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胜斌专利>正文

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与外围护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603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与外围护墙体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解决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缝处容易开裂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分别设置连接孔,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拉接结构,拉接结构呈环状或两端固定于两个连接孔,连接孔内为灌浆得到的固结体。拉接结构为硬质连接件,或者柔性连接带,或者硬质连接件和柔性连接带共同形成。外围护墙体结构,解决轻质预制条板如何与混凝土构件拼接的问题,采用的方案是混凝土构件与墙体之间设置连接筋,或者混凝土构件与墙体分别设置连接孔,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拉接结构。本技术用于轻质预制条板之间的拼接,以及与混凝土构件的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轻质预制条板拼接强度的结构,以及一种外围护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1、轻质预制条板主要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ac或alc板)、陶粒混凝土条板、改性石膏空心隔墙板、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和聚苯颗粒夹芯板。轻质预制条板属于非砌筑的墙板,具有轻质、保温、隔热的特点,还具有施工难度低、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在装配式建筑中广泛使用。轻质预制条板用作内隔墙无需考虑防水问题,但是用作外围护墙体时,由于外部环境湿度、温度等变化剧烈,以及在风荷载、地震等作用下,轻质预制条板在拼缝处易开裂,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导致渗水问题,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此外,轻质预制条板拼接形成的墙体的外侧为具有防水功能的外层结构,外层结构与轻质预制条板之间粘接不稳固,在外部环境长时间作用下外层结构存在较大的脱落风险。

2、对于建筑外墙的防水问题,以往的规范《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指出:对于降水量和风荷载较大的地区宜进行墙面整体防水。在该规范中,防水要求属于建议性的条款。2022年颁布的新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 55030-2022)指出:对于民用建筑而言,必须对外墙设置防水层,且降雨量较大的地方必须设置两道防水层。该新规范对外墙防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属于强制性条款,可见轻质预制条板用作外围护墙体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拼缝开裂和外层结构脱落,保证防水效果。

3、目前,装配式外围护墙体中的轻质预制条板的拼接面为平面,或者拼接面设置适配的凹凸结构,拼缝处朝外的一侧主要通过粘贴耐碱玻璃纤维布进行防裂,该做法属于表层的粘接连接,粘结力较弱,在受力下耐碱玻璃纤维布容易拉脱导致面层开裂。建筑外墙的外侧还施工有防水功能的外层结构。例如,在建筑外墙外侧施工具有两道防水的外层结构的常见做法是先通过水泥浆掺108胶甩毛,保证砂浆层可稳固地附着于墙体,再挂铁丝网,铁丝网通过铁钉固定于墙体,用于防止砂浆层开裂,再施工水泥防水砂浆作为第一道防水,再施工js防水涂料作为第二道防水,再刮两道柔性耐水腻子,以及两遍抗碱封闭底漆,最后喷涂真石漆作为饰面层。

4、现有的防水措施主要通过优化外层结构和板缝构造来实现。外层结构内部嵌有铁丝网,铁丝网通过铁钉固定于墙体,以提高外层结构在墙体的附着强度,由于轻质预制条板内部具有大量的孔隙,轻质预制条板对铁钉的固定效果差,铁钉容易失效,导致外层结构依赖其与墙体的粘接力实现固定。轻质预制条板与外层结构的材质不同,两者之间属于表层的粘接,粘接力较弱。现有的防水措施对加强轻质预制条板之间的拼接强度考虑不足,轻质预制条板之间直接拼接,轻质预制条板之间不能传递拉力,轻质预制条板之间容易出现开裂,导致拼接缝处的外层结构拉脱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解决轻质预制条板拼接后,拼接缝处容易开裂的问题。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连接孔,连接孔位于轻质预制条板的板面,两块轻质预制条板的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拉接结构,拉接结构呈环状或两端固定于两个连接孔,连接孔内为灌浆得到的固结体。

3、具体的:拉接结构为: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硬质连接件,硬质连接件呈[形,硬质连接件两端的弯折段分别位于两个连接孔内;或者,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硬质连接件,硬质连接件连接或组装为环形;或者,两个连接孔之间穿设柔性连接带,柔性连接带连接为环形;或者,两个连接孔之间穿设硬质连接件和柔性连接带,硬质连接件和柔性连接带连接或组装为环形。

