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胜斌专利>正文

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08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混凝土叠合底板不便于吊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包括叠合底板和支撑件,叠合底板内设置钢筋网片,叠合底板放置于支撑件上,支撑件上设置至少三个吊装件,各个吊装件分别形成吊装点位,便于通过吊装点位进行吊装;支撑件和叠合底板之间还设置阻止支撑件和叠合底板滑移错位的限位结构;避免支撑件和叠合底板之间滑移错位。叠合底板放置于支撑件上,叠合底板和支撑件之间不组合受力,支撑件作为临时支撑,在施工完成后可拆卸回收并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叠合底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中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是将楼板在竖直方向分成上下两层,下层为预制底板,上层为后浇混凝土叠合层。预制底板配置钢筋并作为楼板的一部分,在施工阶段作为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模板承受荷载。后浇混凝土叠合层达到一定强度后,与预制底板形成整体的混凝土构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最常用的楼板形式是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简称桁架钢筋板。桁架钢筋板中的桁架的主要作用在于以下几点:第一、由于楼板厚度较大,钢筋桁架可以提高楼板刚度。第二、桁架可直接充当马镫铁的作用,便于绑扎上部钢筋,其中上部钢筋为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配筋。第三、可用作吊装的吊钩。第四、增加叠合面受剪,但这个并不明显,对于常规居住、办公荷载的叠合楼板,不配抗剪钢筋的叠合面仍可满足受剪计算要求。现有的桁架钢筋板存在以下缺点:第一、桁架钢筋制作复杂,增加叠合板生产工序。第二、桁架钢筋大幅增加的楼板的用钢量。第三、桁架钢筋对楼板刚度的增加有限,楼板仍需要增加支撑。第四、桁架钢筋板的预制底板最低厚度为60mm,预制底板自重仍较大,吊装依然麻烦。第五、架钢筋板的总厚度大,预制底板的厚度为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为70mm,总厚度达130mm,而普通现浇楼板厚度一般100mm起步。住宅中的楼板跨度一般小于4m,普通现浇楼板厚度一般100~110mm,桁架钢筋板的厚度在130mm及以上,桁架钢筋板对于跨度小于4m的楼板较普通现浇楼板反而会增加较多的砼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解决现有混凝土叠合底板不便于吊装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包括叠合底板和支撑件,叠合底板内设置钢筋网片,叠合底板放置于支撑件上,支撑件上设置至少三个吊装件,各个吊装件分别形成吊装点位,支撑件和叠合底板之间还设置阻止支撑件和叠合底板滑移错位的限位结构。具体的:限位结构为支撑件的顶面设置凸起,叠合底板的底面设置与凸起适配的凹台。或者,限位结构为:叠合底板的四周分别设置挡片,挡片的下端固定安装于支撑件。进一步的是:支撑件为型钢、合金型材或高分子材料,支撑件为平直的杆件、环形梁或Y字形梁。具体的:叠合底板的厚度≥40mm。进一步的是:叠合底板上设置至少三个贯穿叠合底板顶面和底面的通孔,通孔的下侧设有支撑件,吊装件的下端位于通孔内并与支撑件可拆卸连接,吊装件的上端为吊装点位,吊装件与通孔的孔壁之间隙配合。具体的:通孔的周围设置护筒,吊装件包括螺纹筒和吊环,支撑件的顶面与叠合底板的通孔对应的位置焊接连接柱,连接柱位于叠合底板的通孔内,螺纹筒的外径小于护筒的内径,螺纹筒的上端焊接吊环、下端位于通孔内并与连接柱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是:叠合底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两个吊装件,吊装件为包括竖直边和水平边的L形吊装件,竖直边的顶部设置吊孔,水平边连接于支撑件。更进一步的是:支撑件为中空结构,L形吊装件的水平边通过一颗销钉连接于支撑件端头内侧,L形吊装件可绕销钉转动并收纳于支撑件的端头内;或者L形吊装件的水平边通过至少两颗螺栓连接于支撑件的端头处。具体的:L形吊装件的水平边设置两个螺栓孔,螺栓孔在水平方向中部为矩形,矩形两侧为半圆,L形吊装件通过两颗螺栓连接于支撑件的端头处。进一步的是:叠合底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吊装件,支撑件的端头为中空结构,吊装件为伸缩吊装件,伸缩吊装件与支撑件端头的中空结构的尺寸一致并放于中空结构内,伸缩吊装件的外露端设置吊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叠合底板放置于支撑件上,叠合底板和支撑件之间不组合受力,叠合底板在生产、运输、吊装、浇筑上部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过程中,均靠自身的刚度和强度避免损坏和保持完整。支撑件作为临时支撑,在施工完成后可拆卸回收并反复利用,经济环保。支撑件上设置吊装件并形成吊装点位,便于通过吊装点位进行吊装。支撑件和叠合底板之间设置限位结构,限位结构避免支撑件和叠合底板之间滑移错位,利于保证吊装的安全以及吊装的准确就位。