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逃生装置及逃生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00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楼逃生装置及逃生系统,包括具有上入口和下出口的竖向筒状体,竖向筒状体的内壁在纵向上按预设高度间隔地布置有多层环形缓冲装置,环形缓冲装置以缓解人体下落的速度,并在竖向筒状体的中间形成一竖向逃生通道;每个环形缓冲装置包括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环形分布的多个缓冲单元,缓冲单元的外固定端固定在竖向筒状体的内壁上,同一水平位置上的多个缓冲单元的内自由端相互聚拢以形成构成竖向逃生通道的人体通孔;人体只要从竖向筒状体的上入口进入后,即刻与环形缓冲装置互相接触,组成环形缓冲装置的若干缓冲单元能够减缓人体下落的速度,使人体能够顺利、快速地通过竖向逃生通道,最终安全地从高楼逃生装置的下出口逃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楼逃生装置及逃生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里高楼建筑林立,当发生火灾时,人们希望能快速地从高楼中逃脱。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设计出各种逃生装置。如CN2728545Y的高楼逃生装置,其包括救生绳索、卷扬机、逃生器、救生挂具和缓冲器。如CN108273203A的可调节下落时速的高楼逃生设备,包括安全载人装置与下降控速装置,安全载人装置包括弧形底座,固定底座,安全座椅,安全带,支撑臂,下降控速装置与安全载人装置固定连接。上述逃生设备,操作上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对逃生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老弱妇幼相对不便。如CN108159588A的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机构、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装置以及用于连接地面与高楼的可伸缩的通道布桶: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在高楼上的安装主体,通道布桶包括可伸缩的布桶本体,固定装置包括预先通过地桩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地桩机构。该高楼逃生装置,倾斜设备,安装难度较高且会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占地面积小、对逃生人员的逃生技能要求低的新型高楼逃生装置,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具有该逃生装置的逃生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入口和下出口的竖向筒状体,所述的竖向筒状体的内壁在纵向上按预设高度间隔地布置有多层环形缓冲装置,所述的环形缓冲装置以缓解人体下落的速度,并在竖向筒状体的中间形成一竖向逃生通道;每个环形缓冲装置包括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环形分布的多个缓冲单元,所述的缓冲单元的外固定端固定在竖向筒状体的内壁上,同一水平位置上的多个缓冲单元的内自由端相互聚拢以形成构成所述的竖向逃生通道的人体通孔。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两层环形缓冲装置的高度差范围为0.5-10米,该高度差可根据竖向筒状体的高度及与上入口的高度差进行调整。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竖向筒状体的底部设置缓冲垫。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竖向逃生通道的口径为30-50厘米。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缓冲单元为对人体具有缓冲的弹性体。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弹性体为固定在内壁上的海绵体或泡沫体或橡胶体。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体上配置有一弹性缓冲机构,该弹性缓冲机构以使弹性体受到人体作用时能在竖向筒状体的内壁作弹性向下摆动。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弹性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架和两端联接在固定架上的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联接有扭力组件,转动旋转轴以使所述的扭力组件发生弹性形变,以对所述的旋转轴施加一个往回转动至初始位置的作用力。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弹性体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旋转轴上的缓冲杆和沿缓冲杆长度方向延伸并包裹住缓冲杆的弹性塑胶,所述的弹性塑胶上密集地分布有塑胶缓冲触条以增大与逃生者之间的缓冲接触面。逃生系统,包括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及竖向筒状体外部的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与高楼建筑的外墙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在实际逃生时,人体只要从竖向筒状体的上入口进入后,即刻与纵向分布的多层环形缓冲装置互相接触,组成环形缓冲装置的若干缓冲单元能够减缓人体下落的速度,使人体能够顺利、快速地通过竖向逃生通道,最终安全地从高楼逃生装置的下出口逃出。