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85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所述外环壁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第一主火孔,其特征在于:在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外环壁于在邻近所述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的下部位置具有逐渐向上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导引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能沿着导引坡向上并向外延伸,以实现导引坡具有将第一主火孔形成火焰的出火直径向外扩大,以使得火盖本体能均匀加热锅底,同时,整个火盖结构工艺简单,加工方便且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技术介绍
目前,燃气灶的火盖通常由顶壁、环形内侧壁和环形外侧壁构成,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主火孔,现有的燃气灶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仅仅包括有单排火孔,这类的专利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520014838.2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燃气灶燃烧器用锥形火火盖》(授权公告号CN2842216Y),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120246965.0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燃烧器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2149492U)。上述公开的这种单主火孔燃烧方式,存在燃烧后火焰容易跳动,燃烧区域不稳定的不足,同时,单排火孔不仅使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低,而且使燃气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为此一专利号为ZL201621153770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燃气灶火盖组件》(授权公告号CN206191590U)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火盖组件,其包括基座、与基座适配的盖体,该盖体的内侧壁沿其周围方向的布置有若干内火孔,而盖体的外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布设有双排外火孔,所述双排外火孔包括位于第一排的若干第一外火孔,位于第二排的若干第二外火孔,所述第一外火孔与第二外火孔交错设置,通过对外侧壁上设置双排外火孔,且第一外火孔与第二外火孔交错设置,双排火孔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燃气灶的燃烧效率,但该双排火孔形成的外周火直径相同以加热锅具的范围相同,为此该具有双排火孔的火盖加热锅具的均匀性较差。另外,现有的燃烧器火盖为了防止溢液堵塞火孔而在火孔上方增设防水檐,而防水檐的结构可参考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ZL201820760029.3(授权公告号为CN208804674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灶具燃烧器的火盖结构》包括有火盖,火盖的外侧面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主火孔,所述火盖的外缘向外延伸形成遮挡在所述主火孔上方的第一防水檐,虽然该第一防水檐能阻挡溢液对主火孔的堵塞,但该第一防水檐还会下压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进而影响主火孔总体的燃烧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均匀加热锅底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具有防溢液的同时火孔形成的火焰还不易被压住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补充二次空气并充分燃烧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所述外环壁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第一主火孔,其特征在于:在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外环壁于在邻近所述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的下部位置具有逐渐向上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导引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火孔自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进气口端至位于所述外环壁的出火口端为倾斜向下设置。第一主火孔的设计,一方面能避免溢液进入第一主火孔而造成堵塞,另一方面该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能沿着导引坡向上并向外延伸,以实现导引坡具有将第一主火孔形成火焰的出火直径向外扩大的作用。在导引坡实现将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形成的火焰自下而上向外延伸的过程中,还能促进第一主火孔的充分燃烧,所述导引坡自内向外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向所述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补充二次空气的第一补气孔。为了实现燃烧器火盖能形成不同出火直径的火焰,以更均匀地加热锅底,优选地,每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主火孔还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第二主火孔,而所述第二主火孔自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进口端至位于所述外环壁的出口端为倾斜向上设置。为了防止溢液对第二主火孔造成堵塞,所述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的外缘向外延伸形成遮挡在所述第二主火孔上方的防水檐。由于防水檐在作为溢液堵塞第二主火孔的同时,还能下压第二主火孔形成的火焰。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檐对应所述第一主火孔的位置具有缺口。由于第一主火孔自与混气腔连通的进气口端至位于外环壁的出气口端为倾斜向下设置,如上述,溢液对第一主火孔的影响较小,由此,缺口的设置能避免因导引坡实现将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形成的火焰自下而上向外延伸的过程中被防水檐压住。优选地,所述第一主火孔相较所述第二主火孔于所述外环壁上更为上置,并靠近所述缺口。为了避免产生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形成的火焰仍然会被防水檐除去缺口的其它部分压住的现象,第一主火孔更为上置则能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防水檐对应所述第二主火孔的位置具有用于向所述第二主火孔补充二次空气的第二补气孔。由于第一主火孔相较第二主火孔更为上置,则会形成第一主火孔在燃烧过程中更容易“抢夺”火盖本体之外环壁外围的二次空气进行燃烧,而位于下置的第二主火孔则容易因二次空气的被“抢夺”而未能充分燃烧,为此,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防水檐之上的二次空气能因第二补气孔的设置而向下独立地补给给第二主火孔,而促进第二主火孔的充分燃烧。当然该第二补气孔也可以设置向下延伸的管状。为了防止溢液堵塞第二补气孔,所述防水檐于所述第二补气孔的外围具有逐渐向下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周缘部。该周缘部能起至导引溢液于第二补气孔的外围而排出。为了加速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自下而上更快地向外延伸,所述导引坡的上表面具有局部下凹区域,所述第一补气孔设置在该局部下凹区域上。为了实现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直径大于第二主火孔形成的火焰直径,所述导引坡包括有远离所述第一主火孔之出火口端的外端,所述防水檐的周缘部与所述火盖本体之中心的距离d1小于所述导引坡之外端与所述火盖本体之中心的距离d2。从而实现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与第二主火孔形成的火焰更能均匀地加热锅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能沿着导引坡向上并向外延伸,以实现导引坡具有将第一主火孔形成火焰的出火直径向外扩大,以使得火盖本体能均匀加热锅底,同时,整个火盖结构工艺简单,加工方便且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燃烧器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一个角度的剖视图;图3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燃烧器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最佳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与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外环壁13之间形成有混气腔14,外环壁13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混气腔14连通的第一主火孔131,在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上,外环壁13于在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与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外环壁(13)之间形成有混气腔(14),所述外环壁(13)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第一主火孔(131),其特征在于:在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外环壁(13)于在邻近所述第一主火孔(131)之出火口端(1311)的下部位置具有逐渐向上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导引坡(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与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外环壁(13)之间形成有混气腔(14),所述外环壁(13)沿周向间隔地设有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第一主火孔(131),其特征在于:在沿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外环壁(13)于在邻近所述第一主火孔(131)之出火口端(1311)的下部位置具有逐渐向上且逐渐向外倾斜的导引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火孔(131)自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进气口端(1312)至位于所述外环壁(13)的出火口端(1311)为倾斜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坡(2)自内向外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向所述第一主火孔(131)之出火口端(1311)补充二次空气的第一补气孔(21;22;2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每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主火孔(131)还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第二主火孔(132),而所述第二主火孔(132)自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进口端(1321)至位于所述外环壁(13)的出口端(1322)为倾斜向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的外缘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程永超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