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逸飞专利>正文

双头自动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505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头自动车床,涉及车床装置技术领域。该双头自动车床,包括床身,床身的顶部设置有顶座,顶座的底部位于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床身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延伸至床身内套设有第一同步带轮,床身内位于第一同步带轮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内转动设置有丝杠。该双头自动车床,由行星减速器驱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使得同步带带动第二同步带轮转动,进而使得丝杠发生旋转,对物体进行夹持、找正,易于使用,在对物体夹紧后自动停止,双头同时加工,能够对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加工,加工进度能够控制在0.02毫米内。

Double head automatic la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头自动车床
本技术涉及车床装置
,具体为双头自动车床。
技术介绍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双头车床是在机械制造和装配工厂中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车床之一,与传统车床的区别在于可同时对工件两边进行产品车削加工。但是,现有的双头车床,在使用的时,需要人工进行夹紧,无法自动找正,同时,对于不同形状的长筒子无法进行各种形状的加工,加工精度低,无法满足使用者对于双头车床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双头自动车床,由行星减速器驱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使得同步带带动第二同步带轮转动,进而使得丝杠发生旋转,对物体进行夹持、找正,能够对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加工,易于使用,加工进度能够控制在0.02毫米内。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双头自动车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的顶部设置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部位于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所述床身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行星减速器,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延伸至床身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头自动车床,包括床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的顶部设置有顶座(28),所述顶座(28)的底部位于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29),所述床身(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行星减速器(3),所述行星减速器(3)的输出端延伸至床身(1)内套设有第一同步带轮(2),所述床身(1)内位于第一同步带轮(2)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座(13)和第二支座(16),且第一支座(13)和第二支座(16)内转动设置有丝杠(4),所述丝杠(4)位于第一同步带轮(2)的上方通过花键(7)固定套设有第二同步带轮(9),所述第二同步带轮(9)与第一同步带轮(2)通过同步带(8)连接,所述丝杠(4)的外壁上套设...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头自动车床,包括床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的顶部设置有顶座(28),所述顶座(28)的底部位于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29),所述床身(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行星减速器(3),所述行星减速器(3)的输出端延伸至床身(1)内套设有第一同步带轮(2),所述床身(1)内位于第一同步带轮(2)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座(13)和第二支座(16),且第一支座(13)和第二支座(16)内转动设置有丝杠(4),所述丝杠(4)位于第一同步带轮(2)的上方通过花键(7)固定套设有第二同步带轮(9),所述第二同步带轮(9)与第一同步带轮(2)通过同步带(8)连接,所述丝杠(4)的外壁上套设有花键套(22),所述花键套(2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套(19),且固定套(19)通过螺栓与顶座(28)固定,所述丝杠(4)的外壁位于花键套(22)内套设有导向套,且导向套的外壁上位于花键套(22)内套设有T形套(20)和花键螺母(21),并且导向套的外侧位于T形套(20)和花键螺母(21)之间套设有碟形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自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靠近行星减速器(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盖(11),所述支撑盖(1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12),且支撑盖(11)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侧盖(10),并且侧盖(10)位于丝杠(4)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逸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