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24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包括处理池、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曝气盘、第一抽排泵、MBR膜组件、第二抽排泵、回流泵和格栅机构,处理池内腔中两相对内腔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格栅板替换为格栅机构,格栅机构主要是由过滤箱和驱动电机组成,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过滤箱外侧壁垂直固定连接,需要清理过滤箱时,只需要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过滤箱旋转,由于过滤箱内腔壁采用四棱柱型设计,这就使得过滤箱只需要旋转75°左右时,过滤箱内位于下方的内箱壁与地面倾角大于180°,从而实现过滤箱的倾倒,当过滤箱旋转90°时,方便快速将大颗粒物和悬浮物倾倒,提高过滤箱的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处理池,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属于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绝大多数采用一体化处理,这是因为一体化处理处理效率高维护成本小,但是目前的一体化处理只是简单的采用格栅板进行过滤,待处理的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颗粒物和悬浮物,格栅板虽然能有效的防止颗粒物和悬浮物进入调节池,但是这些颗粒物和悬浮物会迅速堵住格栅板的过滤孔,影响过滤效率,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但是目前的清理方式只是简单挖掘、掏污并不能快速有效充分的将格栅原件清理干净,对此需要设计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前的清理方式只是简单挖掘、掏污并不能快速有效充分的将格栅原件清理干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包括处理池、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曝气盘、第一抽排泵、MBR膜组件、第二抽排泵、回流泵和格栅机构,所述处理池内腔中两相对内腔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包括处理池(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曝气盘(4)、第一抽排泵(5)、MBR膜组件(6)、第二抽排泵(7)、回流泵(8)和格栅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腔中两相对内腔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规格一致分别与处理池(1)内腔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截面规格均与处理池(1)的截面规格一致,所述处理池(1)内腔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曝气盘(4),所述曝气盘(4)设置在处理池(1)一内腔壁和第一隔板(2)之间,所述第一隔板(2)靠近曝气盘(4)一侧的上顶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包括处理池(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曝气盘(4)、第一抽排泵(5)、MBR膜组件(6)、第二抽排泵(7)、回流泵(8)和格栅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腔中两相对内腔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规格一致分别与处理池(1)内腔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截面规格均与处理池(1)的截面规格一致,所述处理池(1)内腔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曝气盘(4),所述曝气盘(4)设置在处理池(1)一内腔壁和第一隔板(2)之间,所述第一隔板(2)靠近曝气盘(4)一侧的上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排泵(5),所述第一抽排泵(5)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隔板(2)伸入至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固定安装有MBR膜组件(6),所述第二隔板(3)靠近第一隔板(2)一侧的上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排泵(7),所述第二抽排泵(7)输出端贯穿第二隔板(3)伸入至第二隔板(3)与处理池(1)另一内腔壁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二隔板(3)远离第一隔板(2)一侧的下底不固定安装有回流泵(8),所述处理池(1)上方固定安装有格栅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一内腔壁下底部贯穿外壁嵌入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1),所述排泥管(11)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垂盈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屹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