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型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22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型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其结构包括集水仓、进液口、底脚、滤仓、第一水泵、DTRO膜反应器、存储仓、第二水泵、栅格、液体滤网、砂滤网和碳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在使用时较难对栅格进行便捷的清洁处理,增加劳动力和影响清洁效率的问题,通过在集水仓内设置了清洁机构,再通过使电机通电后,使其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杆进行转动,令主动杆带动转杆和丝杆转动后,使横板带动刷毛在栅格上刷动清洁,将杂质从排废管中清出,达到便捷有效的对栅格进行清洁处理,减少劳动施力和提高清洁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型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
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清洁型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处理时,通过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能够通过DTRO膜过滤技术对渗透液进行逐步有效的逐层降解和处理,组件易于维护,且成本较低,能够有效的使渗透液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但是现有的渗透液处理机构在使用时,其上用于过滤较大杂质的栅格上常容易滞留杂质,在处理时常需要借助外部器具从进料口内将杂质逐一清出,导致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在使用时较难对栅格进行便捷的清洁处理,增加劳动力和影响清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清洁型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以解决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在使用时较难对栅格进行便捷的清洁处理,增加劳动力和影响清洁效率的问题,达到便捷有效的对栅格进行清洁处理,减少劳动施力和提高清洁效率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清洁型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包括集水仓、进液口、底脚、滤仓、第一水泵、DTRO膜反应器、存储仓、第二水泵、栅格、液体滤网、砂滤网和碳滤网,所述集水仓顶面中部开设有进液口,所述集水仓底侧四角焊接有底脚,所述集水仓底端一体铸造有滤仓,所述滤仓右侧底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水泵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方式与DTRO膜反应器进行连通,所述DTRO膜反应器右端连通设置在存储仓上,所述存储仓底端右部与通过管道连接方式与第二水泵进行连通,所述集水仓内侧顶端嵌入安装有栅格,所述滤仓内部从上至下从上至下依次嵌入安装有液体滤网、砂滤网和碳滤网,所述集水仓前后两侧顶部焊接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由框体、电机、联轴器、主动杆、排废管、PVC软带、隔挡机构、撑架、转杆、丝杆、横板和刷毛组成,所述电机底端与框体螺栓固定,并且电机底端穿入框体后通过联轴器与主动杆进行固定,所述框体底部靠内端一体成型有向下延伸的排废管,所述排废管底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PVC软带,所述隔挡机构右端插设于框体上,所述框体内侧底端螺杆安装有间隔分布的两处撑架,所述转杆左右两端转动安装于撑架上,所述丝杆前端与转杆相互啮合,所述横板左右两端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刷毛顶端通过胶连接方式与横板进行固定,所述框体靠内端垂直焊接于集水仓上。进一步的,所述隔挡机构由隔板、嵌板、垫片和拉把组成,所述隔板上下两侧插设于嵌板上,并且隔板上下两侧与嵌板相对间设置有垫片,所述拉把右端垂直焊接于隔板上,所述隔板右端插设于排废管上,所述嵌板靠外端与排废管焊接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垫片靠外端通过强力胶粘合于嵌板上,所述嵌板顶端为由外至内倾斜状,并且嵌板在排废管内壁周沿环绕设置有四处。。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杆底端与转杆相互啮合,所述转杆与主动杆啮合处焊接有第一齿圈,所述丝杆外侧与转杆啮合处焊接有第二齿圈。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外壁前后两端转动安装于撑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刷毛底端与栅格顶侧间的垂直高度大小为-2.5cm,所述框体在集水仓上对称设置有两处。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仓前后两侧顶部与框体连接处开设有对应的通口结构,所述框体内部呈矩形状空腔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的材质为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在使用时较难对栅格进行便捷的清洁处理,增加劳动力和影响清洁效率的问题,通过在集水仓内设置了清洁机构,再通过使电机通电后,使其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杆进行转动,令主动杆带动转杆和丝杆转动后,使横板带动刷毛在栅格上刷动清洁,将杂质从排废管中清出,达到便捷有效的对栅格进行清洁处理,减少劳动施力和提高清洁效率的效果,并且通过在排废管内设置了隔挡机构,再通过隔板对排废管进行密闭隔挡,再拉动拉把,使隔板在嵌板中抽出,通过垫片提高隔板与嵌板间的密封性,达到便捷的对排废管进行使用的密闭和疏通,提高使用的合理性和便利性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集水仓内部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清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清洁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隔挡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集水仓-1、进液口-2、底脚-3、滤仓-4、第一水泵-5、DTRO膜反应器-6、存储仓-7、第二水泵-8、栅格-9、液体滤网-10、砂滤网-11、碳滤网-12、清洁机构-13、框体-131、电机-132、联轴器-133、主动杆-134、排废管-135、PVC软带-136、隔挡机构-137、撑架-138、转杆-139、丝杆-1310、横板-1311、刷毛-1312、隔板-1371、嵌板-1372、垫片-1373、拉把-1374、第一齿圈-1391、第二齿圈-13101。