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63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除尘器的进烟管道上通过喷淋装置与团聚配料系统连接;喷淋装置包括主管道及多个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包括连通的喷淋管、圆形布气盘,圆形布气盘连通有多个喷雾头,多个喷雾头沿圆形布气盘的外圆侧壁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喷雾头的出雾口为弧形,出雾口的上方设有导流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成本低效果好、后期维护方便,在烟道内进行多次团聚反映,可使烟道内的烟气中的细颗粒物充分的团聚变大,提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及效果,达到国家颁布的最新的颗粒物超低排放环保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泥生产中,采用的除尘设备主要是电/除尘器以及电-袋除尘器的组合。但是现有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虽然可达99%以上,但其除尘方式对控制细颗粒物排放的效果受到限制,这些除尘器对细颗粒物的捕获率较低,尤其对PM2.5细颗粒除尘效果差,最终仍有大量的细颗粒物进入大气中。随着环保政策的改变,大气排放数据标准进一步提高。为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急需对现有除尘设备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进烟管道上通过喷淋装置与团聚配料系统连接;所述进烟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水平烟道、竖直烟道及倾斜烟道,所述倾斜烟道与除尘器的进烟口连通;进烟管道的设置与喷淋机构相互配合,在水平烟道内进行初次团聚反映,然后再竖直烟道内经过多次团聚反映,可使烟道内的烟气中的细颗粒物充分的团聚变大,倾斜烟道的设置提高了充分进行团聚反应后的烟气进入除尘器中的流畅性,避免了大颗粒物在倾斜烟道处的堵塞。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主管道及多个喷淋机构,所述主管道上设有多个与喷淋机构一一对应的支管,所述支管通过喷枪与喷淋机构连通;多个所述喷淋机构分别设置在水平烟道及竖直烟道中,用于向流过上述烟道的烟气中喷淋团聚促进剂使烟气中的细小颗粒化学团聚成大颗粒;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圆形布气盘,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喷枪连通,喷淋管的另一端伸入进烟管道中并与圆形布气盘固定连通,所述圆形布气盘连通有多个喷雾头,多个所述喷雾头沿圆形布气盘的外圆侧壁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所述喷雾头的出雾口为弧形,出雾口的上方设有导流帽,该处设置使喷出的团聚促进剂水雾在烟道内形成圆形水雾幕,可以最大化的覆盖烟道的横截面,使通过烟道的烟气与水雾幕充分接触,导流帽不仅使喷出的团聚促进剂水雾形成水雾幕而且避免了与团聚促进剂水雾反应后形成的大颗粒粉尘堵塞出雾口,提高了喷雾头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团聚配料系统包括进水管、进气管、混合罐以及两套配料机构;所述配料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料仓、乳化罐、配料罐,所述料仓的出料管与乳化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乳化罐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一与配料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水管分别与乳化罐、配料罐及混合罐连通,所述配料罐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二均与混合罐进料口连通,所述混合罐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三与主管道连接,所述进气管与主管道连接。乳化罐用以使团聚剂粉料与水乳化混合,乳化后进入配料罐内以适当配比调配混合成团聚促进剂,之后再进入混合罐内稀释成所需的团聚促进剂备用。该处设置两套配料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配,当其中一套需要维修时,另一套可继续工作,不影响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水平烟道内设有1个喷淋机构,所述竖直烟道内设有2—3个喷淋机构,所述倾斜烟道与除尘器之间的水平夹角为30—60°。该处设置确保团聚反应的充分性,提高了团聚后烟气进入除尘器的流畅性。除尘过程中,团聚配料系统生成适当配比的团聚促进剂,之后通过主管道泵入喷枪,与进气管进入喷枪的压缩空气相配合,雾化成团聚促进剂水雾,雾化后的团聚促进剂通过喷淋管进入烟道内,在圆形布气盘的分配下从各个喷雾头喷出,喷出的团聚促进剂水雾在烟道内形成圆形水雾幕,使进入烟道内的小颗粒烟气可以充分的大范围与团聚促进剂水雾发生化学团聚反应,从而使得烟气内小颗粒物质化学团聚成大颗粒,进而在除尘器内得到良好、有效的扑集,确保最终排出的气体达到超净指标,不会含有大量小颗粒粉尘。