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胜斌专利>正文

加强型ALC板、楼板结构与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00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型ALC板,以及该加强型ALC板用作楼板和墙板的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ALC板的强度。加强型ALC板,板体的两个板面分别设置加强带,加强带至少包括横向加强带和/或纵向加强带,提高ALC板承受与板面垂直的荷载的能力。不同板面的横向加强带相连成环并形成横向环状加强带,不同板面纵向加强带相连成环并形成纵向环状加强带,横向环状加强带和纵向环状加强带均起到环箍的作用,避免出现鼓胀剪切破坏,显著提高了加强型ALC板的强度,横向环状加强带或纵向环状加强带的配筋相互交织,板体之间穿设钢筋并现浇形成内包式暗梁,提高了连接强度。加强型ALC板可以用作楼板,也可以用作墙板,还可以在墙体形成门洞或窗孔。可以在墙体形成门洞或窗孔。可以在墙体形成门洞或窗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强型ALC板、楼板结构与墙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加强型ALC板,以及该加强型ALC板用作楼板和墙板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蒸压加气混凝土内配置经防锈处理的不同规格、不同数量的钢筋网片,可制得不同用途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ALC板),例如用作屋面板、外墙板、隔墙板和楼板等。
[0003]ALC板具有轻质、保温、隔热和耐火性好的优点,但也有缺点。一方面,由于ALC板属于发泡成型的混凝土,因此抗压强度不高,抗拉强度很低;ALC板用于外墙板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冻融、碳化、干湿循环交替作用、温度变化等,ALC板自身容易开裂;另外,ALC板之间的拼缝由于干湿循环交替、温度变化、风振效应等影响,也容易开裂。另一方面,ALC板具有大量气泡孔洞,蒸压加气混凝土与钢筋网片的接触面存在气泡,接触面不紧密、不连续,蒸压加气混凝土对钢筋网片的握裹力差,钢筋网片容易滑脱,钢筋网片与蒸压加气混凝土协同工作的能力差。另外,蒸压加气混凝土中连通的气泡孔洞使钢筋网片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导致钢筋网片容易被锈蚀,因此规范要求ALC板内部的钢筋网片需进行防锈处理;还有,ALC板属于多孔结构,在墙体安装诸如门窗、空调、热水器、水箱等附着设备时,固定的螺栓容易松动。
[0004]目前ALC板用于墙体时,规范仅允许ALC板用作自承重墙,例如地方行业标准北京市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11/T2003

2022)和浙江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应用技术规程》(DB33/T1232

2021)均指出ALC板仅用于非承重的隔墙。此外由于ALC板自身的强度不足,承载力低,ALC板在楼板中的运用存在诸多限制。
[0005]通过一定的方式对ALC板自身进行加强,就能拓展ALC板的适用范围。例如,在ALC板内部打与板面平行的孔洞,孔洞内置入钢筋并灌浆,从而提高ALC板的强度。这样的加强方式存在下述不足:第一、在ALC板内部打孔洞加工难度大,平直度不易保证,尤其是当孔洞很长时,容易出现倾斜,难以控制成孔质量;第二、灌浆时不能观察浆液情况,难以保证浆液完全充填孔洞,难以保证灌浆质量,还存在钢筋外侧局部可能没有混凝土或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问题,导致钢筋容易被锈蚀。
[0006]ALC板用作自承重墙的墙板,还存在墙板之间如何拼接的问题。现有的拼接方式主要为一侧凹槽,一侧凸起,相互适配拼接,拼接处填充有粘接胶;当需要设置构造柱时,两个拼接面分别设置凹槽,凹槽内配筋并现浇混凝土,形成内包式构造柱。例如,现有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JGJ/T 17

2020备案号J 824
ꢀ‑
2020)的5.5.9作出了“自承重墙体宜采用内包式构造柱,柱宽度不应小于100mm”以及“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lm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的三面包双筋混凝土柱”的规定。对于上述规范给出的ALC板拼接方式,ALC板之间的连接很弱,拼接缝的抗裂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加强型ALC板,首要目的是提高ALC板对与ALC板的板面垂直的荷载的承载力。