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洁型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包括集水仓1、进液口2、底脚3、滤仓4、第一水泵5、DTRO膜反应器6、存储仓7、第二水泵8、栅格9、液体滤网10、砂滤网11和碳滤网12,集水仓1顶面中部开设有进液口2,集水仓1底侧四角焊接有底脚3,集水仓1底端一体铸造有滤仓4,滤仓4右侧底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5进行连通,第一水泵5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方式与DTRO膜反应器6进行连通,对渗透液进行进一步的过滤,DTRO膜反应器6右端连通设置在存储仓7上,存储仓7底端右部与通过管道连接方式与第二水泵8进行连通,集水仓1内侧顶端嵌入安装有栅格9,滤仓4内部从上至下从上至下依次嵌入安装有液体滤网10、砂滤网11和碳滤网12,集水仓1前后两侧顶部焊接有清洁机构13,清洁机构13由框体131、电机132、联轴器133、主动杆134、排废管135、PVC软带136、隔挡机构137、撑架138、转杆139、丝杆1310、横板1311和刷毛1312组成,电机132底端与框体131螺栓固定,并且电机132底端穿入框体131后通过联轴器133与主动杆134进行固定,框体131底部靠内端一体成型有向下延伸的排废管135,排废管135底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PVC软带136,隔挡机构137右端插设于框体131上,框体131内侧底端螺杆安装有间隔分布的两处撑架138,转杆139左右两端转动安装于撑架138上,丝杆1310前端与转杆139相互啮合,横板1311左右两端与丝杆1310螺纹连接,刷毛1312顶端通过胶连接方式与横板1311进行固定,框体131靠内端垂直焊接于集水仓1上。其中,所述隔挡机构137由隔板1371、嵌板1372、垫片1373和拉把1374组成,所述隔板1371上下两侧插设于嵌板1372上,并且隔板1371上下两侧与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型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包括集水仓(1)、进液口(2)、底脚(3)、滤仓(4)、第一水泵(5)、DTRO膜反应器(6)、存储仓(7)、第二水泵(8)、栅格(9)、液体滤网(10)、砂滤网(11)和碳滤网(12),所述集水仓(1)顶面中部开设有进液口(2),所述集水仓(1)底侧四角焊接有底脚(3),所述集水仓(1)底端一体铸造有滤仓(4),所述滤仓(4)右侧底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5)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水泵(5)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方式与DTRO膜反应器(6)进行连通,所述DTRO膜反应器(6)右端连通设置在存储仓(7)上,所述存储仓(7)底端右部与通过管道连接方式与第二水泵(8)进行连通,所述集水仓(1)内侧顶端嵌入安装有栅格(9),所述滤仓(4)内部从上至下从上至下依次嵌入安装有液体滤网(10)、砂滤网(11)和碳滤网(1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机构(13),所述集水仓(1)前后两侧顶部焊接有清洁机构(13),所述清洁机构(13)由框体(131)、电机(132)、联轴器(133)、主动杆(134)、排废管(135)、PVC软带(136)、隔挡机构(137)、撑架(138)、转杆(139)、丝杆(1310)、横板(1311)和刷毛(1312)组成,所述电机(132)底端与框体(131)螺栓固定,并且电机(132)底端穿入框体(131)后通过联轴器(133)与主动杆(134)进行固定,所述框体(131)底部靠内端一体成型有向下延伸的排废管(135),所述排废管(135)底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PVC软带(136),所述隔挡机构(137)右端插设于框体(131)上,所述框体(131)内侧底端螺杆安装有间隔分布的两处撑架(138),所述转杆(139)左右两端转动安装于撑架(138)上,所述丝杆(1310)前端与转杆(139)相互啮合,所述横板(1311)左右两端与丝杆(1310)螺纹连接,所述刷毛(1312)顶端通过胶连接方式与横板(1311)进行固定,所述框体(131)靠内端垂直焊接于集水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型垃圾渗透液处理机构,包括集水仓(1)、进液口(2)、底脚(3)、滤仓(4)、第一水泵(5)、DTRO膜反应器(6)、存储仓(7)、第二水泵(8)、栅格(9)、液体滤网(10)、砂滤网(11)和碳滤网(12),所述集水仓(1)顶面中部开设有进液口(2),所述集水仓(1)底侧四角焊接有底脚(3),所述集水仓(1)底端一体铸造有滤仓(4),所述滤仓(4)右侧底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5)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水泵(5)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方式与DTRO膜反应器(6)进行连通,所述DTRO膜反应器(6)右端连通设置在存储仓(7)上,所述存储仓(7)底端右部与通过管道连接方式与第二水泵(8)进行连通,所述集水仓(1)内侧顶端嵌入安装有栅格(9),所述滤仓(4)内部从上至下从上至下依次嵌入安装有液体滤网(10)、砂滤网(11)和碳滤网(1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机构(13),所述集水仓(1)前后两侧顶部焊接有清洁机构(13),所述清洁机构(13)由框体(131)、电机(132)、联轴器(133)、主动杆(134)、排废管(135)、PVC软带(136)、隔挡机构(137)、撑架(138)、转杆(139)、丝杆(1310)、横板(1311)和刷毛(1312)组成,所述电机(132)底端与框体(131)螺栓固定,并且电机(132)底端穿入框体(131)后通过联轴器(133)与主动杆(134)进行固定,所述框体(131)底部靠内端一体成型有向下延伸的排废管(135),所述排废管(135)底端通过强力胶粘接有PVC软带(136),所述隔挡机构(137)右端插设于框体(131)上,所述框体(131)内侧底端螺杆安装有间隔分布的两处撑架(138),所述转杆(139)左右两端转动安装于撑架(138)上,所述丝杆(1310)前端与转杆(139)相互啮合,所述横板(1311)左右两端与丝杆(1310)螺纹连接,所述刷毛(1312)顶端通过胶连接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宏伟孙全婷戚志忠雷彪
申请(专利权)人:清源环境建设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