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45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用于至少两组管道之间的连接,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端头的连接管,连接管的每组端头上均设有管套,管套套设于管道上;套设于管道上的接头和密封圈,接头第一端与管套内壁螺纹连接;密封圈位于接头第一端和管套之间;接头第二端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槽,接头第二端设有紧固件以使接头第二端收缩锁紧管道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安装方便且密封性能优异,能实现对管道的轴向连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
本技术涉及管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
技术介绍
管件主要用于管路系统的维修与管道安装交汇的连接,现有不锈钢管道大多采用传统方式连接,即:将管件套设在管道上并利用设备给管件和管道重叠部分压槽以实现管件与管道的连接,该种连接方式需现场借用专用压制设备,操作较为繁琐,且密封性能较差,因此应用场景受到较大限制。申请号为CN90211484.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活接管路附件,利用压盖和管套的螺纹连接配合密封圈进行密封,旋紧螺纹即可实现密封,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在该方案中,管道和管套、压盖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因此两段管道之间实际上是靠该管路附件的摩擦力连接的,容易发生相对位移,进而两端管道之间不能承受轴向的作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实现对管道密封连接的同时,可实现对连接管道的轴向连接固定。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用于至少两组管道之间的连接,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端头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每组端头上均设有管套,管套套设于管道上;套设于管道上的接头和密封圈,所述接头第一端与管套内壁螺纹连接;密封圈位于接头第一端和管套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接头第二端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槽,接头第二端设有紧固件以使接头第二端收缩锁紧管道外壁。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嵌设于接头第一端端部。作为优选,所述接头第一端与管套之间的管道外壁上还套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上靠近连接管端头的内壁呈扩大结构,所述密封圈设于该扩大结构内。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为抱箍或金属丝,紧固件套设于接头第二端。作为优选,所述接头第二端被槽分割为两组对等的半环,所述紧固件为螺栓,两组半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为二通管或多通管,所述管套焊接于连接管上。作为优选,所述压盖与接头一体成型。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用于至少两组管道之间的连接,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端头的连接管;套设于管道上的接头和密封圈,所述接头第一端设有管套,管套与连接管端头螺纹连接;密封圈位于连接管、管套及接头第一端端部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接头第二端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槽,接头第二端设有紧固件以使接头(2)第二端收缩锁紧管道外壁。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自锁式管件中的接头第二端设有槽,借助紧固件可收缩接头第二端,使其锁紧在管道外壁,操作方便且连接牢靠,可实现对管道之间的轴向连接固定。2、管套内壁和接头第一端螺纹连接,同时接头第一端和调节管套之间设有密封圈,螺纹旋紧过程中,使得密封圈受压在管道表面形成一道密封结构,防止输送介质的泄露。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自锁式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提供的自锁式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管,100-管套,110-焊缝,2-接头,200-外丝体第二端,210-槽,220-紧固件,3-密封圈,300-压盖,4-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用于两组管道4之间的连接,包括:具有两个端头的连接管1、套设于管道4上的接头2和密封圈3。所述连接管1呈二通管道结构,连接管1的两组端头上均设有管套100,所述管套100焊接于连接管1上,图示为焊缝110,连接管1内径与管道4滑动配合,管套100内径大于连接管1的外径,两组管道4分别穿过连接管1两端的管套100以延伸到连接管1内。接头2内径及密封圈3内径均与管道4外径滑动配合,所述接头2第一端设有外螺纹,接头2第一端的外螺纹与管套100内壁螺纹连接;接头2第一端、管套100端部以及管道4外壁之间形成一道空腔,密封圈3位于接头2第一端和管套100之间,即密封圈3位于该空腔内,相应地,密封圈3可以嵌设于接头1第一端端部。所述接头2第二端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槽210,槽210从接头2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但未延伸到接头2第一端的外螺纹所在区域,接头2第二端设有紧固件220以使接头2第二端收缩锁紧管道4外壁;所述紧固件220可选用抱箍或者金属丝,利用抱箍或金属丝套设于接头2第二端外壁上,可防止管道4与接头2之间的相对滑动。此外,所述接头2第二端的槽210也可为两组,两组槽210将接头2第二端外壁分割为两组对等的半环,每组半环的两端均设置一组连接片,两组半环上的连接片互相平行叠加在一起,利用螺栓将位于两组半环同侧的连接片连接锁紧,通过螺栓收缩接头2第二端,实现对管道4外壁的锁紧连接。作为优选方案,再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2第一端与管套100之间的管道4外壁上还套设有压盖300,压盖300位于接头2第一端、管套100端部以及管道4外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压盖300可与接头2一体成型,此时密封圈3可以嵌设于接头1第一端端部,在接头2第一端向管套100内旋进过程中,密封圈3受到挤压而形成密封结构。作为优选方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压盖300可为一个单独的环状零件,定义压盖300面向接头2第一端的端面为压盖300的第一端,反之为压盖300的第二端,所述压盖300上靠近压盖300第二端端部的内壁呈扩大结构,所述密封圈3设于该扩大结构内,在密封圈3被压紧过程中,密封圈3密封压盖300第二端和管套100之间的同时,密封圈3与管道4外壁充分接触,使得端盖300与管道4外壁之间也被密封。实施例二: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所述连接管1为三通管,易于想到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设为三通管以上的多通管结构。实施例三: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用于至少两组管道4之间的连接,包括:具有至少两个端头的连接管1,连接管1端部设有外螺纹。套设于管道4上的接头2和密封圈3。在本实施中,管套100设于接头2端部,管套100上设有内螺纹,管套100的内螺纹与连接管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相较于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管套100的安装位置产生差异,所述密封圈3位于连接管1、管套100及接头2第一端端部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接头2第二端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槽210,接头2第二端设有紧固件220以使接头2第二端收缩锁紧管道4外壁,槽210及紧固件220的结构位置与实施例一一致。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中的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采用不锈钢材质,可用于不锈钢管道的连接,安装简单、快捷、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安装在压盖300上的密封圈3与管套100形成紧密贴合,从而在管道4外壁与管套100的结合处形成有效密封,防止输送介质泄漏,尤其是在运输液化气时,可防止气体泄漏;该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用在管道维护及管道安装交汇连接时,比传统调节直通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用于至少两组管道(4)之间的连接,包括:/n具有至少两个端头的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的每组端头上均设有管套(100);/n套设于管道(4)上的接头(2)和密封圈(3),所述接头(2)第一端与管套(100)内壁螺纹连接;密封圈(3)位于接头(2)第一端和管套(100)之间;其特征在于:/n所述接头(2)第二端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槽(210),接头(2)第二端设有紧固件(220)以使接头(2)第二端收缩锁紧管道(4)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用于至少两组管道(4)之间的连接,包括:
具有至少两个端头的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的每组端头上均设有管套(100);
套设于管道(4)上的接头(2)和密封圈(3),所述接头(2)第一端与管套(100)内壁螺纹连接;密封圈(3)位于接头(2)第一端和管套(100)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2)第二端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槽(210),接头(2)第二端设有紧固件(220)以使接头(2)第二端收缩锁紧管道(4)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第一端与管套(100)之间的管道(4)外壁上还套设有压盖(300),所述压盖(300)上靠近连接管(1)端头的一端的内径呈扩大结构,所述密封圈(3)设于该扩大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20)为抱箍或金属丝,紧固件(220)套设于接头(2)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自锁式调节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陈光卫张双全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