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89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慧城市交通生态马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隔断内设置的加热丝在下雪时自动加热路面将雪融化,压力传感器对车辆和行人进行感应,吸气管和排气管的管口为拱形且垂直向下,渗水口的大小能够根据路面排水量的大小调节,集成有排水功能的升降立柱即作为花瓣整体的升降立柱,也作为排水管使用,路面的积水通过渗水口和升降立杆排至蓄水池,空气净化器同时将蓄水池内的空气、路面附近的污染空气和汽车尾气吸入进行净化,水泵将蓄水池内的积水通过水泵吸水管送入净水器进行净化,废水通过废水管进入市政污水排放管网,净化后的水通过排水管重新排放到路面对路面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慧城市交通生态马路
,具体涉及一种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对路面附近的空气进行净化,对路面上的积雪进行加热融化和排放。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与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压力传感器(PressureTransducer)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压力传感器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按不同的测试压力类型,压力传感器可分为表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和绝压传感器。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和楼宇。上述各个技术都是独自运行没有相互结合到一起使用,例如:中国专利201320672976.4公开的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所述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池、水泵、水管、喷淋装置和水阀,所述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控制监测中心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水管与集水池相连,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水管上,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水管的端部,所述喷淋装置上设置有控制所述喷淋装置开启或关闭的水阀,所述控制监测中心分别与所述水泵和太阳能电池板相连;中国专利201720596575.3公开的一种生态透水路牙及其铺设结构包括路牙本体,路牙本体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排水腔,路牙本体靠近马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排水腔相通的排水通道,多个路牙本体通过凸起部与凹槽部的配合依次连接,多个路牙本体之间还均匀间隔设有储水箱,且储水箱的进水口分别与其两侧路牙本体的排水腔相通;中国专利201811105550.4公开的一种依附于道路的北方城市雨水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包括路中央排水绿植单元、路边排水单元、路边地表绿植净化单元、地下渗水储蓄单元和雨水湿地花园。本专利技术路中央排水绿植单元设置,增加路面地表透水面积;排水沟可有效减少垃圾堵塞路面排水口情况,加快排水流速,且冬季时期防止含有融雪剂的雪水流入绿化带内;人行道排水沟设置,将路面过多雨水引入路边地表绿植净化单元处,增加雨水渗透面积和时间;地下渗水储蓄单元的设置,实现对雨水的储蓄,以备后用;雨水湿地花园在多雨期实现增大雨水渗透面积和雨水滞留时间;各雨水湿地花园和路边地表绿植净化单元等沟状连通,极大减少道路积水的数量和面积;中国专利201821026135.5公开的一种适用于马路的雨水排放、过滤、储存装置,属于集水排水、雨水截污处理
;包括马路、带空腔的路缘石、空腔、淤泥过滤网、净化介质层、活性炭芯过滤层、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空腔与连接管连接最高点、连接管、连接管与雨水储存箱连接最低点、雨水储存箱、水泵、抽水管、弧形自动溢流管顶点最低位置、弧形自动溢流管、弧形自动溢流管与雨水储存箱连接的最高位置、下水管、市政管网和人行道。通过回收溢流,使雨水得到有效排放、收集、净化和储存,能够有效解决路面积水等问题,实现了削峰调蓄、水生态修复的目标。因此,研发设计一种智能马路,对路面附近的空气进行净化,将汽车排放的尾气吸入到地下进行净化后再进行排出,对路面上的积雪进行加热融化和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很有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对路面附近的空气进行净化,对路面上的积雪进行加热融化和排放,提升空气质量,减少交通事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涉及的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蓄水池、设备池、水泵、净水器、水泵吸水管、排水管、废水管和渗水单元;蓄水池和设备池相邻且均埋置于地下,蓄水池中设置有水泵,设备池中设置有净水器,水泵吸水管将水泵与净水器连接,净水器分别与排水管和废水管连接,排水管伸出设备池到达地上,废水管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