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78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包括,丢手接头,其一端连接有上接头,其另一端具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卡爪,多个所述弹性卡爪能径向扩张或收缩,以拆卸式地与下接头相连;丢手球座,其穿设在所述丢手接头内,所述丢手球座的上端通过丢手剪钉连接在所述丢手接头上,所述丢手球座的下端能抵接在多个所述弹性卡爪上,以使多个所述弹性卡爪卡接于所述下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弹性卡爪的径向扩张或收缩实现与下接头的拆卸式连接,在连续管进行钻井或其他作业中遇卡钻、憋压等意外情况时,可以进行紧急丢手,并起出连续管以腾出通道,便于井下工具的打捞以及后续事故的处理,有效降低作业风险,减少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管用丢手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管用丢手工具。
技术介绍
连续油管,又称连续管或绕性油管,是用低碳合金钢制作的管材,有很好的绕性,可缠绕在滚筒上,一卷连续管长几千米,可以代替常规油管进行很多作业,由于连续管管径小,连续管钻井设备体积小,作业周期快,成本低,具有带压作业、连续起下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小井眼老井重钻(加深钻或侧钻)。虽然连续管钻井技术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连续管与常规钻井的区别,其在井口无法旋转,而开窗侧钻作业又是较为复杂的井下作业,所以如何安全可靠的进行连续管钻进成为目前业界关注的重点。传统钻杆钻井是钻杆通过螺纹连接下入井中,在遇到卡钻等意外情况时,可以通过旋转、提拉解卡,通过倒扣、爆炸松扣等方式将钻杆一段段从井眼中取出,以降低经济损失。而连续管钻井中连续管不可旋转,不可倒扣,连续管在遇卡后能够提出井底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管用丢手工具,以解决连续管在井下遇卡后不方便提出井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包括,丢手接头,其一端连接有上接头,其另一端具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卡爪,多个所述弹性卡爪能径向扩张或收缩,以拆卸式地与下接头相连;丢手球座,其穿设在所述丢手接头内,所述丢手球座的上端通过丢手剪钉连接在所述丢手接头上,所述丢手球座的下端能抵接在多个所述弹性卡爪上,以使多个所述弹性卡爪卡接于所述下接头。<br>进一步的,各所述弹性卡爪的自由端均设有凸块,所述下接头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凸块能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丢手球座的下端设有支撑凸环,多个所述凸块能通过所述支撑凸环的顶抵而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丢手接头的上部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泄流孔,在所述丢手球座通过所述丢手剪钉连接于所述丢手接头的状态下,所述丢手球座能封堵多个所述泄流孔。进一步的,所述丢手球座的上端形成有限位凸环,所述丢手接头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台阶,在所述丢手剪钉被剪断的状态下,所述丢手球座在所述丢手接头内向下移动,直至所述限位凸环抵接于所述限位台阶,所述多个泄流孔与所述丢手接头的内通道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丢手接头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丢手螺纹孔,所述丢手剪钉为多个,多个所述丢手剪钉沿所述丢手接头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丢手剪钉螺纹连接于所述丢手螺纹孔;两两相邻的所述丢手螺纹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泄流孔。进一步的,所述丢手接头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花键,多个所述花键位于多个所述弹性卡爪的上方,所述下接头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花键槽,多个所述花键能插接在相对应的多个所述花键槽内。进一步的,所述丢手球座具有内通道,所述内通道的上端形成有投球封堵口。进一步的,所述下接头内穿设有循环球座,所述循环球座位于所述丢手球座的下方;所述下接头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循环孔,所述循环球座通过循环剪钉连接在所述下接头上并封堵所述多个循环孔。