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无线接入点定位导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80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无线接入点定位导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无线接入点覆盖网内,用户使用接收终端接收无线接入点信号;当接收到3个或3个以上无线接入点信号,解调收到的无线接入点信号,取得测距码;通过延时器延迟自身产生的本地码,并与测距码进行相关性比较;然后,分别求得各无线接入点传输信号到接收终端的传播时间;之后,锁定无线接入点信号;最后,解调无线接入点信号中的数据信息、位置信息,再配合传播时间完成定位。该方法可以用在室内和与地面垂直方向上有障碍物的区域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导航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导航技术就是GP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使用GPS进行定位导航存在以下缺点使用GPS在室内或者与地面垂直方向有障碍物的时候不能定位。GPS信号在与地面垂直方向上遇到障碍物的时候,几乎不能穿透,这样就不能定位和导航了。这是使用GPS在小范围区域内导航的最大限制。实际生活中,需要在室内定位和导航的情况还是不少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采用GPS作为定位导航的技术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该方法可以用在室内和与地面垂直方向上有障碍物的区域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无线接入点覆盖网内,用户使用接收终端接收无线接入点信号;当接收到3个或3个以上无线接入点信号,解调收到的无线接入点信号,取得测距码;通过延时器延迟自身产生的本地码,并与测距码进行相关性比较;然后,分别求得各无线接入点传输信号到接收终端的传播时间;之后,锁定无线接入点信号;最后,解调无线接入点信号中的数据信息、位置信息,再配合传播时间完成定位。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覆盖网由4个或4个以上的无线接入点组成,并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无线接入点,使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达到一个平衡点。利用移位寄存器可以产生所述的测距码。所述测距码调制到频率为2.4GHz的无线接入点工作载波上可完成信号的传送。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无线接入点(以下简称AP)可以在室内和与地面垂直方向上有障碍物的区域进行定位和导航。因为AP的安置本来就在室内或者地面附近,所以在水平方向上的信号传播不受垂直方向上的障碍物的影响。因此,有两个明显的优点其一,在空旷的室内就可以提供定位及导航服务。比如在很大的超市内,可以让用户拿接收机对当前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导航,告诉你需要的商品的放置位置,大大方便了用户。或者,在巨大的地下停车库中,通过AP定位导航,让驾驶者轻松找到最近的空的车位,不会迷路,十分方便。其二,在室外,可以在GPS信号不能到达的地方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比如在高架下面,GPS信号很弱甚至不可能收到,这就是GPS导航的盲区。如果对不熟悉道路的驾驶者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困扰的,特别是那些高架交汇,高架入口繁多,地面道路复杂的情况下,精确定位导航正是人们所需要的。本专利技术可以很好地配合GPS,弥补GPS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无线接入点覆盖网内,用户使用接收终端接收AP信号,判断接收终端是否接收到3个以上(含3个)AP信号;第二步,当接收到3个以上(含3个)AP信号,解调收到的AP信号,取得测距码;如没有接收到3个以上(含3个)AP信号,返回重新接收AP信号;第三步,通过延时器延迟自身产生的本地码,并与测距码进行相关性比较;第四步,分别求得各AP传输信号到接收终端的传播时间;第五步,锁定AP信号;第六步,解调AP信号中的数据信息、位置信息,再配合传播时间完成定位。其中,4个以上(含4个)的AP组成覆盖网。按照一定原则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AP,使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就完成了定位系统的部署。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基于GPS定位技术,并通过测距码测距技术实现,其工作原理如下使用AP进行定位与使用GPS进行定位的原理基本相同。假设4个AP的坐标已知,而且能准确测定接收器所在地A点距4个AP的距离。那么A点一定位于以第1个AP为圆心,所测的A点距第1个AP的距离为半径的圆球上。接着,又测得A点距第2个AP的距离,则A点一定在这2个圆球相交的圆环上。进一步,当测得A点距第3个AP的距离后,可以确定A点一定在这3个圆球相交的2个点上。最后,测得A点距第4个AP的距离后,可以排除2个点中的一个,确定唯一的A点坐标。以上确定的坐标是3D坐标,包括了高度信息。如果不需要高度信息,只需要3个AP即可完成平面定位。上面所述的定位原理需要能准确测定接收器与AP的距离。这里就需要通过测距码来测距。测距码是一种周期性的按照某种特定规律编排起来的二进制代码。这是一种从某一特定结构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中产生并经过移位、复合、截短等处理后形成的一种伪随机噪声码。一般测距码的测距原理如下AP和用户接收器在各自时钟的控制下产生结构相同的测距码和本地码。AP通过无线载波运载测距码,无线电波的传送即完成了测距码的发送。AP发出的测距码经过一定时间(Δt)的传播之后到达用户的接收器并接收,把接收到的来自AP的测距码与通过接收器上的时间延迟器延迟后的本地码进行对比。不断调整延迟时间,使来自AP的测距码与延迟后的本地码“对齐”,此时本地码的延迟时间τ就是AP信号的传播时间Δt,这样利用公式距离=速度(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传播时间(Δt)即可计算出AP与接收器的距离。利用和GPS类似的移位寄存器就可以产生测距码,接着只需要把测距码调制到频率为2.4GHz的AP工作的载波上即可完成信号的传送。使用移位寄存器产生测距码以及调制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参照现有技术即可实现。接收器解调收到的测距码,并不断使用延时器延迟自身产生的测距码,与接收到的测距码比较,根据两组信号的相关性求得信号传播时间。解调测距码、接收器的延时器延时技术和利用信号相关性求解传播时间的技术同样非常成熟,参照现有的技术可以顺利实现。其实,如果AP采用的测距码的编码和GPS测距码一样(采用C/A码),只需要将现有GPS接收终端解调部分稍加改动(GPS的C/A码载波频率为1.5GHz左右,AP的测距码载波频率为2.4GHz),那么GPS接收终端的延时器和解调部分完全可以使用在AP接收终端上。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无线接入点覆盖网内,用户使用接收终端接收无线接入点信号;当接收到3个或3个以上无线接入点信号,解调收到的无线接入点信号,取得测距码;通过延时器延迟自身产生的本地码,并与测距码进行相关性比较;然后,分别求得各无线接入点传输信号到接收终端的传播时间;之后,锁定无线接入点信号;最后,解调无线接入点信号中的数据信息、位置信息,再配合传播时间完成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覆盖网由4个或4个以上的无线接入点组成,并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无线接入点,使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达到一个平衡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码由移位寄存器产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码调制到频率为2.4GHz的无线接入点工作载波上可完成信号的传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无线接入点覆盖网内,用户使用接收终端接收无线接入点信号;当接收到3个或3个以上无线接入点信号,解调收到的无线接入点信号,取得测距码;通过延时器延迟自身产生的本地码,并与测距码进行相关性比较;然后,分别求得各无线接入点传输信号到接收终端的传播时间;之后,锁定无线接入点信号;最后,解调无线接入点信号中的数据信息、位置信息,再配合传播时间完成定位。该方法可以用在室内和与地面垂直方向上有障碍物的区域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文档编号G01S1/00GK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无线接入点定位导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无线接入点覆盖网内,用户使用接收终端接收无线接入点信号;当接收到3个或3个以上无线接入点信号,解调收到的无线接入点信号,取得测距码;通过延时器延迟自身产生的本地码,并与测距码进行相关性比较;然后,分别求得各无线接入点传输信号到接收终端的传播时间;之后,锁定无线接入点信号;最后,解调无线接入点信号中的数据信息、位置信息,再配合传播时间完成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啸何代水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