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315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生动物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位于相机附近的多种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数据确定是否触发所述相机进行图像序列的采集;其中,所述多种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包括红外数据、声音强度数据和环境数据中的至少两种数据;获取所述相机所采集的图像序列,在所述图像序列中选择包含动物且非冗余的图像;将所选择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野生动物的监测效率,减少传输时间,降低系统功耗,同时减少服务器系统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生动物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行为监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针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针对野外陆生脊椎动物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野外陆生脊椎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全球及区域性气候变化、栖息地占用及破碎化等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如何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掌握野生陆生脊椎动物的数量和行为节律等信息(即监测野生动物),已成为目前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难度极大的一环。要监测野生动物,目前常用的方式是给野生动物佩戴定位装置,根据定位装置返回的数据对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跟踪。然而这种监测方式具有以下局限性:首先,受大小、形状等因素的限制,定位装置通常只能佩戴在个体较大并且易于捕捉的野生动物身上,通用性不强;其次,野生动物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佩戴定位装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野生动物的行为节律;再次,外置的定位装置还存在容易损坏、丢失、难以回收利用等问题。面对上述定位装置存在的问题,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红外技术应用到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监测中,例如将红外传感器与相机结合到一起,通过红外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生动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位于相机附近的多种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数据确定是否触发所述相机进行图像序列的采集;其中,所述多种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包括红外数据、声音强度数据和环境数据中的至少两种数据;/n获取所述相机所采集的图像序列,在所述图像序列中选择包含动物且非冗余的图像;/n将所选择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30 CN 20191046350731.一种野生动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位于相机附近的多种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数据确定是否触发所述相机进行图像序列的采集;其中,所述多种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包括红外数据、声音强度数据和环境数据中的至少两种数据;
获取所述相机所采集的图像序列,在所述图像序列中选择包含动物且非冗余的图像;
将所选择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序列包括至少三幅图像,以及在所述图像序列中选择包含动物且非冗余的图像包括:
将所述图像序列中的每三幅连续图像作为一组,得到一个或多个组;
从每个组的三幅连续图像中提取轮廓图像并且从所述轮廓图像中提取轮廓特征,根据所述轮廓特征识别动物种类,若识别出动物种类则从该组中选择图像;其中,所述轮廓图像是将该组的第一幅与第二幅灰度图像的差分图像、第二幅与第三幅灰度图像的差分图像以及第一幅灰度图像与背景灰度图像的差分图像进行相与运算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每个组的三幅连续图像中提取轮廓图像并且从所述轮廓图像中提取轮廓特征包括对于每个组,执行以下步骤:
a)将该组的三幅连续图像转换为三幅连续的灰度图像;
b)根据下式获得该组的轮廓图像:












M(x,y)=D1(x,y)×D2(x,y)
其中,x、y表示像素坐标;M(x,y)表示该组的轮廓图像;Fn(x,y)、Fn+1(x,y)、Fn+2(x,y)分别表示该组的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灰度图像;dn,n+1(x,y)表示该组的第一幅与第二幅灰度图像的差分图像;dn+1,n+2(x,y)表示该组的第二幅与第三幅灰度图像的差分图像;Bk(x,y)表示背景灰度图像;T1表示预定的连续图像差分阈值;T2表示预定的背景阈值;D1表示运动图像的差分结果,D2表示含有动物图像与背景图像的差分结果。
c)对获得的所述轮廓图像进行平滑滤波处理,获得轮廓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轮廓特征识别动物种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慧捷杨秦敏李浩亮曹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