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球座的上端设有限位凸棱,所述下接头的内壁上形成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位于多个所述循环孔的下方,在所述循环剪钉被剪断的状态下,所述循环球座相对所述下接头下移,直至所述限位凸棱抵接于所述定位台阶,多个所述循环孔与所述下接头的内通道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的特点及优点是:通过多个弹性卡爪的径向扩张或收缩实现与下接头的拆卸式连接,在连续管进行钻井或其他作业中遇卡钻、憋压等意外情况时,可以进行紧急丢手,并起出连续管以腾出通道,便于井下工具的打捞以及后续事故的处理,有效降低作业风险,减少经济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投球憋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的丢手剪钉被剪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的循环剪钉被剪断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的循环剪钉被剪断且投放循环钢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的丢手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丢手接头;11、弹性卡爪;111、凸块;12、泄流孔;13、限位台阶;14、丢手螺纹孔;15、花键;2、上接头;3、下接头;31、环形凹槽;32、花键槽;33、循环孔;34、定位台阶;35、导通孔;36、剪钉螺纹孔;4、丢手球座;41、支撑凸环;42、限位凸环;43、投球封堵口;44、内通道;5、丢手剪钉;6、循环球座;61、限位凸棱;7、循环剪钉;8、丢手钢球;81、丢手钢球;82、循环钢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包括丢手接头1和丢手球座4,其中,丢手接头1的一端连接有上接头2,其另一端具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卡爪11,多个弹性卡爪11能径向扩张或收缩,以拆卸式地与下接头3相连;丢手球座4穿设在丢手接头1内,丢手球座4的上端通过丢手剪钉5连接在丢手接头1上,丢手球座4的下端能抵接在多个弹性卡爪11上,以使多个弹性卡爪11卡接于下接头3。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通过多个弹性卡爪11的径向扩张或收缩实现与下接头3的拆卸式连接,在连续管进行钻井或其他作业中遇卡钻、憋压等意外情况时,可以进行紧急丢手,并起出连续管以腾出通道,便于井下工具的打捞以及后续事故的处理,有效降低作业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具体的,如图1和图6所示,丢手接头1大体呈圆筒形,在丢手接头1的上部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泄流孔12,且丢手接头1的上部沿其圆周方向还间隔开设有多个丢手螺纹孔14,在本实施例中,各丢手螺纹孔14内均螺接有丢手剪钉5,多个丢手剪钉5沿丢手接头1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中,两两相邻的丢手螺纹孔14之间设有一个泄流孔12,在一具体实例中,丢手接头1的上部沿其圆周方向共开设有八个孔,其中四个为丢手螺纹孔14,四个为泄流孔12,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丢手接头1的上部也可开设有10个、12个或者更多数量的孔,在此不做限制。进一步的,丢手接头1的下端连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卡爪11,各弹性卡爪11均呈长条状结构,且各弹性卡爪11的自由端均径向向外设有凸块111。更进一步的,在丢手接头1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丢手接头,其一端连接有上接头,其另一端具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卡爪,多个所述弹性卡爪能径向扩张或收缩,以拆卸式地与下接头相连;/n丢手球座,其穿设在所述丢手接头内,所述丢手球座的上端通过丢手剪钉连接在所述丢手接头上,所述丢手球座的下端能抵接在多个所述弹性卡爪上,以使多个所述弹性卡爪卡接于所述下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丢手接头,其一端连接有上接头,其另一端具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卡爪,多个所述弹性卡爪能径向扩张或收缩,以拆卸式地与下接头相连;
丢手球座,其穿设在所述丢手接头内,所述丢手球座的上端通过丢手剪钉连接在所述丢手接头上,所述丢手球座的下端能抵接在多个所述弹性卡爪上,以使多个所述弹性卡爪卡接于所述下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弹性卡爪的自由端均设有凸块,所述下接头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凸块能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球座的下端设有支撑凸环,多个所述凸块能通过所述支撑凸环的顶抵而卡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接头的上部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泄流孔,在所述丢手球座通过所述丢手剪钉连接于所述丢手接头的状态下,所述丢手球座能封堵多个所述泄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管用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丢手球座的上端形成有限位凸环,所述丢手接头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台阶,在所述丢手剪钉被剪断的状态下,所述丢手球座在所述丢手接头内向下移动,直至所述限位凸环抵接于所述限位台阶,所述多个泄流孔与所述丢手接头的内通道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勇张燕萍吴千里何坤贾涛于永亮杨毅曹川冯来耿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