蓄水池上方的路面上铺设有若干渗水单元,渗水单元部分伸入蓄水池;渗水单元的主体结构包括安装座、隔断、加热丝、压力传感器、渗水口、吸气口、排气口、吸气管、排气管、空气净化器、地下吸气管和升降立杆;正六边形结构的安装座的六个侧边设置有隔断,隔断中敷设有加热丝,安装座的六个角度敷设有圆形结构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座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结构的渗水口,渗水口的周围设置有3-5组相邻排布的花瓣形结构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均与吸气管连接,排气口均与排气管连接,吸气管与空气净化器连接,空气净化器分别与排气管和地下吸气管连接,吸气管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有中空式结构的升降立杆,升降立杆的顶部与渗水口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隔断内设置的加热丝在下雪时自动加热路面将雪融化,以使车辆安全出行,压力传感器对车辆和行人进行感应,吸气管和排气管的管口为拱形且垂直向下,具有抗压作用,防止车辆的反复撵压造成损坏,同时能够避免水倒灌至空气净化器内影响正常运转,渗水口的大小能够根据路面排水量的大小调节,集成有排水功能的升降立柱即作为花瓣整体的升降立柱,也作为排水管使用,路面的积水通过渗水口和升降立杆排至蓄水池,空气净化器同时将蓄水池内的空气、路面附近的污染空气和汽车尾气吸入进行净化,净化后排放到路面,对路面的空气进行净化,水泵将蓄水池内的积水通过水泵吸水管送入净水器进行净化,废水通过废水管进入市政污水排放管网,净化后的水通过排水管重新排放到路面对路面进行清洗;其结构简单,环保节能,易于实现,有利于城市的智能化发展,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很有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渗水单元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渗水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渗水单元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涉及的渗水口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的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蓄水池1、设备池2、水泵3、净水器4、水泵吸水管5、排水管6、废水管7和渗水单元9;蓄水池1和设备池2相邻且均埋置于地下,蓄水池1中设置有水泵3,设备池2中设置有净水器4,水泵吸水管5将水泵3与净水器4连接,净水器4分别与排水管6和废水管7连接,排水管6伸出设备池2到达地上,废水管7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蓄水池1上方的路面8上铺设有若干渗水单元9,渗水单元9部分伸入蓄水池1。本实施例涉及的渗水单元9的主体结构包括安装座9.1、隔断9.2、加热丝9.3、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蓄水池、设备池、水泵、净水器、水泵吸水管、排水管、废水管和渗水单元;蓄水池和设备池相邻且均埋置于地下,蓄水池中设置有水泵,设备池中设置有净水器,水泵吸水管将水泵与净水器连接,净水器分别与排水管和废水管连接,排水管伸出设备池到达地上,废水管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蓄水池上方的路面上铺设有若干渗水单元,渗水单元部分伸入蓄水池;渗水单元的主体结构包括安装座、隔断、加热丝、压力传感器、渗水口、吸气口、排气口、吸气管、排气管、空气净化器、地下吸气管和升降立杆;正六边形结构的安装座的六个侧边设置有隔断,隔断中敷设有加热丝,安装座的六个角度敷设有圆形结构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座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形结构的渗水口,渗水口的周围设置有3-5组相邻排布的花瓣形结构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均与吸气管连接,排气口均与排气管连接,吸气管与空气净化器连接,空气净化器分别与排气管和地下吸气管连接,吸气管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有中空式结构的升降立杆,升降立杆的顶部与渗水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海绵城市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生态马路智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蓄水池、设备池、水泵、净水器、水泵吸水管、排水管、废水管和渗水单元;蓄水池和设备池相邻且均埋置于地下,蓄水池中设置有水泵,设备池中设置有净水器,水泵吸水管将水泵与净水器连接,净水器分别与排水管和废水管连接,排水管伸出设备池到达地上,废水管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蓄水池上方的路面上铺设有若干渗水单元,渗水单元部分伸入蓄水池;渗水单元的主体结构包括安装座、隔断、加热丝、压力传感器、渗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席福存肖斐张云龙张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华高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