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高楼逃生装置安装在高楼建筑上的示意图;图2为高楼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高楼逃生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高楼逃生装置的横向剖视图;图5为缓冲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弹性体与弹性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弹性体与弹性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弹性体与弹性缓冲机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城市里高楼建筑林立,当发生火灾时,人们希望能快速地从高楼中逃脱。具体而言,与高楼建筑相互匹配的逃生系统,包括高楼逃生装置100及竖向筒状体外部的安装架,安装架与高楼建筑F的外墙固定,安装架与外墙之间的固定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安装架和固定方式,此不赘述。本实施例主要对高楼逃生装置100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如下:如图1至图3所示,高楼逃生装置100,包括具有上入口101和下出口102的竖向筒状体10,竖向筒状体10的内壁在纵向上按预设高度间隔地布置有多层环形缓冲装置20,环形缓冲装置20以减缓人体下落的速度,并在竖向筒状体10的中间形成一竖向逃生通道H;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环形缓冲装置20包括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环形分布的多个缓冲单元30,缓冲单元30的外固定端固定在竖向筒状体10的内壁上,同一水平位置上的多个缓冲单元30的内自由端a相互聚拢以形成构成竖向逃生通道H的人体通孔h。在实际逃生时,人体只要从竖向筒状体10的上入口101进入后,即刻与纵向分布的多层环形缓冲装置20互相接触,组成环形缓冲装置20的若干缓冲单元30能够减缓人体下落的速度,使人体能够顺利、快速地通过竖向逃生通道H,最终安全地从高楼逃生装置100的下出口102逃出。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竖向筒状体10优选为可折叠式伸缩,以便于用户在不使用时收纳放置。竖向筒状体10可以由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两层环形缓冲装置20的高度差范围为0.5-10米,该高度差可根据竖向筒状体10的高度及与上入口101的高度差进行调整。具体而言,当人体逃生从上入口101进入竖向逃生通道H后,下落速度会逐渐增大,因此越往下竖向筒状体10内布置的两层环形缓冲装置20的高度差逐渐缩小,以适应人体逐渐增大的下落速度达到提高缓冲效果的作用。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人员逃生下落至地面时的缓冲效果,优选在竖向筒状体10的底部设置缓冲垫,该缓冲垫可以选择充气垫103,充气垫103的充气程度可以根据实际楼高进行设计。优选地,竖向逃生通道H的口径为30-50厘米。竖向逃生通道H的口径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在人体进入后缓冲单元30与人体发生挤压和碰撞为好。当该竖向逃生通道H的口径过大时,人体进入后不能充分地与缓冲单元30接触,会减弱缓冲效果,甚至在逃生过程中带来安全隐患;但竖向逃生通道H的口径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导致逃生者不能快速、顺利地逃生。如图5至图8所示,缓冲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入口和下出口的竖向筒状体,所述的竖向筒状体的内壁在纵向上按预设高度间隔地布置有多层环形缓冲装置,所述的环形缓冲装置以缓解人体下落的速度,并在竖向筒状体的中间形成一竖向逃生通道;/n每个环形缓冲装置包括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环形分布的多个缓冲单元,所述的缓冲单元的外固定端固定在竖向筒状体的内壁上,同一水平位置上的多个缓冲单元的内自由端相互聚拢以形成构成所述的竖向逃生通道的人体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入口和下出口的竖向筒状体,所述的竖向筒状体的内壁在纵向上按预设高度间隔地布置有多层环形缓冲装置,所述的环形缓冲装置以缓解人体下落的速度,并在竖向筒状体的中间形成一竖向逃生通道;
每个环形缓冲装置包括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且环形分布的多个缓冲单元,所述的缓冲单元的外固定端固定在竖向筒状体的内壁上,同一水平位置上的多个缓冲单元的内自由端相互聚拢以形成构成所述的竖向逃生通道的人体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层环形缓冲装置的高度差范围为0.5-10米,该高度差可根据竖向筒状体的高度及与上入口的高度差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筒状体的底部设置缓冲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逃生通道的口径为30-5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单元为对人体具有缓冲的弹性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合力伟业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