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26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包括支撑架,其中在所述支撑架的前端铰接有前转臂,在所述支撑架的中部铰接有后转臂,所述前转臂的长度大于后转臂的长度,在所述前转臂与后转臂上交接有升举架,在所述升举架内滑动设有升举台,在所述升举台的末端通过斜升油缸与升举架的尾部连接,在所述升举台上设有“V”字形的料斗,在所述支撑架的末端设有双级液压缸,所述双级液压缸的前端与后转臂的顶部连接,通过升举装置将输油管从地面转送到井口操作平台处,并且让输油管本身呈倾斜状态,这样不仅方便吊装,减少了吊装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输油管安装的效率,而且还不再需要地面的工人进行辅助,从而消除了地面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举装置,尤其是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油田的油井打好后,需要在油井的井口内安装多根油管,在现有技术中,都是用吊车将油管的一端固定然后进行起吊作业,在整个起吊过程中,至少需要一名工作人在油管的接地端,保持输油管的平稳,当遇到稍微大点的风时,油管就会产生摆动,此时不仅增大了地面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这样的起吊方式工作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包括支撑架,其中在所述支撑架的前端铰接有前转臂,在所述支撑架的中部铰接有后转臂,所述前转臂的长度大于后转臂的长度,在所述前转臂与后转臂上交接有升举架,在所述升举架内滑动设有升举台,在所述升举台的末端通过斜升油缸与升举架的尾部连接,在所述升举台上设有“V”字形的料斗,在所述支撑架的末端设有双级液压缸,所述双级液压缸的前端与后转臂的顶部连接。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支撑架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撑板,在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有料钩,在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通过伸缩油缸与支撑架连接。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升举台上设有支撑座,在所述料斗底部与支撑座对应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支撑座之间通过支撑轴连接,在其中一个支撑轴内设有摆动油缸,所述摆动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撑脚的底部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料斗的底部呈圆弧结构。本技术的优点:通过升举装置将输油管从地面转送到井口操作平台处,并且让输油管本身呈倾斜状态,这样不仅方便吊装,减少了吊装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输油管安装的效率,而且还不再需要地面的工人进行辅助,从而消除了地面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收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所示,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中在所述支撑架1的前端铰接有前转臂2,在所述支撑架1的中部铰接有后转臂3,所述前转臂2的长度大于后转臂3的长度,在所述前转臂2与后转臂3上交接有升举架4,在所述升举架4内滑动设有升举台5,在所述升举台5的末端通过斜升油缸51与升举架4的尾部连接,在所述升举台5上设有“V”字形的料斗6,在所述支撑架1的末端设有双级液压缸41,所述双级液压缸41的前端与后转臂3的顶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撑板11,在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板11之间设有连接轴7,在所述连接轴7的两端设有料钩8,在所述连接轴7的中部设有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的前端通过伸缩油缸71与支撑架1连接;在所述升举台5上设有支撑座50,在所述料斗6底部与支撑座50对应设有支撑脚60,所述支撑脚60与支撑座50之间通过支撑轴52连接,在其中一个支撑轴50内设有摆动油缸61,所述摆动油缸61的另一端与支撑脚60的底部连接;所述料斗6的底部呈圆弧结构。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在支撑架1的尾部配套设置有相对应的电器控制柜9和油箱91等(采用电器控制柜来控制各种液压油缸的伸缩属于现有技术)。在初始状态下,前转臂2与后转臂3处于收拢状态,前转臂2与后转臂3位于支撑架1内,升举架4与支撑架1平行,此时可以通过工人将输油管搬运到料斗6内,同时也可以通过伸缩油缸71的伸长,在连接杆72的带动下带动连接轴7转动,从而使得料钩8以连接轴7的轴线为圆心向上转动,将堆放在旁边的输油管直接转运到料斗6内;为了方便输油管更好的进入料斗6内,因此将支撑板11的顶部设计成内低外高的斜面,这样输油管在料钩8的带动下,在到达高位时,输油管将顺着料钩8和支撑板11顶部的斜面顺利进入料斗6内;另外也可以将料斗6设计成翻转式,通过摆动油缸61的伸缩,使得料斗6可以进行左右翻转,让料斗6的敞口处对准输油管堆积的位置,从而便于料钩8上料。在完成上料后,通过控制双级液压缸41的伸长,推动前转臂2与后转臂3转动,进而带动升举架4升高,由于前转臂2的长度大于后转臂3的长度,所以升举架4在上升的过程中,升举架4会逐渐倾斜,最终形成升举架前高后低的状态,此时再通过斜升油缸51的伸长,将升举台5向升举架4的前端推动,使得料斗6内的输油管逐渐靠近油井口,在升举台5到位后,将输油管的前端固定在起吊装置上,起吊装置把输油管吊走后,将升举架4与升举台5一同收回,然后继续进行上料工作,此时前期的上料与升举工作,与后期的吊装安装工作可以同时进行,从而大幅度的缩短了整个安装的时间,而且在起吊过程中,输油管的末端一直位于料斗6内,不需要工人进行稳定,这样不仅提高了输油管安装的效率,而且还解决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最后,由于在支撑架1的两侧均设有料钩8,所以在支撑架1的两侧均可以进行上料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的前端铰接有前转臂,在所述支撑架的中部铰接有后转臂,所述前转臂的长度大于后转臂的长度,在所述前转臂与后转臂上交接有升举架,在所述升举架内滑动设有升举台,在所述升举台的末端通过斜升油缸与升举架的尾部连接,在所述升举台上设有“V”字形的料斗,在所述支撑架的末端设有双级液压缸,所述双级液压缸的前端与后转臂的顶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的前端铰接有前转臂,在所述支撑架的中部铰接有后转臂,所述前转臂的长度大于后转臂的长度,在所述前转臂与后转臂上交接有升举架,在所述升举架内滑动设有升举台,在所述升举台的末端通过斜升油缸与升举架的尾部连接,在所述升举台上设有“V”字形的料斗,在所述支撑架的末端设有双级液压缸,所述双级液压缸的前端与后转臂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油管用升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撑板,在同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红军徐殿义李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科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