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养殖过程臭气废水共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11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过程臭气废水共处理装置,包括密闭式养殖房、吸氨井、芬顿氧化池、泔水池、二沉池和废水生化处理池,密闭式养殖房的输气管道经离心风机接吸氨井里的布气管,吸氨井的顶部出气口接芬顿氧化池,芬顿氧化池底部出水口一路经阀门、出水泵接泔水池,泔水池出水口经阀门、水泵接废水生化处理池,吸氨井底部出水口经阀门、水泵接废水生化处理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黑水虻养殖全过程无废气排放,臭气降解率高,处理成本低。

A CO treatment device for odor wastewater in the breeding process of black water f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养殖过程臭气废水共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资源再生领域,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喂养黑水虻过程产生的臭气和废水共处理装置,使养殖过程臭气降解率100%,实现黑水虻养殖过程产生的臭气达到零排放技术目标。
技术介绍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20.0%,我国生活垃圾产量位于世界之首。以广州为例,平均每天产生2800吨的餐厨垃圾,每年达到90万吨。2220年6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发布后,要求至2222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占比超2/3,目前通过养殖黑水虻方式处理餐厨垃圾正在成为环保领域的热点技术,但黑水虻养殖过程产生的臭气在其养殖区域大量富集并沿浓度梯度向周围空间扩散。臭气成分主要为无机分子NH3、H2S、有机分子CH3SH、一元胺(CH3NH2)、甲基吲哚(C8H5NHCH3)、二元胺类(NH2(CH2)4NH2)等。养殖业产生臭气已严重影响了周围居住环境质量,从我国环保发展趋势和对国际社会碳减排的承诺及经济发展战略观察,养殖业的臭气治理将是未来大气治理的一个重点领域。目前对黑水虻养殖过程产生的臭气还没有针对性的处理技术。为此,其臭气的处理已成为未来餐厨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瓶颈问题。目前针对臭气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焚烧法、传统生物法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植物液喷淋法、等离子体分解法、光催化氧化法等。焚烧法、等离子体分解法、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效率高,但设备投入大、运行成本高、维修复杂,而且最终仍然需要对处理后的气体进行15m高空排放。相比而言,生物处理法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低,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处理恶臭气体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水气接触时间难以控制,特别是一些不易溶于水的大分子臭气成分更难以被直接去除,使得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受限。因此,亟待开发新方法新模式以弥补上述技术缺陷。利用餐厨垃圾进行的养殖黑水虻过程,臭气主要来源以下几点:垃圾放置或发酵过程有机物腐败产生臭气;黑水虻代谢过程产生臭气;以及餐厨垃圾泔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时产生臭气,其中喂饲过程即养殖厂房内的臭气占比最大,是臭气处理的关键。但目前关于养殖过程臭气治理的技术非常缺乏,中国专利“一种生化废气除臭净化床及生物除臭方法(200910154353.6)”专利技术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对臭气处理技术,但废气恶臭物质去除率仅为85%,且需要多种类化学药剂配制营养液,使操作过程复杂。中国专利“一种芬顿氧化治理废气的装置”(201511014607.6)采用空气喷雾形式以逆向流程形式吸收废气,不利于控制废气在装置中停留时间,造成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并且目前的臭气处理工艺都有废气排放。本技术旨在协同废水处理设备解决臭气的处理问题,首先通过对养殖床加透光密封罩将臭气限定在最小的范围,极大提高臭气收集效率,最大限度减少换气次数和换气量,显著降低能耗。同时,本技术设计在密封罩内种植爬藤植物或草皮,起到吸收净化少量残余臭气和改善养殖环境的作用,相比传统大棚式养殖使养殖房臭度下降97%以上。另外,根据臭气性质特殊设计了氨吸收井极大降低处理成本,和设计芬顿氧化池11中文丘里管气水混合方式,使臭气被氧化降解的时间不受水气接触时间的限制,实现臭气物质降解率100%和废气零排放技术目标,以废治废,降低臭气处理成本4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过程臭气废水共处理装置,该装置可提高臭气物质降解率和实现废气零排放,降低处理成本。