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57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盖接在发热组件外围的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下方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为圆锥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隔热罩上设置由隔热罩的外部至内部方向孔径逐渐变小的进气孔,隔热罩可以隔开发热组件工作时产生的高热,避免高热直接辐射在主体内,进气孔可以对隔热罩内部起到散热作用,避免隔热罩内温度不断升高,有助提高发热组件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炉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炉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上在售的电热炉种类包括电陶炉、电磁炉等。常规的电热炉都具有面板,以及设置在面板上的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工作时会产生高热,向电热炉主体内辐射,由于电热炉主体内还设有电路板等电器元件,电路板在高热环境下工作寿命会缩短,因此,通常会在电热炉内设置散热风扇以及罩住发热体的隔热罩。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110056916A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家用电热炉,包括壳体,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区域,电热炉还包括:散热保护层、加热组件以及隔热反射板;加热组件设置于加热区域的下方,加热组件设置有至少一层加热单元,加热组件用于产生加热锅具所需的热量;散热保护层设置于加热区域和加热组件之间,散热保护层用于吸收并传递热量至加热区域;隔热反射板设置于加热组件的底侧,隔热反射板用于隔离并反射热量至加热区域。该结构方案是通过隔热反射板把热量发射至加热区域,在电热炉工作一定时间后,加热区域内的温度不断升高,也会影响发热组件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寿命,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其可以对发热组件隔热以及散热。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盖接在发热组件外围的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下方设有若干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由隔热罩的外部至内部方向孔径逐渐变小。所述进气孔为圆锥形孔、喇叭形孔、梯形孔或多边形锥孔。所述隔热罩上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孔,所述进气孔、隔热罩内部、出气孔之间构成散热通道。所述进气孔布设在隔热罩的底部和/或侧部。所述隔热罩外部设有用于产生散热气流的风扇组件,所述散热气流通过进气孔由隔热罩的外部至内部方向吹送。所述隔热罩与发热组件之间有间距。所述电热炉包括主体和面板,所述面板安装在主体上,发热组件、隔热罩安装在主体内。本技术通过在隔热罩上设置由隔热罩的外部至内部方向孔径逐渐变小的进气孔,隔热罩可以隔开发热组件工作时产生的高热,避免高热直接辐射在主体内,进气孔可以对隔热罩内部起到散热作用,避免隔热罩内温度不断升高,有助提高发热组件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寿命。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磁炉、电陶炉等常规的电热炉产品。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电热炉包括主体5和面板4,所述面板4安装在主体5上,发热组件2、隔热罩1安装在主体5内,本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盖接在发热组件2外围的隔热罩1,发热组件2、隔热罩1安装在主体5内,所述隔热罩1下方设有若干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由隔热罩1的外部至内部方向孔径逐渐变小,本实施例的进气孔11为圆锥形孔,其也可采用喇叭形孔、梯形孔、多边形锥孔(如三角锥孔)等方式替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隔热罩1盖接在发热组件2外围,能够隔开发热组件2工作时向四周产生的高热,特别是能够隔开高热避免其直接辐射在电热炉内,有效避免电热炉内部温升,提高电路板(图中未画出)的使用寿命,进气孔11可以使隔热罩1的外部空气进入隔热罩1内,从而对隔热罩1内部起到散热作用。进风孔11位于炉体1外部方向一侧为进风端,进风孔11位于炉体1内部方向为出风端,发热组件2工作时,隔热罩1内部积攒热空气、外部的空气为冷空气,并且位于隔热罩1下方,而隔热罩1上方为热空气,因此,外部的冷空气能够根据热空气上升、冷热空气自然对流的原理透过进气孔11进入隔热罩1内,为隔热罩1内部散热,有效避免发热组件2持续工作时,隔热罩1内温度不断升高,有助提高发热组件2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寿命,由于进气孔11由隔热罩1的外部至内部方向孔径逐渐变小,当外部的冷空气通过进气孔11进入隔热罩1时,进气孔11外大内小的结构设计,使进入的冷空气气流压力增加,进一步促进冷热空气的温差程度,散热效果更好,进一步促进冷热空气的对流程度,从而进一步避免发热组件2工作时的高热透过进气孔11往隔热罩1的外部辐射,进一步保证电热炉内部处于相对更低的工作温度。进一步地,所述隔热罩1上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孔12,所述进气孔11、隔热罩1内部、出气孔12之间构成散热通道,散热通道自下而上形成,能够形成自下而上的自然空气对流,形成散热气流,实现主动对流散热。出气孔12连接外界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如本实施例所述,主体5的上方设有连通隔热罩1的出气孔12,也可在隔热罩1上直接设置与外界连通的出气孔1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11布设在隔热罩1的底部和/或侧部,本实施例仅在隔热罩1的底部设置进气孔11。进一步地,所述隔热罩1与发热组件2之间有间距,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使空气流通,满足空气对流的实现需要。第二实施例参见图3,本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隔热罩1外部设有用于产生散热气流的风扇组件3,所述散热气流通过进气孔11由隔热罩1的外部至内部方向吹送。风扇组件3可以形成主动送风的散热气流,加快隔热罩1外部的空气流入隔热罩1内的速度,即加快散热通道的散热气流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隔热罩1内的散热效果。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上述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盖接在发热组件(2)外围的隔热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1)下方设有若干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由隔热罩(1)的外部至内部方向孔径逐渐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盖接在发热组件(2)外围的隔热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1)下方设有若干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由隔热罩(1)的外部至内部方向孔径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11)为圆锥形孔、喇叭形孔、梯形孔或多边形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1)上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孔(12),所述进气孔(11)、隔热罩(1)内部、出气孔(12)之间构成散热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的散热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伟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普发特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