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体和多层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31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2
提供:维持优异的氧气阻隔性的同时耐层间剥离性优异的多层体和多层容器。一种多层体,其具有聚酯树脂层和阻隔层,对于阻隔层中所含的聚酰胺树脂,相对于聚酰胺树脂(A)10~90质量份,包含聚酰胺树脂(B)90~10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的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超过90摩尔%源自己二酸,聚酰胺树脂(B)的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65摩尔%源自碳数4~20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70~35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体和多层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体和多层容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研究使用聚酯树脂作为构成外层和内层的树脂,并在前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具有由聚酰胺树脂形成的阻隔层的多层体、多层容器(专利文献1~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902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23295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117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已知:在具有由聚酯树脂形成的外层、内层与由聚酰胺树脂形成的阻隔层(中间层)的多层体、多层容器中,取决于聚酰胺树脂的种类,会有氧气阻隔性差的情况。另一方面,使用由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构成的聚酰胺树脂作为聚酰胺树脂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氧气阻隔性优异的多层体、多层容器,但已知由聚酯树脂形成的外层、内层与阻隔层会有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等而层间剥离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维持优异的氧气阻隔性的同时耐层间剥离性优异的多层体和多层容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基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阻隔层中组合使用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超过90摩尔%源自己二酸的聚酰胺树脂、和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65摩尔%源自碳数4~20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70~35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的聚酰胺树脂,从而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具体而言,通过下述手段<1>、优选通过<2>~<11>可以解决上述课题。<1>一种多层体,其具有包含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和包含聚酰胺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对于以前述聚酰胺树脂为主成分的层中所含的聚酰胺树脂,相对于聚酰胺树脂(A)10~90质量份,包含聚酰胺树脂(B)90~10质量份,前述聚酰胺树脂(A)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前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前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超过90摩尔%源自己二酸,前述聚酰胺树脂(B)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前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前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65摩尔%源自碳数4~20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70~35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其中,总计不超过100摩尔%)。<2>根据<1>所述的多层体,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A)中的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3>根据<1>或<2>所述的多层体,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B)中的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B)中的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65摩尔%源自己二酸。<5>根据<1>所述的多层体,其中,对于前述包含聚酰胺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中所含的聚酰胺树脂,相对于前述聚酰胺树脂(A)20~80质量份,包含前述聚酰胺树脂(B)80~20质量份,前述聚酰胺树脂(A)中的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9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前述聚酰胺树脂(B)中的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9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前述聚酰胺树脂(B)中的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65摩尔%源自己二酸、70~35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B)中的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59摩尔%源自己二酸、70~41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前述聚酰胺树脂(B)为非晶性聚酰胺树脂。<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还含有包含第2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且前述多层体依次配置有前述包含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前述包含聚酰胺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前述包含第2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进行了拉伸。<10>一种多层容器,其包含<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11>根据<10>所述的多层容器,其中,前述容器为瓶。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维持优异的氧气阻隔性的同时耐层间剥离性优异的多层体和多层容器。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以冷型坯成型制造多层容器的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以包含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含义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非晶性树脂是指,不具有明确的熔点的树脂,具体而言,是指树脂的晶体熔化焓ΔHm低于5J/g的树脂,优选3J/g以下、更优选1J/g以下。晶体熔化焓依据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而测定。本专利技术的多层体的特征在于,具有包含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以下,有时称为“聚酯树脂层”)、和包含聚酰胺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以下,有时称为“阻隔层”),对于以聚酰胺树脂为主成分的层中所含的聚酰胺树脂,相对于聚酰胺树脂(A)10~90质量份,包含聚酰胺树脂(B)90~10质量份,聚酰胺树脂(A)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超过90摩尔%源自己二酸,聚酰胺树脂(B)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65摩尔%源自碳数4~20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70~35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其中,总计不超过100摩尔%)。通过形成这样的构成,可以提供维持优异的氧气阻隔性的同时耐层间剥离性优异的多层体和多层容器。即,已知由上述聚酰胺树脂(A)形成的层的氧气阻隔性优异,但有引起与聚酯树脂层剥离的情况,可以说耐层间剥离性不充分。为了改善耐层间剥离性,还考虑了在阻隔层中在聚酰胺树脂(A)的基础上还配混聚酰胺6I/6T等。然而,在聚酰胺树脂(A)的基础上还配混有聚酰胺6I/6T的阻隔层的氧气阻隔性会差。因此,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通过在聚酰胺树脂(A)中配混上述聚酰胺树脂(B),从而成功地提供了维持优异的氧气阻隔性的同时耐层间剥离性优异的多层体。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多层体的外观也可以优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多层体为多层容器的情况下,维持上述性能,且填充60℃以上的较高温的内容物时也可以抑制多层容器的外观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体,其具有包含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和包含聚酰胺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n对于以所述聚酰胺树脂为主成分的层中所含的聚酰胺树脂,相对于聚酰胺树脂(A)10~90质量份,包含聚酰胺树脂(B)90~10质量份,/n所述聚酰胺树脂(A)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所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超过90摩尔%源自己二酸,/n所述聚酰胺树脂(B)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所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65摩尔%源自碳数4~20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70~35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其中,总计不超过100摩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4 JP 2018-0828561.一种多层体,其具有包含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和包含聚酰胺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
对于以所述聚酰胺树脂为主成分的层中所含的聚酰胺树脂,相对于聚酰胺树脂(A)10~90质量份,包含聚酰胺树脂(B)90~10质量份,
所述聚酰胺树脂(A)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所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超过90摩尔%源自己二酸,
所述聚酰胺树脂(B)由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构成,所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65摩尔%源自碳数4~20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70~35摩尔%源自间苯二甲酸(其中,总计不超过100摩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A)中的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B)中的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B)中的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30~65摩尔%源自己二酸。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部高德小田尚史中村仁山中政贵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