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24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括壳体、沉淀仓、厌氧仓、调节仓、好氧仓、排放仓、水阀、输入泵、送液管、速搅机构和提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调节仓内设置了速搅机构,再通过主动杆转动后,使其通过主动齿和从动齿带动从动杆转动,使第一旋叶和第二旋叶带动废液进行涌动搅拌,达到全面有效的对废液进行混合搅动,增加溶解氧浓度提高速率,提高处理效率的效果,并且通过检测器与废液进行接触,检测达标后通过端口将数据传输至单片机内,使单片机读取后使扬声器发出提示,达到便捷有效的对溶解氧浓度进行检测和提示,减少劳动力和提高处理便利的效果。

A kind of high efficiency waste leachat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垃圾渗透液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垃圾是生活中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若不合理的处理,常会引发各种环境问题,垃圾渗透液是指来自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废水,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通过非膜过滤工艺,对垃圾渗透液进行逐层分解和分离,实现对渗透液就地清理,成本较低,能够有效的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的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在对废液进行药剂混合搅拌时常通过较为简易的搅拌叶片进行作业,导致较难对废液进行较为全面的搅动处理,废液间与氧气接触较差,溶解氧浓度提升较慢,影响处理效率,并且使用时通常还需人工监督控制药剂混合时间,从而对溶解氧浓度进行是否达标的大致了解,导致较难对溶解氧浓度进行便捷的提示了解,增加劳动力和形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高效率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以解决较难对废液进行较为全面的搅动处理,废液间与氧气接触较差,溶解氧浓度提升较慢,影响处理效率,并且较难对溶解氧浓度进行便捷的提示了解,增加劳动时间和形成不便的问题,达到全面有效的对废液进行混合搅动,增加溶解氧浓度提高速率,提高处理效率,并且便捷有效的对溶解氧浓度进行检测和提示,减少劳动力和提高处理便利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率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沉淀仓、厌氧仓、调节仓、好氧仓、排放仓、水阀、通管、输出泵、输入泵、送液管、吸液管、控制面板、控制键、电源线、梯架、滤网层、架板、电机、排液管、速搅机构和提示装置,所述壳体内部右端至左端依次设置有沉淀仓、厌氧仓、调节仓、好氧仓和排放仓,所述水阀靠内端嵌入安装于沉淀仓、厌氧仓、调节仓、好氧仓和排放仓内,所述水阀靠外端通过通管与输出泵进行连通,所述输入泵底端螺栓安装于壳体上,并且输入泵顶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送液管和吸液管,所述控制面板后端螺栓安装于壳体上,并且控制面板前端和底端分布嵌入设置有控制键和电源线,所述壳体前端焊接有梯架,所述沉淀仓内壁后端与滤网层螺栓固定,所述架板底端螺栓安装于调节仓内,所述电机底端与架板螺栓固定,所述排液管左端嵌入固定于排放仓内,所述电机底端通过联轴器方式与速搅机构进行固定,所述提示装置右端螺栓安装于调节仓内,所述速搅机构由撑架、主动杆、从动杆、第一旋叶、第二旋叶、主动齿和从动齿组成,所述撑架顶面中部转动安装有主动杆,并且撑架顶面四角等距间隔安装有能够转动的从动杆,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外壁分别通过一体铸造方式设置有第一旋叶和第二旋叶,所述主动杆外壁底端穿入撑架后焊接有主动齿,所述主动齿外沿与从动齿相互啮合,所述主动杆顶端固定安装于电机上,所述提示装置由护壳、声孔、加长腔、检测器、电路板、扬声器、单片机和端口组成,所述护壳左侧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声孔,所述护壳底侧一体成型有向下延伸的加长腔,所述检测器嵌入安装于加长腔内,所述电路板右侧四角螺栓固定于护壳内,并且电路板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嵌入焊接有扬声器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前侧设置有端口,所述护壳右端与调节仓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底端转动安装于调节仓内,所述第一旋叶和第二旋叶的螺旋方向呈相反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加长腔外侧轮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检测器底端插设于调节仓内。进一步的,所述撑架底端与调节仓螺栓固定,并且撑架的高度尺寸大小为14.8cm。进一步的,所述沉淀仓外端通过水阀、通管和输出泵与厌氧仓进行连通,所述厌氧仓外通过水阀、通管和输出泵与调节仓进行连通,所述调节仓外通过水阀、通管和输出泵与好氧仓进行连通,所述好氧仓通过水阀、通管和输出泵与排放仓进行连通,所述送液管外端通过水阀与沉淀仓进行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端口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输出泵、输入泵、电机和单片机通过控制键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检测器和扬声器通过端口与单片机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器的型号为COS61D,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PIC16F882-I/SP。(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较难对废液进行较为全面的搅动处理,废液间与氧气接触较差,溶解氧浓度提升较慢,影响处理效率的问题,通过在调节仓内设置了速搅机构,再通过主动杆转动后,使其通过主动齿和从动齿带动从动杆转动,使第一旋叶和第二旋叶带动废液进行涌动搅拌,达到全面有效的对废液进行混合搅动,增加溶解氧浓度提高速率,提高处理效率的效果。