4、具体的:硬质连接件为金属材质,一般为钢制件;柔性连接带为钢丝、铁丝、钢绳或者纤维绳索。

5、连接孔内的固结体起到充填连接孔、固定拉接结构以及提高连接孔处的强度的作用,具体的:固结体为固化的水泥浆、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植筋胶。

6、为了便于对连接孔自下而上进行灌浆施工,同时也为了避免连接孔成为渗水通道,并提高固结体对拉接结构的固定作用,进一步的是:连接孔贯穿轻质预制条板的两个板面,轻质预制条板按使用状态放置时,连接孔的中心线与水平面斜交。

7、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通过呈[形的硬质连接件连接时,可以在轻质预制条板的两个板面分别设置硬质连接件,具体的:拉接结构为:两个连接孔贯穿轻质预制条板的两个板面,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两个呈[形的硬质连接件,两个呈[形的硬质连接件分别位于两块轻质预制条板的两个板面,两个呈[形的硬质连接件的弯折段在连接孔内相互搭接。

8、进一步的是:同一拉接结构对应的两个连接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9、为了提高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的拼接强度,进一步降低拼接缝的开裂风险: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之间的拉接结构至少两个,任意两个拉接结构对应的平面相互平行或相交。

10、为了提高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的自身强度,进一步的是:同一块轻质预制条板的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拉接结构。

11、本技术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的有益效果是: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之间设置拉接结构,拉接结构可将受到的拉力通过连接孔内的固结体分散至轻质预制条板,充分利用拉接结构的抗拉能力,使拼接缝两侧的轻质预制条板之间具有较大的抗拉能力,与通过表层粘贴耐碱玻璃纤维布进行防裂的传统做法相比,提高了两块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缝之间的抗裂性能,也利于确保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缝位置的防水性能。拉接结构还增加了轻质预制条板的板面的粗糙度,使外层结构可以更稳固地附着于板面。

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外围护墙体结构,解决轻质预制条板的拼接缝处容易开裂的问题,以及轻质预制条板如何与混凝土构件稳固拼接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围护墙体结构,包括由至少两块轻质预制条板依次拼接形成的墙体,以及位于墙体一侧或两侧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为混凝土墙或混凝土柱,相邻两块轻质预制条板按照上述任一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相互拼接,混凝土构件与墙体之间设置至少一根连接筋,或者混凝土构件与墙体分别设置连接孔,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拉接结构。

13、具体的:连接筋为钢制件,连接筋的一端埋设于混凝土构件内,另一端呈l形并插于轻质预制条板的连接孔内,连接孔内为灌浆得到的固结体;或者,连接筋为连接钢筋,混凝土构件与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的侧面预埋连接钢筋,连接钢筋远离混凝土构件的一端设置弯钩,轻质预制条板与混凝土构件拼接的侧面设置与连接钢筋适配的凹孔,连接钢筋位于凹孔内,凹孔内为灌浆得到的固结体。

14、进一步的是:墙体的外侧设有外层结构,外层结构内部嵌有加劲网,拉接结构贯穿加劲网,或者加劲网与拉接结构绑扎连接;或者拉接结构在位于轻质预制条板板面的位置设置挂钩,加劲网挂于挂钩。

