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回弹式交通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2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弹式交通锥,包括底座及固定在底座顶部的锥体;所述锥体上至少有一层回弹带,回弹带为环带状结构,锥体的外壁设有反光带;所述回弹带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回弹带的高度尺寸相同;所述回弹带将锥体分隔为上段、中段及下段,且上段、中段及下段的外壁均设有反光带;所述锥体的上段、中段及下段壁厚尺寸与回弹带的壁厚尺寸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交通锥抗撞击性强,回弹性更好,在高速公路车辆剐蹭时回弹带部分能够有效弯曲以缓解动能,并随后回弹复原,能有效减少被车辆撞到或者剐蹭带飞偏离原位置的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弹式交通锥
本技术涉及交通隔离警示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回弹式交通锥。
技术介绍
交通锥在分隔交通、引导车流和保护现场施工等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更是被普及应用在高速公路上,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路段或变换车道,甚至交通警察临时检查时,都会放置交通锥,以减少引生相关的交通事故和碰撞踩踏事件。传统的交通锥一般是由塑胶PVC等材料制成的且呈中空锥状体,稳定性不够好。在现行新国标下,为了更好的起到警示作用,新型交通锥的高度较以往提升许多,但高速公路来往车辆速度快,尤其一些大型货车的货箱底部高度较低,稍有不慎即会将其剐蹭碰倒,或者碰倒后距原始摆放位置偏移较大,给高速公路作业工作等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一旦失去交通锥的警示功能,将会对高速公路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创新专利技术出一种抗倒伏且稳定性强的新型交通锥来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式交通锥,使得交通锥在受到剐蹭时能够部分弯曲并回弹复原,减少被碰倒或者距原始摆放位置偏移较大,从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弹式交通锥,包括底座及固定在底座顶部的锥体;所述锥体上至少有一层回弹带,回弹带为环带状结构,锥体的外壁设有反光带。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回弹带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回弹带的高度尺寸相同;所述回弹带将锥体分隔为上段、中段及下段,且上段、中段及下段的外壁均设有反光带。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锥体的上段、中段及下段壁厚尺寸与回弹带的壁厚尺寸相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回弹带的壁厚尺寸为2.8~3.2㎜,高度尺寸为11~13cm。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底座呈八边形,且锥体上段的顶端设有圆形拉环。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反光带宽度尺寸为7~9cm。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回弹带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锥体的上段、中段及下段内壁设有凸起加强筋。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加强筋在锥体的上段、中段及下段内壁呈环形阵列排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的回弹式交通锥,抗撞击性强,回弹性更好,在高速公路车辆剐蹭时回弹带部分能够有效弯曲以缓解动能,并随后回弹复原,能有效减少被车辆撞到或者剐蹭带飞偏离原位置的情况的发生。第二、本技术的回弹式交通锥,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高速公路交通锥摆放的安全问题,给予高速公路施工人员安全保障。第三、本技术的回弹式交通锥,八边形的底座计更合理,抓地力更强,重心更加稳健,不易因撞击而发生较大偏移。第四、本技术的回弹式交通锥,锥体外壁合理张贴多条反光带,相较以往示警效果更好,更容易被来往车辆所察觉。第五、本技术的回弹式交通锥,锥体的顶端设有圆形拉环,取放交通锥时更加的方便快捷。第六、本技术的回弹式交通锥,锥体的上段、中段及下段内壁设有凸起加强筋,进一步的提升锥体的抗撞击能力,有效的提升交通锥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使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锥体剖视图。图中:1-底座、2-锥体、201-弹性带、202-上段、203-中段、204-下段、3-反光带、4-拉环、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回弹式交通锥,包括底座1及固定在底座1顶部的锥体2;所述锥体2上至少有一层回弹带201,回弹带201为环带状结构,锥体2的外壁设有反光带3;所述回弹带201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回弹带201的高度尺寸相同;所述回弹带201将锥体2分隔为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且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的外壁均设有反光带3;所述锥体2的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壁厚尺寸与回弹带201的壁厚尺寸相同;所述回弹带201的壁厚尺寸为2.8~3.2㎜,高度尺寸为11~13cm;所述底座1呈八边形,且锥体2上段202的顶端设有圆形拉环4;所述反光带3宽度尺寸为7~9cm;所述回弹带201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在本实施例中,锥体2的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的材质为塑料,拉环4与锥体2的上段202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底座1与锥体2的下段204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回弹带201与锥体2的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之间使用JL-468胶水或JL-6160ABS胶水粘接。此外,在距离锥体2上段20230cm处设置上层回弹带201,其中第一层回弹带201的横向中心线距锥体2上段202为30cm,带宽12cm,回弹带201上沿距距锥体2上段20224cm,回弹带201下沿距距锥体2上段20236cm;在距离交通锥下段20430cm处设置第二层回弹带201,其中第二层回弹带201横向的中心线距锥体2下段204为30cm,带宽12cm,回弹带201上沿距锥体2下段20436cm,回弹带201下沿距锥体2下段20424cm;锥体2的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壁厚尺寸与回弹带201的壁厚尺寸相同,均为3mm;反光带3的宽度尺寸为8cm。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1在使用时,锥体2的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遭撞击后容易破损;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具体地说:所述锥体2的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内壁设有凸起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在锥体2的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内壁呈环形阵列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5的数量为四道;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锥体2的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内壁设有凸起加强筋5,进一步的提升锥体2的抗撞击能力,有效的提升交通锥的寿命。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此处不作赘述。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弹式交通锥,包括底座(1)及固定在底座(1)顶部的锥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2)上至少有一层回弹带(201),回弹带(201)为环带状结构,锥体(2)的外壁设有反光带(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弹式交通锥,包括底座(1)及固定在底座(1)顶部的锥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2)上至少有一层回弹带(201),回弹带(201)为环带状结构,锥体(2)的外壁设有反光带(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弹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带(201)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回弹带(201)的高度尺寸相同;所述回弹带(201)将锥体(2)分隔为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且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的外壁均设有反光带(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弹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2)的上段(202)、中段(203)及下段(204)壁厚尺寸与回弹带(201)的壁厚尺寸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弹式交通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带(201)的壁厚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文勋李耘周天阳金龙石卫华郭召臣王国栋刘馨琦李心为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