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髌骨爪的固定座及髌骨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91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髌骨爪的固定座及髌骨爪,髌骨爪包括固定座和两对弯爪,两对弯爪分别铰接在位于沉头通孔内的两颗螺栓上,弯爪的铰接端位于水平槽内,螺栓穿过沉头通孔,竖直槽内滑动安装有与其竖直内壁贴合的螺母,螺母拧在螺栓上,弯爪上设置有呈“7”型的缺口,两根圆柱分别卡在两对弯爪的缺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动螺栓在方形块内滑动,令弯爪伸出或者缩入方形块,而圆柱卡在弯爪上的缺口内,在弯爪伸缩的同时,调节了同一对上的弯爪的张开角度,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髌骨。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xed base of patella claw and a patella cla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髌骨爪的固定座及髌骨爪
本技术涉及骨科内置物制备
,特别是一种髌骨爪的固定座及髌骨爪。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髌骨骨折越来越多。传统治疗髌骨骨折主要有如下几种:1、钢丝环扎,该方式固定效果差,骨折前方易分离,不太适合生物力学原理,术后常规需要石膏外固定,不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2、钢丝内固定,将整复后的髌骨纵向或横向钻孔后,医用不锈钢丝穿入拧紧,将骨折的髌骨对合固定,该方法常出现钢丝折断,导致二次手术,术后常规需要石膏外辅助固定;3、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简称张力带,对合骨折的髌骨后,纵行穿入两根克氏针于髌骨骨体中,裸露部在髌骨上、下极,并以此为固定力点,用钢丝拧紧,该方法操作复杂,对合精度不高,克氏针常出现滑动或刺出皮肤,不利于术后的功能锻炼;4、使用髌骨爪。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髌骨爪为用昂贵的记忆合金制成的一体式的整体结构,靠记忆合金来实现变形调整,但是其整体大小尺寸固定,对不同大小的髌骨进行治疗时,无法很好的抓合髌骨,从而出现中空,不但影响固定效果,而且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髌骨爪的固定座及髌骨爪,以解决现有髌骨爪固定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髌骨爪的固定座,包括方形块,由水平槽和竖直槽组成的T型槽沿所述方形块的长方向贯穿所述方形块,圆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水平槽远离所述竖直槽的内壁上,所述圆柱延伸至所述水平槽与所述竖直槽的连接处,所述圆柱为两根,且分别位于所述T型槽的两端,所述方形块沿所述圆柱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水平槽位于所述竖直槽与所述沉头通孔之间,所述沉头通孔的端部为长圆形孔。一种髌骨爪,包括固定座和两对弯爪,两对所述弯爪分别铰接在位于所述沉头通孔内的两颗螺栓上,所述弯爪的铰接端位于所述水平槽内,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头通孔,所述竖直槽内滑动安装有与其竖直内壁贴合的螺母,所述螺母拧在所述螺栓上,所述弯爪上设置有呈“7”型的缺口,两根所述圆柱分别卡在两对所述弯爪的所述缺口内。优选地,所述弯爪的弯曲段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弯爪的弯曲段的外凸面上,位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钢丝将两对所述弯爪捆紧。优选地,每个所述弯爪上的所述限位槽为多个,且均布在所述弯爪的弯曲段。优选地,所述弯爪的弯曲段上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位于所述弯爪的弯曲段的内凹面上。优选地,每个所述弯爪上的所述防滑槽为多个,且均布在所述弯爪的弯曲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推动螺栓在方形块内滑动,令弯爪伸出或者缩入方形块,而圆柱卡在弯爪上的缺口内,在弯爪伸缩的同时,调节了同一对上的弯爪的张开角度,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髌骨。