15、具体的:加劲网为铁丝网、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

16、本技术外围护墙体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墙体通过拉接结构成为一个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1)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连接孔(11),连接孔(11)位于轻质预制条板(1)的板面,两块轻质预制条板(1)的两个连接孔(1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拉接结构,拉接结构呈环状或两端固定于两个连接孔(11),连接孔(11)内为灌浆得到的固结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拉接结构为:两个连接孔(11)之间设置硬质连接件(2),硬质连接件(2)呈[形,硬质连接件(2)两端的弯折段分别位于两个连接孔(11)内;或者,两个连接孔(11)之间设置硬质连接件(2),硬质连接件(2)连接或组装为环形;或者,两个连接孔(11)之间穿设柔性连接带(3),柔性连接带(3)连接为环形;或者,两个连接孔(11)之间穿设硬质连接件(2)和柔性连接带(3),硬质连接件(2)和柔性连接带(3)连接或组装为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硬质连接件(2)为金属材质,柔性连接带(3)为钢丝、铁丝、钢绳或者纤维绳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固结体为固化的水泥浆、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植筋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孔(11)贯穿轻质预制条板(1)的两个板面,轻质预制条板(1)按使用状态放置时,连接孔(11)的中心线与水平面斜交。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拉接结构为:两个连接孔(11)贯穿轻质预制条板(1)的两个板面,两个连接孔(11)之间设置两个呈[形的硬质连接件(2),两个呈[形的硬质连接件(2)分别位于两块轻质预制条板(1)的两个板面,两个呈[形的硬质连接件(2)的弯折段在连接孔(11)内相互搭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拉接结构对应的两个连接孔(11)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1)之间的拉接结构至少两个,任意两个拉接结构对应的平面相互平行或相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块轻质预制条板(1)的两个连接孔(1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拉接结构。

10.外围护墙体结构,包括由至少两块轻质预制条板(1)依次拼接形成的墙体,以及位于墙体一侧或两侧的混凝土构件(4),混凝土构件(4)为混凝土墙或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轻质预制条板(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相互拼接,混凝土构件(4)与墙体之间设置至少一根连接筋(5),或者混凝土构件(4)与墙体分别设置连接孔,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上述权利要求1~9任项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中的拉接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围护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筋(5)为钢制件,连接筋(5)的一端埋设于混凝土构件(4)内,另一端呈L形并插于轻质预制条板(1)的连接孔(11)内,连接孔(11)内为灌浆得到的固结体;或者,连接筋(5)为连接钢筋,混凝土构件(4)与轻质预制条板(1)拼接的侧面预埋连接钢筋,连接钢筋远离混凝土构件(4)的一端设置弯钩,轻质预制条板(1)与混凝土构件(4)拼接的侧面设置与连接钢筋适配的凹孔(12),连接钢筋位于凹孔(12)内,凹孔(12)内为灌浆得到的固结体。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外围护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墙体的外侧设有外层结构(6),外层结构(6)内部嵌有加劲网,拉接结构贯穿加劲网,或者加劲网与拉接结构绑扎连接;或者拉接结构在位于轻质预制条板板面的位置设置挂钩,加劲网挂于挂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围护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劲网为铁丝网、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互拼接的两块轻质预制条板(1)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连接孔(11),连接孔(11)位于轻质预制条板(1)的板面,两块轻质预制条板(1)的两个连接孔(1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拉接结构,拉接结构呈环状或两端固定于两个连接孔(11),连接孔(11)内为灌浆得到的固结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拉接结构为:两个连接孔(11)之间设置硬质连接件(2),硬质连接件(2)呈[形,硬质连接件(2)两端的弯折段分别位于两个连接孔(11)内;或者,两个连接孔(11)之间设置硬质连接件(2),硬质连接件(2)连接或组装为环形;或者,两个连接孔(11)之间穿设柔性连接带(3),柔性连接带(3)连接为环形;或者,两个连接孔(11)之间穿设硬质连接件(2)和柔性连接带(3),硬质连接件(2)和柔性连接带(3)连接或组装为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硬质连接件(2)为金属材质,柔性连接带(3)为钢丝、铁丝、钢绳或者纤维绳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固结体为固化的水泥浆、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植筋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孔(11)贯穿轻质预制条板(1)的两个板面,轻质预制条板(1)按使用状态放置时,连接孔(11)的中心线与水平面斜交。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拉接结构为:两个连接孔(11)贯穿轻质预制条板(1)的两个板面,两个连接孔(11)之间设置两个呈[形的硬质连接件(2),两个呈[形的硬质连接件(2)分别位于两块轻质预制条板(1)的两个板面,两个呈[形的硬质连接件(2)的弯折段在连接孔(11)内相互搭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轻质预制条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拉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胜斌
申请(专利权)人:邹胜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