[000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强型ALC板,包括板体,板体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板面,以及两个端面和两个侧面,每个板面分别设置至少一条加强带,加强带至少包括横向加强带和/或纵向加强带,横向加强带的两端延伸至两个侧面,纵向加强带的两端延伸至两个端面,加强带平直布置;加强带为预制的补强体,或者现浇的补强体,或者为部分预制部分现浇的补强体,补强体配筋或不配筋。
[0009]上述加强型ALC板的有益效果是:与加强型ALC板的板面垂直的荷载作用于板体,板体的一个板面受拉,另一个板面受压,本技术相应在板体的两个板面分别设置加强带,加强带分别对两个板面进行加强,提高了板体两个板面受拉和受压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加强型ALC板承受与其板面垂直的荷载的能力。
[0010]为了对外轮廓为长方体形状的板体进行均匀加强,进一步的是:板体的板面、端面和侧面,任意两个面相互垂直;横向加强带相互平行并与端面平行,纵向加强带相互平行并与侧面平行,位于同一板面的横向加强带和纵向加强带在垂足处相交相连。
[0011]为了对板体的两个板面同等加强,避免板体的两个板面需要区分,进一步的是:板体两个板面上的加强带在与板面平行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0012]为了便于加强带在板体上的生产制作,进一步的是:板体的表面设置凹槽,加强带位于凹槽处,加强带的表面与板体对应的表面齐平、凸出板体对应的表面或低于板体对应表面。
[0013]板体表面的凹槽在其横截面上可以为任意形状,为了便于加强带的生产制作以及优化加强带的受力,并保证加强带的补强效果,具体的:板体表面的凹槽在其横截面呈槽口槽底等大的形状或者槽口大于槽底的形状。例如,凹槽在其横截面上呈矩形、半圆形或梯形。
[0014]为了实现板体通过加强带的配筋与其它结构进行拉结,进一步的是:至少一条加强带的配筋的两端分别延长至对应的端面或侧面之外。
[0015]对于加强带,补强体单独对板体起到补强的作用,或者补强体与配筋相互结合,协同受力,补强体与配筋共同对板体起到补强的作用。具体的:补强体为砂浆、细石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高强石膏、环氧树脂灌浆料等。
[0016]为了便于加强型ALC板利用侧面或端面采用现浇方式与另一加强型ALC板拼接成更大面积的板件,或者便于通过现浇对侧面或端面进行加强,进一步的是:板体的两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四个面至少一个面设置拼接凹槽,拼接凹槽为现浇槽,拼接凹槽的中心线与板面平行。
[0017]为了降低加强型ALC板受力后加强带与板体的分离风险,确保加强带对板体的补强效果,提高加强型ALC板的抗剪能力,进一步的是:“位于不同板面且相互对应的横向加强带至少一组,每组由两条横向加强带组成,至少一组横向加强带在板体的侧面相连成环,并形成横向环状加强带”和/或“位于不同板面且相互对应的纵向加强带至少一组,每组由两条纵向加强带组成,至少一组纵向加强带在板体的端面相连成环,并形成纵向环状加强带”。
[0018]加强型ALC板的板体一般为条板,因此板面的面积大于或远大于侧面的面积,侧面的面积大于或远大于端面的面积。下面提供一种对板体为条板的加强型ALC板的典型加强方式:板体两个板面分别设置纵向加强带,各条纵向加强带相互平行,纵向加强带的配筋延伸至端面之外;板体两个板面还分别设置横向加强带,各条横向加强带相互平行并与纵向加强带垂直,横向加强带和纵向加强带在垂足处相交相连,不同板面且相互对应的两条横向加强带在板体的侧面相连成环,并形成横向环状加强带。
[0019]加强型ALC板一般通过侧面进行拼接,板体的两个侧面可能均用于与板体拼接,也可能仅一个侧面用于与板体拼接。
[0020]对于仅一个侧面用于与板体拼接,另一个侧面直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强型ALC板,包括板体(1),板体(1)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板面,以及两个端面和两个侧面,其特征在于:每个板面分别设置至少一条加强带,加强带至少包括横向加强带(2)和/或纵向加强带(3),横向加强带(2)的两端延伸至两个侧面,纵向加强带(3)的两端延伸至两个端面,加强带平直布置;加强带为预制的补强体,或者现浇的补强体,或者为部分预制部分现浇的补强体,补强体配筋或不配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的板面、端面和侧面,任意两个面相互垂直;横向加强带(2)相互平行并与端面平行,纵向加强带(3)相互平行并与侧面平行,位于同一板面的横向加强带(2)和纵向加强带(3)在垂足处相交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两个板面上的加强带在与板面平行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的表面设置凹槽,加强带位于凹槽处,加强带的表面与板体(1)对应的表面齐平、凸出板体(1)对应的表面或低于板体(1)对应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表面的凹槽在其横截面呈槽口槽底等大的形状或者槽口大于槽底的形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加强带的配筋的两端分别延长至对应的端面或侧面之外。