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24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壳体、混凝仓、沉淀仓、分离仓、进液管、输入泵、入液管、输送组件、梯架、MVR蒸发器、控制面板、控制键、电源线、电机、过滤网和曝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解决处理设备使用时较难对沉淀物进行排出,增加劳动时间,影响操作效率,通过在沉淀仓内设置了曝动机构,再通过气泵将风力通过软管输入至气管内,并使气管通过喷嘴对沉淀物进行曝气搅动,使其加快与清水的混合排出,达到加快沉淀物的排出速率,提高清洁效果和操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
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是通过混凝沉淀流程对浓液进行过滤后的固液分离,再通过离子交换工艺去除有害离子,并通过MVR蒸发技术去浓液进行蒸发分离,逐步有序的对浓液进行优化处理,使浓液满足排放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的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在进行沉淀排出作业时,通常在沉淀仓内添加清洁用水后,使沉淀物借助泵体的吸力进行排出,由于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后,沉淀物在堆积后较难与清洁用水混合并一齐排出,还常容易在仓底滞留过多残留,还需反复通过清水冲洗,导致处理设备使用时较难对沉淀物进行排出,增加劳动时间,影响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以解决处理设备使用时较难对沉淀物进行排出,增加劳动时间,影响操作效率,达到加快沉淀物的排出速率,提高清洁效果和操作效率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混凝仓、沉淀仓、分离仓、进液管、输入泵、入液管、输送组件、梯架、MVR蒸发器、控制面板、控制键、电源线、电机、过滤网和曝动机构,所述壳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混凝仓、沉淀仓和分离仓,所述混凝仓内壁连通固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底端连通设置于输入泵上,所述输入泵顶端连通设置有入液管,所述混凝仓、沉淀仓和分离仓相邻间通过输送组件相互连通,所述壳体后侧中部焊接有梯架,所述分离仓右端连通固定于MVR蒸发器上,所述控制面板后侧四角与壳体螺栓固定,并且控制面板前端和底端分别嵌入设置有控制键和电源线,所述电机底端与壳体螺栓固定,所述混凝仓内壁底端插设有过滤网,所述曝动机构底端与沉淀仓内壁顶端螺栓固定,所述曝动机构由气管、软管、气泵、喷嘴、主动齿圈、锥形齿、转杆、从动齿圈和驱动机构组成,所述气管顶侧中部通过软管设置于气泵上,所述气管底侧排列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喷嘴,所述主动齿圈内侧中心与气管进行焊接,并且主动齿圈左端与锥形齿相互啮合,所述锥形齿前侧中部焊接有转杆,所述气管外壁通过从动齿圈与驱动机构相互啮合,所述气管前后两端转动安装于沉淀仓内,所述气泵底端与沉淀仓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由护壳、主动齿、从动齿、扇形齿和条杆组成,所述主动齿后侧中部转动安装于护壳上,并且主动齿左右两部与从动齿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前侧中心处焊接有扇形齿,所述条杆前后两侧滑动安装于护壳上,所述护壳后侧底端与沉淀仓,所述主动齿后侧中部穿出护壳后固定安装于电机上,所述条杆左侧底端与从动齿圈相互啮合。进一步的,所述述气管和锥形齿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锥形齿管分别在转杆左右两部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所述转杆外侧转动安装于沉淀仓内壁后侧底端,并且转杆外侧轮廓呈圆柱状。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气管最大转动角度大小为度。进一步的,所述沉淀仓底端连通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输入泵、输送组件、电机和气泵通过控制键与电源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8由输送泵81和管道82组成,所述输送泵81靠外两端输送部连通设置有管道82,所述管道82外端分别连通安装于混凝仓2、沉淀仓3和分离仓4上。进一步的,所述护壳的材质为不锈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解决处理设备使用时较难对沉淀物进行排出,增加劳动时间,影响操作效率,通过在沉淀仓内设置了曝动机构,再通过气泵将风力通过软管输入至气管内,并使气管通过喷嘴对沉淀物进行曝气搅动,使其加快与清水的混合排出,达到加快沉淀物的排出速率,提高清洁效果和操作效率的效果,并且通过在气管上设置了驱动机构,再通过主动齿带动从动齿转动,使扇形齿转动后对条杆施力,令条杆对从动齿圈施力后带动气管转动,达到提高气管在仓底的风力曝动面积,进一步提高沉淀物混合排出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曝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气管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混凝仓-2、沉淀仓-3、分离仓-4、进液管-5、输入泵-6、入液管-7、输送组件-8、梯架-9、MVR蒸发器-10、控制面板-11、控制键-12、电源线-13、电机-14、过滤网-15、曝动机构-16、气管-161、软管-162、气泵-163、喷嘴-164、主动齿圈-165、锥形齿-166、转杆-167、从动齿圈-168、驱动机构-169、护壳-1691、主动齿-1692、从动齿-1693、扇形齿-1694、条杆-1695、输送泵-81、管道-82。