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式气流场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272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风式气流场气化炉,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腿,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内衬,保温内衬的内壁底部开有熔渣池,壳体底部的右侧凸出壳体,壳体底部的右侧在凸起部分开有煤气出口,壳体顶部的周围固定连接有进煤口,进煤口设有四个,四个进煤口以壳体中点为对称中心旋转对称安装在壳体顶部的周围,进煤口的下方在壳体的周围固定连接有气化剂进口。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燃料通过进煤口喷入壳体内部,在保温内衬的内部形成可控稳定和高效的旋转气流场,空气、水蒸气气化剂通过气化剂进口喷入保温内衬内,在保温内衬的内部与燃料混合形成旋风气流,从而可以促进气化反应,提高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风式气流场气化炉
本技术涉及气化炉
,具体为一种旋风式气流场气化炉。
技术介绍
煤气化炉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煤产气炉即煤气发生炉也叫煤气发生器,是将煤作为气化燃料进行可燃气体制造的炉子。另外一种概念是一种利用煤气进行燃烧的锅炉或者各种加热燃烧炉称为煤气化炉。还有一种锅炉称为煤气一体化锅炉是一种燃煤锅炉,利用煤气发生炉的特性将锅炉增加受热面积和燃烧室,除了燃煤层提供锅炉热源外其产生的可燃气通过特殊设计配风可在燃气室进行充分燃烧,实际上是锅炉和煤气发生炉的结合的一种新型环保锅炉。根据煤的性质和对煤气产品的要求有多种气化炉型式。分为固定床(移动床)、沸腾床和气流床等形式。现有的气化炉转化效率不高,且废料的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旋风式气流场气化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风式气流场气化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内衬,所述保温内衬的内壁底部开有熔渣池,所述壳体底部的右侧凸出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右侧在凸起部分开有煤气出口,所述壳体顶部的周围固定连接有进煤口,所述进煤口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进煤口以壳体中点为对称中心旋转对称安装在壳体顶部的周围,所述进煤口的下方在壳体的周围固定连接有气化剂进口,所述气化剂进口共设有十二个,且十二个所述气化剂进口分成三层均匀排列在壳体的外壁,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与熔渣池的内壁底部贯通。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支撑腿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均匀固定连接在壳体底部的周围。优选的,四个所述进煤口与保温内衬的内部贯通。优选的,十二个所述气化剂进口与保温内衬的内部贯通。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壁在气化剂进口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加固筋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将燃料通过进煤口喷入壳体内部,在保温内衬的内部形成可控稳定和高效的旋转气流场,空气、水蒸气气化剂通过气化剂进口喷入保温内衬内,在保温内衬的内部与燃料混合形成旋风气流,从而可以促进气化反应,提高转换效率;(2)该技术通过壳体底部的熔渣池收集废料再通过出渣口排除,从而可以让液态渣可以再次利用,通过壳体外壁的加固筋条可以保护壳体不受破坏,通过四个支撑腿可以使设备稳定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视图。图中:1壳体、2保温内衬、3熔渣池、4煤气出口、5进煤口、6气化剂进口、7出渣口、8支撑腿、9加固筋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风式气流场气化炉,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腿8,壳体1底部的支撑腿8共设有四个,四个支撑腿8均匀固定连接在壳体1底部的周围,四个支撑腿8让设备稳定支撑,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内衬2,保温内衬2的内壁底部开有熔渣池3,壳体1底部的右侧凸出壳体1,壳体1底部的右侧在凸起部分开有煤气出口4,四个进煤口5与保温内衬2的内部贯通,壳体1顶部的周围固定连接有进煤口5,进煤口5设有四个,四个进煤口5以壳体1中点为对称中心旋转对称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周围,通过将燃料通过进煤口5喷入壳体1内部,在保温内衬2的内部形成可控稳定和高效的旋转气流场,空气、水蒸气气化剂通过气化剂进口喷入保温内衬2内,在保温内衬2的内部与燃料混合形成旋风气流,从而可以促进气化反应,提高转换效率,进煤口5的下方在壳体1的周围固定连接有气化剂进口6,十二个气化剂进口6与保温内衬2的内部贯通,气化剂进口6共设有十二个,且十二个气化剂进口6分成三层均匀排列在壳体1的外壁,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渣口7,出渣口7与熔渣池3的内壁底部贯通,壳体1的外壁在气化剂进口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加固筋条9,通过壳体1底部的熔渣池3收集废料再通过出渣口7排除,从而可以让液态渣可以再次利用。工作原理:当本技术使用时,将燃料通过进煤口喷入壳体内部,在保温内衬的内部形成可控稳定和高效的旋转气流场,空气、水蒸气气化剂通过气化剂进口喷入保温内衬内,在保温内衬的内部与燃料混合形成旋风气流,从而可以促进气化反应,提高转换效率,壳体底部的熔渣池收集废料再通过出渣口排除,从而可以让液态渣可以再次利用,通过壳体外壁的加固筋条可以保护壳体1不受破坏,通过四个支撑腿可以使设备稳定支撑。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通过将燃料通过进煤口5喷入壳体1内部,在保温内衬2的内部形成可控稳定和高效的旋转气流场,空气、水蒸气气化剂通过气化剂进口喷入保温内衬2内,在保温内衬2的内部与燃料混合形成旋风气流,从而可以促进气化反应,提高转换效率,通过壳体1底部的熔渣池3收集废料再通过出渣口7排除,从而可以让液态渣可以再次利用,通过壳体1外壁的加固筋条9可以保护壳体1不受破坏,防止直接洒向地面,通过四个支撑腿8可以使设备稳定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风式气流场气化炉,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腿(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内衬(2),所述保温内衬(2)的内壁底部开有熔渣池(3),所述壳体(1)底部的右侧凸出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的右侧在凸起部分开有煤气出口(4),所述壳体(1)顶部的周围固定连接有进煤口(5),所述进煤口(5)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进煤口(5)以壳体(1)中点为对称中心旋转对称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周围,所述进煤口(5)的下方在壳体(1)的周围固定连接有气化剂进口(6),所述气化剂进口(6)共设有十二个,且十二个所述气化剂进口(6)分成三层均匀排列在壳体(1)的外壁,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渣口(7),所述出渣口(7)与熔渣池(3)的内壁底部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式气流场气化炉,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腿(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内衬(2),所述保温内衬(2)的内壁底部开有熔渣池(3),所述壳体(1)底部的右侧凸出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的右侧在凸起部分开有煤气出口(4),所述壳体(1)顶部的周围固定连接有进煤口(5),所述进煤口(5)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进煤口(5)以壳体(1)中点为对称中心旋转对称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周围,所述进煤口(5)的下方在壳体(1)的周围固定连接有气化剂进口(6),所述气化剂进口(6)共设有十二个,且十二个所述气化剂进口(6)分成三层均匀排列在壳体(1)的外壁,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渣口(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叶宁聂云朝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