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科用洗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96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9
一种鼻科用洗鼻装置,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在所述储液瓶上部设有上盖,在所述上盖上表面上设有上端为封口结构的冲洗管,在所述冲洗管上端设有数个冲洗孔,在所述冲洗管下部设有折角,在所述冲洗管上部套接有隔挡板,在所述隔挡板上设有相邻的冲洗口和排液口,在所述排液口下部设有软管,在所述储液瓶底部设有集液槽,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相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实现对鼻腔的有效保护冲洗,大大减轻冲洗过程中对鼻腔造成的不适,而且还保证在冲洗过程中对鼻腔进行隔挡引流,有效保障冲洗液以及冲洗后的废液不会滴洒污染患者衣物或地面,大大方便了冲洗后的清洁护理操作。

A nasal washing device for rhi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科用洗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鼻科用洗鼻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呼吸通道的起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由外鼻、鼻腔及鼻旁窦三部分组成,由鼻骨、鼻软骨、鼻肌及被覆皮肤而成,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有鼻孔与外界相通,后连通于鼻咽部,一些鼻部疾病需要通过吸鼻器进行冲洗鼻腔来进行治疗,现如今在对鼻腔冲洗时是将冲洗管探入鼻腔内进行冲洗,然而在冲洗过程中需要患者手持冲洗管前端,长时间把持很容易出现晃动从而造成冲洗管对鼻腔内壁造成损伤,另外,在冲洗过程中冲洗液以及冲洗后的废液会从鼻孔流出,由于没有相应的收集隔挡机构,冲洗液以及冲洗后的废液往往会流洒至患者衣物或地面上造成污染,给鼻腔的冲洗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鼻科用洗鼻装置,通过本技术,不仅可实现对鼻腔的有效保护冲洗,大大减轻冲洗过程中对鼻腔造成的不适,而且还保证在冲洗过程中对鼻腔进行隔挡引流,有效保障冲洗液以及冲洗后的废液不会滴洒污染患者衣物或地面,大大方便了冲洗后的清洁护理操作。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鼻科用洗鼻装置,包括冲洗管、上盖和储液瓶,在所述储液瓶上部设有上盖,在所述上盖上表面上设有上端为封口结构的冲洗管,在所述冲洗管上端设有数个冲洗孔,在所述冲洗管下部设有折角,在所述冲洗管上部套接有隔挡板,在所述隔挡板上设有相邻的冲洗口和排液口,所述隔挡板通过冲洗口套接在冲洗管上部,在所述冲洗口上部设有柱状结构的密封胶环,在所述排液口上部设有撑口引流环,在所述排液口下部设有软管,在所述储液瓶底部设有集液槽,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相连接。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所述冲洗管上端的冲洗孔由数个顶部喷口和数个侧喷孔组成,在所述冲洗管上端外侧壁上设有数组呈环状排列的侧喷孔,在所述冲洗管上端顶部设有数个顶部喷口。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在所述冲洗口内侧壁上设有凸起卡楞,在所述冲洗管上部间隔有序设有数个环形卡槽。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在所述撑口引流环上部设有缩口环,所述撑口引流环与缩口环之间通过数个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在所述排液口下部外侧设有与所述软管相适配的环形插槽。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在所述储液瓶上部设有缩径环口,在所述缩径环口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A,在所述上盖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A,所述上盖与所述储液瓶上部的缩径环口螺纹连接。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在所述储液瓶底部设有缩径环,在所述缩径环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B,在所述集液槽内侧壁上部设有内螺纹B,所述集液槽与所述储液瓶底部的缩径环螺纹连接。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所述的储液瓶的侧壁为软性塑料材质。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所述的集液槽为硬性塑料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鼻科用洗鼻装置,通过在封口结构的冲洗管上端设置冲洗孔,不仅使得冲洗液能够有效的对鼻腔进行全方位的冲洗,而且大大减轻了冲洗液的冲击力度。通过设置隔挡板,可实现对鼻孔进行隔挡,有效避免冲洗液经由鼻孔滴洒至衣物或地面上造成污染。通过设置冲洗口和密封胶环,不仅可实现对要冲洗的鼻腔进行密封隔挡,避免冲洗鼻腔内的冲洗液滴洒,而且还可实现对冲洗管的限位保护。通过设置凸起卡楞和环形卡槽,不仅可实现冲洗管与冲洗口的限位卡接,而且还可根据需要调节冲洗管探出的长度,从而实现对探入鼻腔内的冲洗管的长度调控。通过设置集液口和撑口引流环,可使得未冲洗的鼻腔能够有效对准集液口,实现对废液的收集。通过设置软管和集液槽,可实现对冲洗后的废液进行集中回收,有效避免了废液污染。通过设置折角,可使得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方便抓握储液瓶,为鼻腔冲洗提供了极大便利。