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黑水虻养殖过程臭气废水共处理装置,包括密闭式养殖房、吸氨井、芬顿氧化池、泔水池、二沉池和废水生化处理池,其中,吸氨井中部安装有填料层,上部安装有布水管,底部安装有布气管,布气管被卵石层覆盖,密闭式养殖房的输气管道经离心风机接吸氨井里的布气管,吸氨井的顶部出气口接芬顿氧化池,芬顿氧化池底部出水口一路经第一阀门、第一水泵接泔水池,另一路经循环泵接芬顿氧化池里的文丘里进水管,泔水池出水口经第二阀门、第二水泵接废水生化处理池,吸氨井底部出水口经第四阀门、第四水泵接废水生化处理池,废水生化处理池的出水口经第三阀门、第三水泵接二沉池,二沉池的出水接吸氨井里的布水管,废水生化处理池和泔水池的气体出口接芬顿氧化池。上述中,密闭养殖房的养殖床安装有气体收集罩,罩顶部有倒漏斗式吸风口接输气管道。上述中,气体收集罩采用透光材料制成。上述中,芬顿氧化池顶部设置过氧化氢加药管、铁盐加药管、加酸管,内部设置第一pH检测器。上述中,泔水池的出水口安装有加碱管和第二pH检测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对养殖床加箱式气体收集罩,将臭气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并且设计为透光材料制造,每隔40-50㎝有固定架,以供攀岩爬藤植物依附,极大提高臭气收集效率。由于根据黑水虻臭气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启动换气系统,则最大限度减少换气次数,降低能耗。由于辅助植物除去箱体内残留臭气,与没有种植植物相比,收集罩臭气降解率提高3%以上,植物光合作用又为黑水虻提供充足氧气,而且改善作业环境,该方式降低养殖房臭气浓度97%以上。2.根据养殖过程产生的臭气中氨气占比高的特点,本技术利用氨气易溶于水的特性,首先使用处理后废水将氨气、硫化氢气等小分子易溶于水和微溶于水的气体成分吸附出来,通过特殊的设计使氨去除率99%以上,再将废水回流到生化池,利用生化池微生物的硝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处理氨气、硫化氢气等小分子水溶性气体成分,可大大减少后续芬顿氧化池11的药剂用量,降低这类臭味物质的处理成本约30%以上,另一方面使其他臭味物质降解更加彻底。3.本技术协同废水处理设备将臭气处理和废水处理进行系统设计,将芬顿池氧化降解后的臭气随芬顿溶液先流到泔水池,再回流到废水生化处理池中,利用泔水调节反应后的芬顿溶液pH值可大大减少用碱量60%以上。同时由于有机臭气分子降解的终产物以CO2为主,回流到生化池后则极大地补充了硝化作用所需的无机碳源,促进了微生物对氨的转化和利用。另外,在对各项废水和臭气处理设施进行加盖密封后,通过输气管道排入芬顿氧化池中,由于利用其顶部产生负压的原理进行气水混合,使臭气被氧化降解的时间不受限制,并利于臭气的储存和氧化反应,达到无废气排放技术目标,和现行技术相比,以废治废使臭气处理总成本降低了40%以上。4.现行的臭气处理技术中,芬顿氧化法具有使臭气物质降解彻底、处理成本低、操作易于控制等特点,但目前使用空气喷雾式逆向流吸气方式进行气水混合,则造成反应器废气停留时间短,难以消除无效接触现象,使废气降解率的提高存在技术瓶颈,而且最后仍有部分废气排放。本技术对文丘里管气水混合方式的设计极大地提高臭气物质溶解速率和反应速率,提高恶臭物质处理的容积负荷,使反应器体积缩小2倍以上,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成本;而且通过反应器密闭设计,一方面更有利于形成负压,增大气体分子与芬顿反应液的接触动力,使臭气物质降解率达到100%;另一方面负压的作用下臭气自动被带入池中,无需或仅需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养殖过程臭气废水共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式养殖房、吸氨井、芬顿氧化池、泔水池、二沉池和废水生化处理池,其中,吸氨井中部安装有填料层,上部安装有布水管,底部安装有布气管,布气管被卵石层覆盖,密闭式养殖房的输气管道经离心风机接吸氨井里的布气管,吸氨井的顶部出气口接芬顿氧化池,芬顿氧化池底部出水口一路经第一阀门、第一水泵接泔水池,另一路经循环泵接芬顿氧化池里的文丘里进水管,泔水池出水口经第二阀门、第二水泵接废水生化处理池,吸氨井底部出水口经第四阀门、第四水泵接废水生化处理池,废水生化处理池的出水口经第三阀门、第三水泵接二沉池,二沉池的出水接吸氨井里的布水管,废水生化处理池和泔水池的气体出口接芬顿氧化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养殖过程臭气废水共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式养殖房、吸氨井、芬顿氧化池、泔水池、二沉池和废水生化处理池,其中,吸氨井中部安装有填料层,上部安装有布水管,底部安装有布气管,布气管被卵石层覆盖,密闭式养殖房的输气管道经离心风机接吸氨井里的布气管,吸氨井的顶部出气口接芬顿氧化池,芬顿氧化池底部出水口一路经第一阀门、第一水泵接泔水池,另一路经循环泵接芬顿氧化池里的文丘里进水管,泔水池出水口经第二阀门、第二水泵接废水生化处理池,吸氨井底部出水口经第四阀门、第四水泵接废水生化处理池,废水生化处理池的出水口经第三阀门、第三水泵接二沉池,二沉池的出水接吸氨井里的布水管,废水生化处理池和泔水池的气体出口接芬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梅杨春平练松标梁均生梁维波张家盛吴岚吴晓冰黄雅芸黄燕玲马寅滕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