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26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避免了管试微滤频繁污堵,在管式膜进水母管进入各系列管式膜之前增加向上的U型弯头,较大的颗粒物在向上翻越U型弯过程中通过自身比重沉降,留在母管内;管式微滤进水管线末端回流反应箱,形成大循环,沉积在母管内的较大颗粒通过该回流管线排入反应箱,在反应箱内沉积,通过反应箱定排,排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管式膜的污堵频率,延长运行周期,节约清洗药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含盐水浓缩及结晶
,尤其涉及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
技术介绍
高含盐水浓缩及结晶装置采用管式微滤膜作为化学除硅后的泥水分离措施。管式微滤采用错流式微滤作为过滤,能代替传统的沉降或澄清工艺达到非常好的出水水质,微滤利用微孔的膜把废水中的沉淀物分离出来,它不需要沉淀物粒径足够大和比重足够大,所以当把物质从溶解状态转化为不溶状态后,它是一种更有效的分离方法。现有管式微滤进水管线为一条水平管线,各套管式微滤膜进水管道接在母管下端,直接进入管试微滤。反应箱及管壁的结垢物及大颗粒泥块容易进入管式膜,导致管式膜污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包括反应箱、给水泵、进水母管和多套管式膜,每套管式膜均连接有一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通过U型弯头与进水母管连接,所述进水母管的进水口通过给水泵与反应箱连接,进水母管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反应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避免了管试微滤频繁污堵,在管式膜进水母管进入各系列管式膜之前增加向上的U型弯头,较大的颗粒物在向上翻越U型弯过程中通过自身比重沉降,留在母管内;管式微滤进水管线末端回流反应箱,形成大循环,沉积在母管内的较大颗粒通过该回流管线排入反应箱,在反应箱内沉积,通过反应箱定排,排出系统;本专利技术减少了管式膜的污堵频率,延长运行周期,节约清洗药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如1所示,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包括反应箱1、给水泵2、进水母管3和多套管式膜4,每套管式膜4均连接有一个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通过U型弯头6与进水母管3连接,所述进水母管3的进水口通过给水泵2与反应箱1连接,进水母管3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7与反应箱1连接。所述回流管7上设置有阀门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反应箱1中的水由水泵2送入进水母管3中,进水母管3中的水通过U型弯头6使较大的颗粒物在向上翻越U型弯过程中通过自身比重沉降,留在进水母管3内,然后水再由其连接的各个连接管5进入对应的管式膜4中,进水母管3中未进入管式膜4的水由回流管7返回至反应箱1中。阀门8打开,使回流管7中的水流通,阀门8关闭则使回流管7中的水不流通。上述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包括反应箱(1)、给水泵(2)、进水母管(3)和多套管式膜(4),每套管式膜(4)均连接有一个连接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通过U型弯头(6)与进水母管(3)连接,所述进水母管(3)的进水口通过给水泵(2)与反应箱(1)连接,进水母管(3)的出水口通过回流管(7)与反应箱(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微滤进水管线颗粒污泥循环排放管线,包括反应箱(1)、给水泵(2)、进水母管(3)和多套管式膜(4),每套管式膜(4)均连接有一个连接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通过U型弯头(6)与进水母管(3)连接,所述进水母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洋程晓庆徐钰峰张雨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