本技术还包括能够使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如控制喷枪工作的控制组件,以及进水管、进气管、管道一、管道二、管道三上的促进物料流动的动力组件如水泵、气泵等,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如,喷枪,乳化罐、配料罐、混合罐、喷雾头等,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工作原理:一定距离的烟道处雾化喷入团聚促进剂,基于斯蒂芬流胶体溶液PM2.5絮凝团聚原理,带有极性基因的高分子长链以“架桥”方式将多个细颗粒物连接,促使细颗粒物团聚长大,同时雾化喷入的团聚促进剂能够改变烟气中颗粒物的润湿性和比电阻,进而提高粉尘的荷电能力,可提高原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现有除尘设备相配合,提高对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提供一种最佳效率/成本比的颗粒物排放控制方法,达到国家颁布的最新的颗粒物超低排放环保标准。整个装置集聚促进剂生成与除尘于一体,提高了除尘效率,并且降低了除尘成本;混合罐用以稀释调配好的团聚促进剂,使用过程中,适量团聚剂粉料进入乳化罐内进行乳化,之后进入配料罐内以适当配比调配混合成团聚促进剂,之后再进入混合罐内稀释成适当的团聚促进剂,最后雾化喷淋在各烟道内,大幅度的降低烟气内小颗粒物质的含量,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及除尘效果,设计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灵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合理,团聚配料系统的运行对原有除尘工艺系统和设备不造成影响,安装位置灵活,成本低、提高了除尘效率及效果,后期维护方便,可在不改变现有除尘器的运行、不停产的情况下实现在线维护。2、多个喷淋机构的设置可根据烟道灵活调整,确保烟道中的烟气与团聚促进剂充分接触并反映,避免团聚反映不彻底造成除尘效果下降的情况产生。3、圆形布气盘及喷雾头的设置使每个喷雾机构处喷出的团聚促进剂形成圆形水雾幕,可最大化的覆盖烟道的横截面,使通过烟道的烟气与水雾幕充分接触,导流帽不仅使喷出的团聚促进剂水雾形成水雾幕而且避免了与团聚促进剂水雾反应后形成的大颗粒粉尘堵塞出雾口,提高了喷雾头的使用寿命。4、进烟管道的设置与喷淋机构相互配合,在水平烟道内进行初次团聚反映,然后再竖直烟道内经过多次团聚反映,可使烟道内的烟气中的细颗粒物充分的团聚变大,倾斜烟道的设置提高了充分进行团聚反应后的烟气进入除尘器中的流畅性,避免了大颗粒物在倾斜烟道处的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的喷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视图;图4为图1中团聚配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尘器、2团聚配料系统、3水平烟道、4竖直烟道、5倾斜烟道、6喷枪、7喷淋机构、8喷淋管、9圆形布气盘、10喷雾头、11导流帽、12进水管、13进气管、14料仓、15乳化罐、16配料罐、17混合罐、18管道三、19主管道、20出料管、21管道一、22管道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所示,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1,所述除尘器1的进烟管道上通过喷淋装置与团聚配料系统2连接;所述进烟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水平烟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的进烟管道上通过喷淋装置与团聚配料系统连接;/n所述进烟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水平烟道、竖直烟道及倾斜烟道,所述倾斜烟道与除尘器的进烟口连通;/n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主管道及多个喷淋机构,所述主管道上设有多个与喷淋机构一一对应的支管,所述支管通过喷枪与喷淋机构连通;多个所述喷淋机构分别设置在水平烟道及竖直烟道中,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圆形布气盘,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喷枪连通,喷淋管的另一端伸入进烟管道中并与圆形布气盘固定连通,所述圆形布气盘连通有多个喷雾头,多个所述喷雾头沿圆形布气盘的外圆侧壁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所述喷雾头的出雾口为弧形,出雾口的上方设有导流帽。/n

【技术特征摘要】
1.回转窑窑头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的进烟管道上通过喷淋装置与团聚配料系统连接;
所述进烟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水平烟道、竖直烟道及倾斜烟道,所述倾斜烟道与除尘器的进烟口连通;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主管道及多个喷淋机构,所述主管道上设有多个与喷淋机构一一对应的支管,所述支管通过喷枪与喷淋机构连通;多个所述喷淋机构分别设置在水平烟道及竖直烟道中,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圆形布气盘,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喷枪连通,喷淋管的另一端伸入进烟管道中并与圆形布气盘固定连通,所述圆形布气盘连通有多个喷雾头,多个所述喷雾头沿圆形布气盘的外圆侧壁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所述喷雾头的出雾口为弧形,出雾口的上方设有导流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甫任现合王建超杨方伟曹百利翟安卿刘文正周会志
申请(专利权)人:天瑞集团汝州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