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补强体为砂浆、细石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高强石膏或环氧树脂灌浆料。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的两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四个面至少一个面设置拼接凹槽,拼接凹槽为现浇槽,拼接凹槽的中心线与板面平行。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位于不同板面且相互对应的横向加强带(2)至少一组,每组由两条横向加强带(2)组成,至少一组横向加强带(2)在板体(1)的侧面相连成环,并形成横向环状加强带”和/或“位于不同板面且相互对应的纵向加强带(3)至少一组,每组由两根纵向加强带(3)组成,至少一组在板体(1)的端面相连成环,并形成纵向环状加强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两个板面分别设置纵向加强带(3),各条纵向加强带(3)相互平行,纵向加强带(3)的配筋延伸至端面之外;板体(1)两个板面还分别设置横向加强带(2),各条横向加强带(2)相互平行并与纵向加强带(3)垂直,横向加强带(2)和纵向加强带(3)在垂足处相交相连,不同板面且相互对应的两条横向加强带(2)在板体(1)的侧面相连成环,并形成横向环状加强带。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设置横向环状加强带,横向环状加强带的配筋呈环形,板体(1)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侧面凹槽(4),侧面凹槽(4)的中心线与板面平行;一个侧面凹槽(4)内为侧面加强带(5),侧面加强带(5)为预制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侧面加强带(5)与横向环状加强带相交相连;另一个侧面凹槽(4)为现浇槽,横向环状加强带在该侧面凹槽(4)内的配筋凸出该侧面。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设置横向环状加强带,横向环状加强带的配筋呈环形;板体(1)至少一个侧面设置侧面加强带(5),侧面加强带(5)与横向环状加强带相交相连,侧面加强带(5)为具有配筋的补强体,侧面加强带(5)的补强体全
部预制,或全部现浇,或部分预制部分现浇。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设置横向环状加强带,横向环状加强带的配筋呈环形,板体(1)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侧面凹槽(4),侧面凹槽(4)的中心线与板面平行,两个侧面凹槽(4)均为现浇槽并相互对应,横向环状加强带在两个侧面凹槽(4)内的配筋凸出该侧面,并且配筋凸出侧面的高度不大于侧面凹槽(4)的深度。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板体(1)设置横向环状加强带,板体(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侧面凹槽(4),两个侧面凹槽(4)均为现浇槽并相互对应,一个侧面凹槽(4)的底部设置至少一个盲孔(6),另一个侧面的横向环状加强带的配筋设置凸出该侧面的延伸部,并且延伸部与盲孔(6)相互对应。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其特征在于:横向环状加强带的配筋在设有盲孔(6)的侧面凸出该侧面,并且配筋凸出侧面的高度不大于侧面凹槽(4)的深度。16.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上述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ALC板,各块板体(1)通过侧面相互拼接并形成楼板,板体(1)之间形成拼接缝,板体(1)的一个板面形成楼板的顶面,另一个板面形成楼板的底面,板体(1)的加强带包括横向加强带(2)和纵向加强带(3),加强带为预制或现浇且具有配筋的补强体。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板体(1)两个板面的横向加强带(2)在板体(1)的侧面相连成环,并形成横向环状加强带,横向环状加强带的配筋呈环形。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楼板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胜斌
申请(专利权)人:邹胜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