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混凝仓2、沉淀仓3、分离仓4、进液管5、输入泵6、入液管7、输送组件8、梯架9、MVR蒸发器10、控制面板11、控制键12、电源线13、电机14、过滤网15和曝动机构16,壳体1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混凝仓2、沉淀仓3和分离仓4,混凝仓2内壁连通固定有进液管5,进液管5底端连通设置于输入泵6上,输入泵6顶端连通设置有入液管7,混凝仓2、沉淀仓3和分离仓4相邻间通过输送组件8相互连通,壳体1后侧中部焊接有梯架9,分离仓4右端连通固定于MVR蒸发器10上,控制面板11后侧四角与壳体1螺栓固定,并且控制面板11前端和底端分别嵌入设置有控制键12和电源线13,电机14底端与壳体1螺栓固定,混凝仓2内壁底端插设有过滤网15,曝动机构16底端与沉淀仓3内壁顶端螺栓固定,曝动机构16由气管161、软管162、气泵163、喷嘴164、主动齿圈165、锥形齿166、转杆167、从动齿圈168和驱动机构169组成,气管161顶侧中部通过软管162设置于气泵163上,气管161底侧排列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喷嘴164,主动齿圈165内侧中心与气管161进行焊接,并且主动齿圈165左端与锥形齿166相互啮合,锥形齿166前侧中部焊接有转杆167,气管161外壁通过从动齿圈168与驱动机构169相互啮合,气管161前后两端转动安装于沉淀仓3内,气泵163底端与沉淀仓3螺栓固定。其中,所述驱动机构169由护壳1691、主动齿1692、从动齿1693、扇形齿1694和条杆1695组成,所述主动齿1692后侧中部转动安装于护壳1691上,并且主动齿1692左右两部与从动齿1693相互啮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混凝仓(2)、沉淀仓(3)、分离仓(4)、进液管(5)、输入泵(6)、入液管(7)、输送组件(8)、梯架(9)、MVR蒸发器(10)、控制面板(11)、控制键(12)、电源线(13)、电机(14)和过滤网(15),所述壳体(1)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混凝仓(2)、沉淀仓(3)和分离仓(4),所述混凝仓(2)内壁连通固定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底端连通设置于输入泵(6)上,所述输入泵(6)顶端连通设置有入液管(7),所述混凝仓(2)、沉淀仓(3)和分离仓(4)相邻间通过输送组件(8)相互连通,所述壳体(1)后侧中部焊接有梯架(9),所述分离仓(4)右端连通固定于MVR蒸发器(10)上,所述控制面板(11)后侧四角与壳体(1)螺栓固定,并且控制面板(11)前端和底端分别嵌入设置有控制键(12)和电源线(13),所述电机(14)底端与壳体(1)螺栓固定,所述混凝仓(2)内壁底端插设有过滤网(15);/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动机构(16),所述曝动机构(16)底端与沉淀仓(3)内壁顶端螺栓固定,所述曝动机构(16)由气管(161)、软管(162)、气泵(163)、喷嘴(164)、主动齿圈(165)、锥形齿(166)、转杆(167)、从动齿圈(168)和驱动机构(169)组成,所述气管(161)顶侧中部通过软管(162)设置于气泵(163)上,所述气管(161)底侧排列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喷嘴(164),所述主动齿圈(165)内侧中心与气管(161)进行焊接,并且主动齿圈(165)左端与锥形齿(166)相互啮合,所述锥形齿(166)前侧中部焊接有转杆(167),所述气管(161)外壁通过从动齿圈(168)与驱动机构(169)相互啮合,所述气管(161)前后两端转动安装于沉淀仓(3)内,所述气泵(163)底端与沉淀仓(3)螺栓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混凝仓(2)、沉淀仓(3)、分离仓(4)、进液管(5)、输入泵(6)、入液管(7)、输送组件(8)、梯架(9)、MVR蒸发器(10)、控制面板(11)、控制键(12)、电源线(13)、电机(14)和过滤网(15),所述壳体(1)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混凝仓(2)、沉淀仓(3)和分离仓(4),所述混凝仓(2)内壁连通固定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底端连通设置于输入泵(6)上,所述输入泵(6)顶端连通设置有入液管(7),所述混凝仓(2)、沉淀仓(3)和分离仓(4)相邻间通过输送组件(8)相互连通,所述壳体(1)后侧中部焊接有梯架(9),所述分离仓(4)右端连通固定于MVR蒸发器(10)上,所述控制面板(11)后侧四角与壳体(1)螺栓固定,并且控制面板(11)前端和底端分别嵌入设置有控制键(12)和电源线(13),所述电机(14)底端与壳体(1)螺栓固定,所述混凝仓(2)内壁底端插设有过滤网(1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动机构(16),所述曝动机构(16)底端与沉淀仓(3)内壁顶端螺栓固定,所述曝动机构(16)由气管(161)、软管(162)、气泵(163)、喷嘴(164)、主动齿圈(165)、锥形齿(166)、转杆(167)、从动齿圈(168)和驱动机构(169)组成,所述气管(161)顶侧中部通过软管(162)设置于气泵(163)上,所述气管(161)底侧排列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喷嘴(164),所述主动齿圈(165)内侧中心与气管(161)进行焊接,并且主动齿圈(165)左端与锥形齿(166)相互啮合,所述锥形齿(166)前侧中部焊接有转杆(167),所述气管(161)外壁通过从动齿圈(168)与驱动机构(169)相互啮合,所述气管(161)前后两端转动安装于沉淀仓(3)内,所述气泵(163)底端与沉淀仓(3)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垃圾渗透液浓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69)由护壳(1691)、主动齿(1692)、从动齿(1693)、扇形齿(169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宏伟孙全婷戚志忠雷彪
申请(专利权)人:清源环境建设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