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的骶二用大偏角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91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骶二用大偏角螺钉,属于脊柱矫形医用器具领域领域,包括螺钉座和螺钉本体,螺钉本体包括螺钉帽和与螺钉帽连接的螺杆,螺杆上螺旋缠绕有螺纹,螺钉座上设置有U型槽,螺钉座的底部设置有通孔,螺钉本体从通孔中伸出,螺钉帽设置在螺钉座内,螺钉帽的外周形状与通孔的内壁形状相互补,且螺钉座与螺钉本体共轴设置,螺钉座侧面设置有便于固定棒插入的连接孔,螺钉座与螺杆之间摆动所成角度分别为0°‑70°之间和0°‑25°。由于现有螺钉安装于骶二后螺钉座与钛棒连接困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螺钉设计的摆动范围能够满足置棒需求,同时也不易与骶二之间产生松动的现象,从而使得螺钉的整体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可调的骶二用大偏角螺钉
本技术涉及脊柱矫形医用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骶二用大偏角螺钉。
技术介绍
自人类有史记载以来,″骨折”这个词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而人体骨骼存在″破骨-成骨”的功能,骨折具有自愈倾向。骨折的自然愈合过程大致经血肿机化期(2周)、骨痂形成期(1-2月)、骨重塑期(2月-2年)。现今,借助内固定材料的″切开内固定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创伤骨科(粉碎性或开放性等严重骨折)、脊柱外科(滑脱、侧弯、结核、肿瘤、严重退变性疾病等)、关节外科(关节置换等)、颅颌面外科(义齿植入等)以及兽医等领域,有效维持了骨折的稳定性,促使骨折愈合过程安全度过″骨痂形成期”进入″骨重塑期”,可显著减少骨折不愈合、义齿不稳定等并发症。另外,待骨折度过″骨痂形成期”后,内固定材料即完成了其作用,一般在后期均需拆除,以防止因其存在″应力遮挡”作用而阻碍骨折后期的进一步重塑。随着内固定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在脊柱手术中,目前常见的几种内固定材料(螺钉)形式有单轴式螺钉和多轴式螺钉,其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现有的医用螺钉由于角度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的骶二用大偏角螺钉,包括螺钉座(1)和螺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本体包括螺钉帽(2)和与所述螺钉帽(2)连接的螺杆(3),所述螺杆(3)上螺旋缠绕有螺纹,所述螺钉座(1)上设置有U型槽(7),所述螺钉座(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螺钉本体从所述通孔中伸出,所述螺钉帽(2)设置在所述螺钉座(1)内,所述螺钉帽(2)的外周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形状相互补,且所述螺钉座(1)与所述螺钉本体共轴设置,所述螺钉座(1)侧面设置有便于固定棒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螺钉座(1)与所述螺杆(3)之间摆动所成角度分别为0°-70°之间和0°-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的骶二用大偏角螺钉,包括螺钉座(1)和螺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本体包括螺钉帽(2)和与所述螺钉帽(2)连接的螺杆(3),所述螺杆(3)上螺旋缠绕有螺纹,所述螺钉座(1)上设置有U型槽(7),所述螺钉座(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螺钉本体从所述通孔中伸出,所述螺钉帽(2)设置在所述螺钉座(1)内,所述螺钉帽(2)的外周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形状相互补,且所述螺钉座(1)与所述螺钉本体共轴设置,所述螺钉座(1)侧面设置有便于固定棒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螺钉座(1)与所述螺杆(3)之间摆动所成角度分别为0°-70°之间和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的骶二用大偏角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帽(2)、螺杆(3)和螺钉座(1)外表面均设置有消炎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的骶二用大偏角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上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瑞马骁周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