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多通道高频雷达接收机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309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通道高频雷达接收机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采用带通采样的方式对中频信号进行采样,对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正交分解,采用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正交变换的方法得到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其特征在于:对正交分解后的I路和Q路信号数据分别进行分组抽取,并将每组的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分别作为该组的复数信号的实数分量和虚数分量,进行该组的复数FFT运算,将每组的FFT的运算结果乘上一个相移因子e↑[-j*w(k)]进行累加,从而得到距离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分组抽取及FFT相位补偿累加的思想,取代了传统的抗混叠滤波抽取方法,由于对采样数据没有进行滤波,因此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回波信息,同时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雷达接收机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多通道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
技术介绍
高频地波雷达(HFSWR)在海洋探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高频雷达的数字接收机中为了解决因为较高的模数转换速率导致的大数据量从而影响后续数据处理的速度,作为信号处理常用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说,较大的输入数据量会导致较低的运算效率,因此往往采用数字下变频的方法来降低数据率,在传统的高频雷达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往往采用的方案是对采样后的数据进行正交分解后,采用了“抗混叠滤波抽取”的数字下变频的方法,然后再对抽取后的数据进行FFT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当抽取因子n较大的时候,抗混叠滤波器的阶数N较高,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运行的效率;而且由于抽取前对信号进行了抗混叠滤波,导致了抽取后部分频率成分的信息丢失,影响了后续的信号处理分析。且该雷达为多通道雷达接收机,接收机需要实时处理多通道的雷达回波数据,因此更有必要提出一种高效的,快速的信号处理算法。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来提高接收机的性能,且该信号处理方法能够在单片的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21060)中完成三个雷达接收通道的数据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多通道高频雷达接收机的工作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该信号处理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采用分组抽取加FFT相位补偿累加的思想实现雷达接收机的数字下变频和距离处理,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带通采样的方式对中频信号进行采样,对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正交分解,采用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正交变换的方法得到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其特征在于对正交分解后的I路和Q路信号数据分别进行分组抽取,并将每组的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分别作为该组的复数信号的实数分量和虚数分量,进行该组的复数FFT运算,将每组的FFT的运算结果乘上一个相移因子进行累加,从而得到距离信息。针对多通道雷达接收机的大数据量的数字信号处理,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方案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数字下变频和距离处理方法,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系统运行的效率。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分组抽取及FFT相位补偿累加的思想,在完成数字下变频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抗混叠滤波,而是直接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FFT运算并对各组的FFT的结果乘上一个相移因子进行累加从而得到目标的距离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现主要由单片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21060)完成的,它具有40MHz主频,4Mbit的片内SRAM,48bit的数据总线,完成512点浮点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只需0.244ms等特点(工作在主频40MHz),其中较大的片内存储器为实现多通道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可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分组抽取及FFT相位补偿累加的方法实现了雷达中频接收机的数字下变频和距离处理,与传统的数字下变频相比降低了运算量,该信号处理方法能够在单片的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21060)中实现,增强了系统的多通道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同时又避免了抗混叠滤波导致了部分回波信息的丢失,保证了较为完整的海洋回波信息,为后续的信号处理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多通道高频雷达接收机的硬件部分框图。图2是基于多相滤波的正交变换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组抽取加FFT相位补偿累加的下变频及距离处理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数字下变频及距离处理的信号处理方法是在多通道高频雷达数字接收机中针对传统的数字下变频方法运算量较大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高效的信号处理方法,从而来提高接收机的工作性能。多通道高频雷达接收机的硬件部分如图1中所示该三通道雷达接收机的中频信号为21.405MHz,由FPGA产生AD转换时钟信号及同步控制信号,模数转换器件的转换位数为14,在实际中对转换的最高的两位进行补零的操作,则三个通道的数字信号分别通过ADSP21060的D0-D15,D16-D31,D32-D48将数据传送到DSP处理器中。由FPGA产生60KHz的采样时钟对中频信号进行带通采样,然后采用多相滤波的方法对中频信号进行正交解调,从而得到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如图2所示)。由于在数字信号输入数字信号处理器之前并没有进行下变频,在本雷达接收机中的一个工作周期为0.256s,则一个工作周期内的一个通道的采样点数为15360点,若要满足三个通道同时处理且保证其实时性,则往往需要进行降速率处理,在本系统中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浮点FFT运算的点数为512点,需对正交分解后的信号进行抽取因子N为15的抽取处理。当采用传统的高频雷达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方案时,由于抽取因子N值较大,则对低通滤波器的要求较为苛刻,从而使得滤波器的阶数很高,导致了较大的运算量,降低了系统的实时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现中,对正交分解后的数据进行分组抽取,由于采用的是基于多相滤波的正交变换方法,使得同相信号(I路信号)和正交信号(Q路信号)的数据率分别为原始数据率的一半,则每一路的I和Q信号的点数为7680点,然后对该路的I和Q信号进行分组抽取,具体分组的方法详见图3所示;经过分组抽取之后该路得到I和Q各15组数据,每一组数据的点数为512点,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分别作为复数信号的实数分量和虚数分量,则I和Q的对应的一组数据组成一组512点复数,进行复数FFT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保存在一组寄存器中;同样下一组I路和Q路数据也组成512点复数进行FFT运算,由于抽取时每组数据与上组数据相差一个时间因子,则需在每组的FFT的运算结果上乘上一个相移因子。参见图3,所谓分组抽取是指对一组序列按照抽取因子N进行分组抽取,设序列长度为L,则可以得到N个长度为M(M=L/N)的子序列,即取出序列的第1点和第N+1点,第2N+1…(M-1)*N+1点,作为第一组序列,取第2点,第N+2点,2N+2点…第(M-1)*N+2点得到第二组序列,以此类推,可以得到N组长度为M的序列组。例如对7680点的序列进行抽取因子N=15的分组抽取时,每组数据长度为512点,取出该序列中的第1点,第16点,第31点…,得到第一组的512点的序列,取该序列的第2点,第17点,第32点…,得到第2组…,以此类推,从而得到15组序列。得到的每组序列做傅立叶变换之后,由于他们每组子序列的第一点在原始序列中的位置不一样,则需在FFT的结果上补偿一个相移因子,再将补偿后的FFT结果累加,详细推导由下式给出设xi(n)为通道1的I路信号,一个工作周期内AD采样后的数据进行正交分解后得到的I路的数据点数为N=7680点,则根据设计要求需分为15组,每组的点数为512点。根据xi(n)的傅立叶变换为Xi(k)=Σn=0N-1xi(n)ge-j·2πnkN.]]>由xi(n)的傅立叶变换公式X(K)=x(0)×e-j×2πk×0N+x(1)×e-j×2πk×1N+···+x(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高频雷达接收机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采用带通采样的方式对中频信号进行采样,对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正交分解,采用基于多相滤波的数字正交变换的方法得到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其特征在于:对正交分解后的I路和Q路信号数据分别进行分组抽取,并将每组的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分别作为该组的复数信号的实数分量和虚数分量,进行该组的复数FFT运算,将每组的FFT的运算结果乘上一个相移因子进行累加,从而得到距离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必洋沈伟白立云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