支撑件上可代替叠合底板的临时支撑,承担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在浇筑过程中的施工荷载,减少施工中板底支撑的工序。支撑件比钢筋桁架的刚度大很多,叠合底板的厚度可薄至40mm,可节约砼的用量,减轻叠合底板的质量,利于运输和吊装。限位结构为凸起和凹台,施工方便,定位效果好。L形吊装件和伸缩吊装件均可收放于支撑件的端头内,在非吊装期间可收于支撑件的端头内,避免对堆放、运输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的实施例在吊装时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叠合底板和支撑件之间的限位结构实施例。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在吊装点位处的纵剖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在设置挡片的方向的纵剖图。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在吊装点位处的纵剖图。图6是替代图5所示方案的一种方案。图7是替代图5所示方案的另一种方案。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叠合底板1、钢筋网片11、支撑件2、凸起31、凹台32、挡片33、护筒4、螺纹筒51、吊环52、连接柱53、L形吊装件6、销钉61、螺栓62、限位销63、伸缩吊装件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3所示,本技术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包括叠合底板1和支撑件2,叠合底板1内设置钢筋网片11,叠合底板1放置于支撑件2上,叠合底板1和支撑件2之间无结构受力,叠合底板1在生产、运输、吊装、浇筑上部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过程中,均靠自身的刚度和强度避免损坏和保持完整。叠合底板1的厚度≥40mm。支撑件2上设置至少三个吊装件,各个吊装件分别形成吊装点位,支撑件2和叠合底板1之间还设置阻止支撑件2和叠合底板1滑移错位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叠合底板1放置于支撑件2上之后,在转运过程中叠合底板1和支撑件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例如,如图2所示,限位结构为支撑件2的顶面设置凸起31,叠合底板1的底面设置与凸起31适配的凹台32。凸起31的高度,即凹台32的深度,可小于叠合底板1的厚度;当叠合底板1的厚度较小时,凸起31的高度也可大于或等于叠合底板1的厚度,此时凹台32贯穿成孔。凸起31和凹台32可呈立方体,或圆台、棱柱、棱台形状。凸起31最好选用金属材质,焊接固定于支撑件2顶面的适当位置。限位结构的数量可根据叠合底板1的大小确定,例如当叠合底板1呈长方形时,可在叠合底板1和支撑件2之间设置四个限位结构,分别布置于叠合底板1的四角。此外,限位结构还可以是:叠合底板1的四周分别设置挡片33,挡片33的下端固定安装于支撑件2。叠合底板1的四周均被挡片33阻挡,避免转运过程中相对支撑件2滑移。挡片33的高度最好与叠合底板1的厚度一致。挡片33可直接竖直焊接或螺栓连接于支撑件2的端头,或者挡片33呈L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包括叠合底板(1)和支撑件(2),叠合底板(1)内设置钢筋网片(11),其特征在于:叠合底板(1)放置于支撑件(2)上,支撑件(2)上设置至少三个吊装件,各个吊装件分别形成吊装点位,支撑件(2)和叠合底板(1)之间还设置阻止支撑件(2)和叠合底板(1)滑移错位的限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包括叠合底板(1)和支撑件(2),叠合底板(1)内设置钢筋网片(11),其特征在于:叠合底板(1)放置于支撑件(2)上,支撑件(2)上设置至少三个吊装件,各个吊装件分别形成吊装点位,支撑件(2)和叠合底板(1)之间还设置阻止支撑件(2)和叠合底板(1)滑移错位的限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限位结构为支撑件(2)的顶面设置凸起(31),叠合底板(1)的底面设置与凸起(31)适配的凹台(32);或者限位结构为:叠合底板(1)的四周分别设置挡片(33),挡片(33)的下端固定安装于支撑件(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支撑件(2)为型钢、合金型材或高分子材料,支撑件(2)为平直的杆件、环形梁或Y字形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叠合底板(1)的厚度≥40m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叠合底板(1)上设置至少三个贯穿叠合底板(1)顶面和底面的通孔,通孔的下侧设有支撑件(2),吊装件的下端位于通孔内并与支撑件(2)可拆卸连接,吊装件的上端为吊装点位,吊装件与通孔的孔壁之间隙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临时支撑件的混凝土叠合底板,其特征在于:通孔的周围设置护筒(4),吊装件包括螺纹筒(51)和吊环(52),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胜斌
申请(专利权)人:邹胜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