本技术不仅可实现对鼻腔的有效保护冲洗,大大减轻冲洗过程中对鼻腔造成的不适,而且还保证在冲洗过程中对鼻腔进行隔挡引流,有效保障冲洗液以及冲洗后的废液不会滴洒污染患者衣物或地面,大大方便了冲洗后的清洁护理操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鼻腔的冲洗提供了有力帮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隔挡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洗鼻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储液瓶结构示意图。图中:1.冲洗孔,2.密封胶环,3.缩口环,4.弧形杆,5.撑口引流环,6.隔挡板,7.软管,8.冲洗管,9.储液瓶,10.集液槽,11.排液口,12.环形插槽,13.冲洗口,14.凸起卡楞,15.顶部喷孔,16.侧喷孔,17.环形卡槽,18.折角,19.上盖,20.内螺纹A,21.缩径环口,22.外螺纹A,23.缩径环,24.外螺纹B,25.内螺纹B。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结合附图1~4所给出的鼻科用洗鼻装置,在所述储液瓶9上部设有缩径环口21,在所述缩径环口21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A22,在所述上盖19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A20,所述上盖19与所述储液瓶9上部的缩径环口21螺纹连接,在在所述上盖19上表面上设有上端为封口结构的冲洗管8,在所述冲洗管8上端设有数个冲洗孔1,所述冲洗管8上端的冲洗孔1由数个顶部喷口15和数个侧喷孔16组成,在所述冲洗管8上端外侧壁上设有数组呈环状排列的侧喷孔16,在所述冲洗管8上端顶部设有数个顶部喷口15,在所述冲洗管8下部设有折角18,在所述冲洗管8上部套接有隔挡板6,在所述隔挡板6上设有相邻的冲洗口13和排液口11,所述隔挡板6通过冲洗口13套接在冲洗管8上部,在所述冲洗口13上部设有柱状结构的密封胶环2,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冲洗管8能够有效与冲洗口13进行限位卡接,在所述冲洗口13内侧壁上设有凸起卡楞14,在所述冲洗管8上部间隔有序设有数个环形卡槽17,在所述排液口11上部设有撑口引流环5,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撑口引流环5能够方便准确的对未冲洗的鼻腔进行扩撑,在所述撑口引流环5上部设有缩口环3,所述撑口引流环5与缩口环3之间通过数个弧形杆4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液口11下部外侧设有与所述软管7相适配的环形插槽12,在所述排液口11下部设有与环形插槽12插接固定的软管7,在所述储液瓶9底部设有缩径环23,在所述缩径环23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B24,在所述集液槽10内侧壁上部设有内螺纹B25,所述集液槽10与所述储液瓶9底部的缩径环23螺纹连接,所述软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10相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患者施力挤压储液瓶9实现冲洗液的挤出冲洗,所述的储液瓶9的侧壁为软性塑料材质,为了避免施力过程中对集液槽10造成挤压,所述的集液槽10为硬性塑料材质。实施本技术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在进行鼻腔冲洗过程中,患者先将冲洗管8穿过隔挡板6上的冲洗口13,通过冲洗口13内侧壁的凸起卡楞14和冲洗管8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科用洗鼻装置,包括冲洗管(8)、上盖(19)和储液瓶(9),其特征是:在所述储液瓶(9)上部设有上盖(19),在所述上盖(19)上表面上设有上端为封口结构的冲洗管(8),在所述冲洗管(8)上端设有数个冲洗孔(1),在所述冲洗管(8)下部设有折角(18),在所述冲洗管(8)上部套接有隔挡板(6),在所述隔挡板(6)上设有相邻的冲洗口(13)和排液口(11),所述隔挡板(6)通过冲洗口(13)套接在冲洗管(8)上部,在所述冲洗口(13)上部设有柱状结构的密封胶环(2),在所述排液口(11)上部设有撑口引流环(5),在所述排液口(11)下部设有软管(7),在所述储液瓶(9)底部设有集液槽(10),所述软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10)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科用洗鼻装置,包括冲洗管(8)、上盖(19)和储液瓶(9),其特征是:在所述储液瓶(9)上部设有上盖(19),在所述上盖(19)上表面上设有上端为封口结构的冲洗管(8),在所述冲洗管(8)上端设有数个冲洗孔(1),在所述冲洗管(8)下部设有折角(18),在所述冲洗管(8)上部套接有隔挡板(6),在所述隔挡板(6)上设有相邻的冲洗口(13)和排液口(11),所述隔挡板(6)通过冲洗口(13)套接在冲洗管(8)上部,在所述冲洗口(13)上部设有柱状结构的密封胶环(2),在所述排液口(11)上部设有撑口引流环(5),在所述排液口(11)下部设有软管(7),在所述储液瓶(9)底部设有集液槽(10),所述软管(7)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1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冲洗管(8)上端的冲洗孔(1)由数个顶部喷口(15)和数个侧喷孔(16)组成,在所述冲洗管(8)上端外侧壁上设有数组呈环状排列的侧喷孔(16),在所述冲洗管(8)上端顶部设有数个顶部喷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科用洗鼻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冲洗口(13)内侧壁上设有凸起卡楞(14),在所述冲洗管(8)上部间隔有序设有数个环形卡槽(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