箱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所述流出管和流入管的内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培育装置包括有跑道培育管,所述跑道培育管的左端连通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流入管的右端,所述跑道培育管的右端连通有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右端转动连接在流出管的左端,所述驱动管的表面卡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的底端啮合在驱动齿轮的底端,所述跑道培育管呈螺旋回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表面焊接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表面焊接有加热管,所述U型管的左端焊接有活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右端焊接有二号齿轮。优选的,所述U型管和加热管设置有两组,且两组U型管和加热管以转动套的圆心前后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二号齿轮的右端套接在驱动管的表面,所述活动套的内壁套接在转动管的表面,所述传动齿轮的顶端分别啮合二号齿轮和一号齿轮的底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培育装置和温控装置,因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电机的转动控制驱动齿轮的转动,从而控制培育装置和温控装置进行相对反向旋转,从而对跑道箱内部的水进行全方位均匀加热,提高微藻的生活养殖环境,当跑道培育管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控制其内部的微藻植物在养殖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沉淀在内壁上的情况,始终在跑道培育管内部的营养液中,从而控制微藻的存活率,提高蓝藻养殖平均吸收养分的效果,来间接的提高微藻养殖的存活率,而内部的圆弧形LED防水灯管提供微藻所需要光合作用的光能,可以全方位的对微藻提高光照,加快微藻的光合作用,而跑道箱的内部安装有温度计,通过温度计可以时刻观察跑道箱内部的水温,通过加热管对水进行加温,而水再对跑道培育管加热保持微藻的生活温度,因为温水的温差变化不大,可以避免较大的温差变化对微藻养殖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本技术是一种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整体剖面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温控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培育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跑道箱;2、隔板;3、支撑板;4、换水管;5、驱动齿轮;6、流出管;7、流入管;8、装置槽;9、电机;10、LED防水灯管;11、培育装置;111、跑道培育管;112、转动管;113、驱动管;114、一号齿轮;12、温控装置;121、二号齿轮;122、转动套;123、活动套;124、加热管;125、U型管;13、传动齿轮;14、U型滑道;15、混合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如图1-图3所示,包括跑道箱1,跑道箱1的内壁上焊接有隔板2,跑道箱1的左端焊接有流入管7,跑道箱1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U型滑道14,跑道箱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混合板15,跑道箱1的前表面连通有换水管4,跑道箱1的右端焊接有流出管6,跑道箱1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贯穿跑道箱1并与驱动齿轮5的右端卡接,驱动齿轮5的底端啮合有培育装置11,跑道箱1的内壁右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3的顶端啮合有温控装置12。本实施例中,交流电机9可以采用上海枫信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CT系列的调速电机,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由该厂家提供;此外,本技术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值得注意的是,隔板2的底端卡接有两个LED防水灯管10,跑道箱1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8,流出管6和流入管7的内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阀,通过LED防水灯管10作用下,可以提高微藻生活的光合效率,保证充足的光照。进一步的是,培育装置11包括有跑道培育管111,跑道培育管111的左端连通有转动管112,转动管112的左端转动连接在流入管7的右端,跑道培育管111的右端连通有驱动管113,驱动管113的右端转动连接在流出管6的左端,驱动管113的表面卡接有一号齿轮114,一号齿轮114的底端啮合在驱动齿轮5的底端,跑道培育管111的形状呈螺旋回型结构,转动管112的与流入管7套接,内部安装有密封圈,来进行对其密封的效果,通过跑道培育管111的旋转,来避免微藻在养殖过程中沉淀在内壁上导致养分吸收不全面的,不平均的情况,通过旋转来间接提高微藻养殖过程中的存活率。更进一步的是,温控装置12包括有转动套122,转动套122的表面焊接有U型管125,U型管125的表面焊接有加热管124,U型管125的左端焊接有活动套123,转动套122的右端焊接有二号齿轮121,温控装置12内部安装有控制板,通过控制板来控制加热管124的工作,始终对跑道箱1内部的水温控制在25摄氏度到30摄氏度,微藻的最佳养殖温度环境。实施例2如图3所示,U型管125和加热管124设置有两组,且两组U型管125和加热管124以转动套122的圆心前后对称分布,保证转动的平稳性,而两个加热管124的转动,搅动跑道箱1内部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包括跑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箱(1)的内壁上焊接有隔板(2),所述跑道箱(1)的左端焊接有流入管(7),所述跑道箱(1)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U型滑道(14),所述跑道箱(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混合板(15),所述跑道箱(1)的前表面连通有换水管(4),所述跑道箱(1)的右端焊接有流出管(6),所述跑道箱(1)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贯穿跑道箱(1)并与驱动齿轮(5)的右端卡接,所述驱动齿轮(5)的底端啮合有培育装置(11),所述跑道箱(1)的内壁右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3),所述传动齿轮(13)的顶端啮合有温控装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包括跑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箱(1)的内壁上焊接有隔板(2),所述跑道箱(1)的左端焊接有流入管(7),所述跑道箱(1)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U型滑道(14),所述跑道箱(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混合板(15),所述跑道箱(1)的前表面连通有换水管(4),所述跑道箱(1)的右端焊接有流出管(6),所述跑道箱(1)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贯穿跑道箱(1)并与驱动齿轮(5)的右端卡接,所述驱动齿轮(5)的底端啮合有培育装置(11),所述跑道箱(1)的内壁右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3),所述传动齿轮(13)的顶端啮合有温控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底端卡接有两个LED防水灯管(10),所述跑道箱(1)的内部开设有装置槽(8),所述流出管(6)和流入管(7)的内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道式微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装置(11)包括有跑道培育管(111),所述跑道培育管(111)的左端连通有转动管(112),所述转动管(112)的左端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美群高锋杨红丽李秋红李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