附图说明图1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髌骨爪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C-C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方形块,2-水平槽,3-竖直槽,4-圆柱,5-沉头通孔,6-弯爪,7-螺栓,8-螺母,9-缺口,10-限位槽,11-钢丝,12-防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6所示,一种髌骨爪,包括方形块1状的固定座,由水平槽2和竖直槽3组成的T型槽沿方形块1的长方向贯穿方形块1,圆柱4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槽2远离竖直槽3的内壁上,圆柱4延伸至水平槽2与竖直槽3的连接处,圆柱4为两根,且分别位于T型槽的两端,方形块1沿圆柱4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沉头通孔5,水平槽2位于竖直槽3与沉头通孔5之间,沉头通孔5的端部为长圆形孔,两对弯爪6分别铰接在位于沉头通孔5内的两颗螺栓7上,弯爪6的铰接端位于水平槽2内,螺栓7穿过沉头通孔5,竖直槽3内滑动安装有与其竖直内壁贴合的螺母8,螺母8拧在螺栓7上,弯爪6上设置有呈“7”型的缺口9,两根圆柱4分别卡在两对弯爪6的缺口9内,弯爪6包括弯曲段和直线段,直线段上开设有通孔,先将两对弯爪6的直线段分别插入水平槽2的两端,然后两颗螺栓7分别穿过两对弯爪6的通孔,将弯爪6铰接在螺栓7上,弯爪6的缺口9位于铰接的弯爪6的内侧,而铰接的弯爪6的外侧则与水平槽2的内壁贴合,在锁紧弯爪6后防止其受力后张开的角度发生变化,令其固定更加牢固,而拧在螺栓7上的螺母8其与竖直槽3的内壁贴合,在拧动螺栓7时,螺母8沿螺栓7的轴心线移动而不发生相对转动,当螺母8与弯爪6的直线段贴合后继续拧动螺母8,直至螺栓7抵紧在竖直槽3后,弯爪6被锁死,当髌骨大小发生变化时,拧松螺栓7将弯爪6推入或者推出水平槽2,在圆柱4与“7”型缺口9的配合下,成对的弯爪6之间相互张开或者闭合,在调节弯爪6的伸出长度的同时调节其角度张开的大小,调节方便安装牢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弯爪6的弯曲段上设置有限位槽10,限位槽10位于弯爪6的弯曲段的外凸面上,位于限位槽10内的钢丝11将两对弯爪6捆紧,髌骨碎裂为多块时,通过捆扎在弯爪6上的钢丝11将其固定,避免了弯爪6固定碎裂的髌骨块数有限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每个弯爪6上的限位槽10为多个,且均布在弯爪6的弯曲段,多层钢丝11进行固定,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弯爪6的弯曲段上设置有防滑槽12,防滑槽12位于弯爪6的弯曲段的内凹面上,避免了弯爪6在固定过程中出现滑移,影响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每个弯爪6上的防滑槽12为多个,且均布在弯爪6的弯曲段,多个防滑槽12其防滑效果更好。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髌骨爪的固定座,包括方形块,由水平槽和竖直槽组成的T型槽沿所述方形块的长方向贯穿所述方形块,其特征在于:圆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水平槽远离所述竖直槽的内壁上,所述圆柱延伸至所述水平槽与所述竖直槽的连接处,所述圆柱为两根,且分别位于所述T型槽的两端,所述方形块沿所述圆柱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水平槽位于所述竖直槽与所述沉头通孔之间,所述沉头通孔的端部为长圆形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髌骨爪的固定座,包括方形块,由水平槽和竖直槽组成的T型槽沿所述方形块的长方向贯穿所述方形块,其特征在于:圆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水平槽远离所述竖直槽的内壁上,所述圆柱延伸至所述水平槽与所述竖直槽的连接处,所述圆柱为两根,且分别位于所述T型槽的两端,所述方形块沿所述圆柱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水平槽位于所述竖直槽与所述沉头通孔之间,所述沉头通孔的端部为长圆形孔。


2.一种髌骨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座和两对弯爪,两对所述弯爪分别铰接在位于所述沉头通孔内的两颗螺栓上,所述弯爪的铰接端位于所述水平槽内,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沉头通孔,所述竖直槽内滑动安装有与其竖直内壁贴合的螺母,所述螺母拧在所述螺栓上,所述弯爪上设置有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合新郝攀峰宋小飞宋小花闫小明宋宣众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新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