2)、为解决较难对溶解氧浓度进行便捷的提示了解,增加劳动时间和形成不便的问题,通过在调节仓内设置了提示装置,再通过检测器与废液进行接触,检测达标后通过端口将数据传输至单片机内,使单片机读取后使扬声器发出提示,达到便捷有效的对溶解氧浓度进行检测和提示,减少劳动力和提高处理便利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速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提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排放仓-6、水阀-7、通管-8、输出泵-9、输入泵-10、送液管-11、吸液管-12、控制面板-13、控制键-14、电源线-15、梯架-16、滤网层-17、架板-18、电机-19、排液管-20、速搅机构-21、提示装置-22、撑架-211、主动杆-212、从动杆-213、第一旋叶-214、第二旋叶-215、主动齿-216、从动齿-217、护壳-221、声孔-222、加长腔-223、检测器-224、电路板-225、扬声器-226、单片机-227、端口-228。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率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排放仓6、水阀7、通管8、输出泵9、输入泵10、送液管11、吸液管12、控制面板13、控制键14、电源线15、梯架16、滤网层17、架板18、电机19、排液管20、速搅机构21和提示装置22,壳体1内部右端至左端依次设置有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和排放仓6,水阀7靠内端嵌入安装于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和排放仓6内,水阀7靠外端通过通管8与输出泵9进行连通,输入泵10底端螺栓安装于壳体1上,并且输入泵10顶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送液管11和吸液管12,控制面板13后端螺栓安装于壳体1上,并且控制面板13前端和底端分布嵌入设置有控制键14和电源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排放仓(6)、水阀(7)、通管(8)、输出泵(9)、输入泵(10)、送液管(11)、吸液管(12)、控制面板(13)、控制键(14)、电源线(15)、梯架(16)、滤网层(17)、架板(18)、电机(19)和排液管(20),所述壳体(1)内部右端至左端依次设置有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和排放仓(6),所述水阀(7)靠内端嵌入安装于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和排放仓(6)内,所述水阀(7)靠外端通过通管(8)与输出泵(9)进行连通,所述输入泵(10)底端螺栓安装于壳体(1)上,并且输入泵(10)顶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送液管(11)和吸液管(12),所述控制面板(13)后端螺栓安装于壳体(1)上,并且控制面板(13)前端和底端分布嵌入设置有控制键(14)和电源线(15),所述壳体(1)前端焊接有梯架(16),所述沉淀仓(2)内壁后端与滤网层(17)螺栓固定,所述架板(18)底端螺栓安装于调节仓(4)内,所述电机(19)底端与架板(18)螺栓固定,所述排液管(20)左端嵌入固定于排放仓(6)内;/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速搅机构(21)和提示装置(22),所述电机(19)底端通过联轴器方式与速搅机构(21)进行固定,所述提示装置(22)右端螺栓安装于调节仓(4)内,所述速搅机构(21)由撑架(211)、主动杆(212)、从动杆(213)、第一旋叶(214)、第二旋叶(215)、主动齿(216)和从动齿(217)组成,所述撑架(211)顶面中部转动安装有主动杆(212),并且撑架(211)顶面四角等距间隔安装有能够转动的从动杆(213),所述主动杆(212)和从动杆(213)外壁分别通过一体铸造方式设置有第一旋叶(214)和第二旋叶(215),所述主动杆(212)外壁底端穿入撑架(211)后焊接有主动齿(216),所述主动齿(216)外沿与从动齿(217)相互啮合,所述主动杆(212)顶端固定安装于电机(19)上,所述提示装置(22)由护壳(221)、声孔(222)、加长腔(223)、检测器(224)、电路板(225)、扬声器(226)、单片机(227)和端口(228)组成,所述护壳(221)左侧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声孔(222),所述护壳(221)底侧一体成型有向下延伸的加长腔(223),所述检测器(224)嵌入安装于加长腔(223)内,所述电路板(225)右侧四角螺栓固定于护壳(221)内,并且电路板(225)左侧从上至下依次嵌入焊接有扬声器(226)和单片机(227),所述单片机(227)前侧设置有端口(228),所述护壳(221)右端与调节仓(4)螺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垃圾渗透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排放仓(6)、水阀(7)、通管(8)、输出泵(9)、输入泵(10)、送液管(11)、吸液管(12)、控制面板(13)、控制键(14)、电源线(15)、梯架(16)、滤网层(17)、架板(18)、电机(19)和排液管(20),所述壳体(1)内部右端至左端依次设置有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和排放仓(6),所述水阀(7)靠内端嵌入安装于沉淀仓(2)、厌氧仓(3)、调节仓(4)、好氧仓(5)和排放仓(6)内,所述水阀(7)靠外端通过通管(8)与输出泵(9)进行连通,所述输入泵(10)底端螺栓安装于壳体(1)上,并且输入泵(10)顶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送液管(11)和吸液管(12),所述控制面板(13)后端螺栓安装于壳体(1)上,并且控制面板(13)前端和底端分布嵌入设置有控制键(14)和电源线(15),所述壳体(1)前端焊接有梯架(16),所述沉淀仓(2)内壁后端与滤网层(17)螺栓固定,所述架板(18)底端螺栓安装于调节仓(4)内,所述电机(19)底端与架板(18)螺栓固定,所述排液管(20)左端嵌入固定于排放仓(6)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速搅机构(21)和提示装置(22),所述电机(19)底端通过联轴器方式与速搅机构(21)进行固定,所述提示装置(22)右端螺栓安装于调节仓(4)内,所述速搅机构(21)由撑架(211)、主动杆(212)、从动杆(213)、第一旋叶(214)、第二旋叶(215)、主动齿(216)和从动齿(217)组成,所述撑架(211)顶面中部转动安装有主动杆(212),并且撑架(211)顶面四角等距间隔安装有能够转动的从动杆(213),所述主动杆(212)和从动杆(213)外壁分别通过一体铸造方式设置有第一旋叶(214)和第二旋叶(215),所述主动杆(212)外壁底端穿入撑架(211)后焊接有主动齿(216),所述主动齿(216)外沿与从动齿(217)相互啮合,所述主动杆(212)顶端固定安装于电机(19)上,所述提示装置(22)由护壳(221)、声孔(222)、加长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宏伟孙全婷戚志忠雷彪
申请(专利权)人:清源环境建设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