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90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绝缘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一,所述隔油环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一,所述支撑环一的底部与绝缘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下表面与绝缘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垫圈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二,所述支撑环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电容器密封垫耐油效果不佳,造成密封垫密封效果受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
本技术涉及电子配件
,具体为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
技术介绍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在电路图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电容元件。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谐电路要用到它,彩色电视机的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等也要用到它;电容器的密封部位均设有密封垫或密封圈,由于电容器的工作环境千差万别,有的电容器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电容器密封垫需要耐高温、耐寒、耐酸碱、耐盐雾等有不同要求。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绝缘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一,所述隔油环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一,所述支撑环一的底部与绝缘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下表面与绝缘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垫圈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二,所述支撑环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二,所述隔油环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储油部,所述储油部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油丝。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通孔在密封垫圈上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储油部由多层吸油纸组成,且吸油纸叠放的厚度不少于一毫米。优选的,所述吸油纸上涂有分散剂。优选的,所述储油部上导油丝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优选的,所述导油丝由高硅氧玻纤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绝缘垫固定在电容器端部上,实现绝缘隔离效果,通过隔油环一起到外部的阻油效果,通过支撑环一起到对密封垫圈的外部支撑;二、本技术通过通孔和支撑环二的配合,使密封垫圈内提供出一个稳定的放置空间,使储油部得以放置其中,通过导油丝上伸出的线头对密封垫圈表面上泄露的液体油进行吸附,泄露的油会顺着导油丝进行转移,最终泄露油会被存储在储油部中,通过隔油环二的设置,能够对储油部上吸附的油进行阻隔,避免其再次转移造成二次污染,通过支撑环二对隔油环二以及储油部进行支撑保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储油部受压而使其上的油被挤出,再次造成污染;通过储油部和导油丝的配合,实现密封垫圈上泄露油快速及时的清理,避免泄漏油对密封垫圈的密封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定期更换密封垫圈,可保证装置整体的耐油和密封效果;三、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电容器密封垫耐油效果不佳,造成密封垫密封效果受影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封垫圈的立体图。图中:1-绝缘垫、2-导向孔、3-接线端子、4-隔油环一、5-支撑环一、6-密封垫圈、7-通孔、8-支撑环二、9-隔油环二、10-储油部、11-导油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包括绝缘垫1,通过绝缘垫1固定在电容器端部上,实现绝缘隔离效果,绝缘垫1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2,导向孔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3,绝缘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一4,通过隔油环一4起到外部的阻油效果,隔油环一4和隔油环二9均由丁腈橡胶构成,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隔油环一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一5,通过支撑环一5起到对密封垫圈6的外部支撑;支撑环一5的底部与绝缘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环一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6,密封垫圈6的下表面与绝缘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密封垫圈6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7,通孔7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且通孔7在密封垫圈6上均匀分布,通过数量不少于十个的通孔7对应多个储油部10,从而能够应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大量泄漏油的情况,提高了适用范围;通孔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二8,通过通孔7和支撑环二8的配合,使密封垫圈6内提供出一个稳定的放置空间,使储油部10得以放置其中,支撑环二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二9,通过隔油环二9的设置,能够对储油部10上吸附的油进行阻隔,避免其再次转移造成二次污染,隔油环二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储油部10,通过导油丝11上伸出的线头对密封垫圈6表面上泄露的液体油进行吸附,泄露的油会顺着导油丝11进行转移,最终泄露油会被存储在储油部10中,储油部10由多层吸油纸组成,且吸油纸叠放的厚度不少于一毫米,通过吸油纸的特性,能够将油快速的进行吸收,而吸油纸叠放厚度不少于一毫米的设置,能够保证吸油纸具有足够的数量,从而能够吸附更多容积的泄漏油,吸油纸上涂有分散剂,通过吸油纸上分散剂的涂抹,能够将吸油纸上吸附的油渍进行分解,从而使吸油纸能够继续对泄漏油进行吸附操作,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支撑环二8对隔油环二9以及储油部10进行支撑保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储油部10受压而使其上的油被挤出,再次造成污染;储油部10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油丝11,储油部10上导油丝11的数量不少于四个,通过储油部10上数量不少于四个的导油丝11的设置,能够提高对泄漏油的清理传导效率;导油丝11由高硅氧玻纤材料制成坚固耐用,还可耐高温,所以基本不会发生烧糊现象,免去了频繁更换的繁琐;同时其吸油性强、导油速度快;通过储油部10和导油丝11的配合,实现密封垫圈6上泄露油快速及时的清理,避免泄漏油对密封垫圈6的密封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定期更换密封垫圈6,可保证装置整体的耐油和密封效果。工作原理:该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在使用时,通过绝缘垫1固定在电容器端部上,实现绝缘隔离效果,通过隔油环一4起到外部的阻油效果,通过支撑环一5起到对密封垫圈6的外部支撑;通过通孔7和支撑环二8的配合,使密封垫圈6内提供出一个稳定的放置空间,使储油部10得以放置其中,通过导油丝11上伸出的线头对密封垫圈6表面上泄露的液体油进行吸附,泄露的油会顺着导油丝11进行转移,最终泄露油会被存储在储油部10中,通过隔油环二9的设置,能够对储油部10上吸附的油进行阻隔,避免其再次转移造成二次污染,通过支撑环二8对隔油环二9以及储油部10进行支撑保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储油部10受压而使其上的油被挤出,再次造成污染;通过储油部10和导油丝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包括绝缘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1)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2),所述导向孔(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3),所述绝缘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一(4),所述隔油环一(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一(5),所述支撑环一(5)的底部与绝缘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所述支撑环一(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6),所述密封垫圈(6)的下表面与绝缘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垫圈(6)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二(8),所述支撑环二(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二(9),所述隔油环二(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储油部(10),所述储油部(10)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油丝(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用耐油密封垫,包括绝缘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1)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2),所述导向孔(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接线端子(3),所述绝缘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一(4),所述隔油环一(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一(5),所述支撑环一(5)的底部与绝缘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环一(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6),所述密封垫圈(6)的下表面与绝缘垫(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垫圈(6)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7),所述通孔(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二(8),所述支撑环二(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油环二(9),所述隔油环二(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储油部(10),所述储油部(10)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油丝(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见斌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市鑫庄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