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30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包括膨胀腔体、下腔体、防震板、主回路接头、排气回路接头,所述膨胀腔体设置于下腔体的上方,且所述膨胀腔体与下腔体贯通设置,所述下腔体内设防震板,并通过防震板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主回路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下部分上,所述排气回路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主回路与排气回路在一个水箱内,解决了并联水箱并联回路内循环流体不经过散热器冷却的弊端,影响外接车辆需散热系统的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
技术介绍
膨胀水箱是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冷却系统运行时气体收集和调节冷却系统随温度变化时液体体积变化,确保了冷却回路的安全正常工作。随着轨道车辆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冷却系统结构紧凑,高效。因此,探索一种结构紧凑、高效,适用于轨道车顶要求的膨胀水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将主回路与排气回路串联在一个水箱内的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包括膨胀腔体、下腔体、防震板、主回路接头和排气回路接头,所述膨胀腔体设置于下腔体的上方,且所述膨胀腔体与下腔体贯通设置;所述下腔体内设防震板,并通过防震板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主回路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下部分上,所述排气回路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面上;优选的,所述主回路接头包括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用于连接冷却液体输入端,以使冷却液体通过进口接头输入至膨胀水箱内;所述出口接头用于连接冷却液体输出端,以将冷却液体通过出口接头输出膨胀水箱。优选的,所述排气回路接头包括主排气接头和辅排气接头,所述主排气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面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辅排气接头与主排气接头并列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回路接头和排气回路接头均选用为带倒齿结构的接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下腔体的底面上还设有一个及以上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用于将下腔体与排气回路接头之间连通,以便于通过排气回路接头进行下腔体内的排气处理;优选的,所述排气孔的直径设置为1-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震板上设有一个及以上的通孔,通过所述通孔使冷却液体在下腔体内流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震板上还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设置于进口接头与出口接头之间,且其上端面安装于防震板的下表面上,下端面安装于下腔体的底面上,左端面设置于防震板的中心轴线上,右端面安装于下腔体的内表面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还包括泄压阀、液位传感器、液位观察口和安装板,所述泄压阀安装于膨胀腔体上,且与膨胀腔体贯通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膨胀腔体上,并竖直向下延伸至下腔体内,用于检测膨胀腔体和下腔体内的液位情况;所述液位观察口设置于下腔体上,用于操作人员观察膨胀水箱内的冷却液位情况;所述安装板连接于下腔体的外表面上,以便于膨胀水箱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液位观察口采用耐高温高压的有机玻璃制作而成。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主回路与排气回路串联在一个水箱内,解决了并联水箱并联回路内循环流体不经过散热器冷却的弊端,影响外接车辆需散热系统的冷却。(2)本技术中的泄压阀保压值相对并联式保压值大,可减小膨胀水箱设计体积,实现结构紧凑简单。(3)本技术中将主回路接头、排气接头设计为带倒齿结构,能用于橡胶管道安装,节约成本与方便维修。(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扰流板,以将主回路的进口接头与出口接头进行间隔,以防止从进口接头输入的冷却液体直接从出口接头流出。(5)本技术中设置有防震装置,通过防震装置减少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以有效确保液位传感器对膨胀水箱内液位检测的准确性。(6)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液位观察口,以方便对膨胀水箱内冷却液体的情况进行观察。(7)本技术中通过将排气孔设置成孔径为1-5mm的小孔,以增大排气回路的阻力,减小在排气过程中的水流。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A-A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B-B的剖面示意图。其中:1:下腔体、2:膨胀腔体、3:泄压阀、4:液位传感器、5:液位观察口、6:主回路接头、6-1:进口接头、6-2:出口接头、7:排气回路接头、7-1:主排气接头、7-2:辅排气接头、8:扰流板、9:防震板、10:安装板、11: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包括下腔体1、膨胀腔体2、主回路接头6和排气回路接头7,所述膨胀腔体2固定设置于下腔体1的上方,并与下腔体1贯通设置,所述主回路接头6和排气回路接头7分别固定设置于下腔体1上,并与下腔体1贯通设置;优选的,所述膨胀腔体2上还设有泄压阀3和液位传感器4,以便于对膨胀水箱内的液位情况进行检测以及液压过大时的泄压处理。优选的,所述下腔体1的外表面上还固定设有安装板10,以用于膨胀水箱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所述下腔体1上还设有用于观察膨胀水箱内冷却液体情况的液位观察口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排气回路接头7包括主排气接头7-1和辅排气接头7-2,所述主排气接头7-1和辅排气接头7-2分别固定安装于下腔体1的底面上,并通过设置于下腔体1的底面上的排气孔11与下腔体1贯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主回路接头6包括进口接头6-1和出口接头6-2,所述进口接头6-1用于向膨胀水箱内输入冷液体,所述出口接头6-2用于将膨胀水箱内的热液体输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下腔体1内还设有防震板9,通过所述防震板9将下胶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部分,所述主回路接头6和排气回路接头7分别设置于下腔体1的下部分上;优选的,所述防震板9上设有一个及以上的通孔,以当车辆在运行状态时,通过防震板9进行减震,以减少膨胀水箱中的液体晃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防震板9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扰流板8,所述扰流板8的上端面安装于防震板9的下表面上,其下端面安装于下腔体1的底面上;优选的,所述扰流板8的右端面设置于进口接头6-1与出口接头6-2之间,其左端面设置于防震板9的中心轴线上,以将进口接头6-1和出口接头6-2进行隔离,防止从进口接头6-1流入的水直接从出口接头6-2流出。优选的,所述扰流板8倾斜设置的下腔体1内,以将下腔体1的下部分间隔成两部分,以使进口接头6-1的输入端和出口接头6-2的输出端进行分隔,用于将进口接头6-1和出口接头6-2中的液体相互混合,同时,防止排气回路接头7内的气体直接被吸入至出口接头6-2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腔体、下腔体、防震板、主回路接头和排气回路接头,/n所述膨胀腔体设置于下腔体的上方,且所述膨胀腔体与下腔体贯通设置;/n所述下腔体内设防震板,并通过防震板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n所述主回路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下部分上,所述排气回路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串联式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腔体、下腔体、防震板、主回路接头和排气回路接头,
所述膨胀腔体设置于下腔体的上方,且所述膨胀腔体与下腔体贯通设置;
所述下腔体内设防震板,并通过防震板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
所述主回路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下部分上,所述排气回路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接头包括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用于连接冷却液体输入端,以使冷却液体通过进口接头输入至膨胀水箱内;所述出口接头用于连接冷却液体输出端,以将冷却液体通过出口接头输出膨胀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设置于同一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回路接头包括主排气接头和辅排气接头,所述主排气接头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面上,所述辅排气接头与主排气接头并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接头和排气回路接头均选用为带倒齿结构的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福李友瑜刘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