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69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包括道路,所述道路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相对设置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右壁内侧上方固定安装第一井盖,所述集水井内腔底部固定安装分隔墙,所述分隔墙顶部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支撑柱,所述第一井盖底部左侧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在集水井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分隔墙,在分隔墙的右壁上方固定安装倾斜设置的第一过滤板,并在第一过滤板内部开设过滤孔,使得道路上的天上降下的雨水以及经过后续喷射出来为了降温使用的多余雨水可以经过第一井盖上的通孔排入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过滤,较为干净的雨水经过第一过滤板过滤到第一过滤板底部的集水井内腔内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面降温
,具体为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日益建设,市政道路工程得到了大力发展,城乡的市政道路大多采用水泥,沥青以及混凝土路面组成,路面在炎热的夏季表面温度很高,为了保养路面需要做降温处理,现有的降温措施大多采用洒水车洒水降温,效率不高,且洒水车需要来回取水,工作量大,也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针对以上,同时提出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便于更好的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包括道路,所述道路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相对设置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右壁内侧上方固定安装第一井盖,所述集水井内腔底部固定安装分隔墙,所述分隔墙顶部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支撑柱,所述第一井盖底部左侧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分隔墙左壁固定安装第二过滤板,且第二过滤板与集水井内腔固定连接,所述集水井左壁内侧上方铰接有第二井盖,且第二井盖右端插接在第一井盖的左端,所述分隔墙的右壁上方固定安装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内部固定安装贯穿连接的过滤孔,所述集水井的右壁内侧和分隔墙的右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槽内均固定安装滑杆,所述滑杆外壁活动套接有滑块,所述集水井右壁内侧下方固定安装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固定安装电动伸缩杆,右方所述滑块左壁固定安装疏通板,且电动伸缩杆伸出端与疏通板固定连接,所述疏通板顶部固定安装与过滤孔相对设置的插杆,所述疏通板左端固定安装漏水板,且漏水板与左边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集水井左壁底部固定安装贯穿连接的排污管,所述集水井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水泵,所述水泵右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通过集水井贯穿在道路的内部,所述道路的顶部开设有槽,且槽内固定安装按压器,所述按压器底部固定安装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固定安装送气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安装集水管,所述道路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集水器,且集水管插接在集水器底部,所述集水管顶部固定安装出水嘴,所述集水器两侧上方固定安装相对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集水器一端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板,所述集水器两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贯穿连接的喷水器,且喷水器与送气管固定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井为U型结构,所述分隔墙顶部为倾斜设置。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井盖包括盖板,所述集水井左壁内侧上方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盖板右端开设有槽,且槽内固定安装有卡球,所述第一井盖左端开设有与卡球相适配的槽,所述卡球右端插接在第一井盖的左端槽内。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为U型结构,所述卡球由弹簧和半圆卡球组成。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墙顶部与第一过滤板顶部保持在同一倾斜面上,所述过滤孔为多组设置。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杆外径小与过滤孔的内径,所述漏水板中部开设有通槽。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位于分隔墙的右侧,所述按压器为多组设置。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器包括按压底板,所述道路顶部槽内固定安装有按压底板,所述按压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顶部固定安装有按压顶板,所述按压顶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与按压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在气囊的内侧,所述按压顶板顶部开设有多组吸气孔,所述按压顶板和按压底板的底部均开设有槽,槽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按压顶板和按压底板下表面槽底均插接有第一软塞,所述第一软塞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与槽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且下方所述第一软塞位于连接管的内侧。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器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集水器底部开设有槽,且集水管插接在槽内。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嘴包括出水块,所述集水管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块,所述出水块顶部开设有槽,且槽底开设有通孔,所述出水块顶部插接有第二软塞,所述第二软塞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远离第二软塞的一端与出水块内槽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中,在道路的两侧固定安装集水井,在集水井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分隔墙,在分隔墙的右壁上方固定安装倾斜设置的第一过滤板,并在第一过滤板内部开设过滤孔,使得道路上的天上降下的雨水以及经过后续喷射出来为了降温使用的多余雨水可以经过第一井盖上的通孔排入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过滤,残渣废料经过斜面到达分隔墙左壁固定安装的第二过滤板上,第二过滤板上的废水再经过第二过滤板过滤到底部通过排污管排入下水管道,较为干净的雨水经过第一过滤板过滤到第一过滤板底部的集水井内腔内备用。2、本专利技术中,在集水井的左部内侧上方铰接第二井盖,由于第二井盖右端设置有卡球,使得当第二过滤板上方的废料残渣垃圾过多时,环卫工人可以通过上拉盖板上的把手迫使卡球挤压收缩从第一井盖左端移出,使得第二井盖打开,便可清理第二过滤板上方的垃圾物。3、本专利技术中,在集水井的右壁内侧和分隔墙的右壁上开设滑槽,并在槽内活动安装滑块,在滑块之间固定安装疏通板,并在疏通板上固定安装外径小与过滤孔内径的插杆,配合疏通板底部的电动伸缩杆伸长,可以疏通第一过滤板内部开设的过滤孔,防止堵塞,保护设备过滤效率和使用功能。4、本专利技术中,在道路的顶部开设槽,并在槽内固定安装按压器,通过在按压顶板和按压底板底部设置第一软塞,配合第一软塞顶部的弹簧,可以防止气压回流,当弹簧被挤压时,气流会沿着按压底板底部排出,当弹簧伸长时,外部气体会经过吸气孔吸入到达气囊内部,当车辆经过,轮胎碾压按压顶板时,按压顶板底部的气囊会挤压其内部的空气达到送气管顶部的喷水器,使得喷水器喷出雨水,节省电能,在集水器顶部设置太阳能电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设备中的水泵和电动伸缩杆工作使用,也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井盖的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井盖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漏水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按压器的结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出水嘴的结构剖面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道路;2、集水井;3、第一井盖;4、分隔墙;5、支撑柱;6、第二过滤板;7、第二井盖;701、盖板;702、把手;703、卡球;8、第一过滤板;9、过滤孔;10、滑杆;11、滑块;12、支撑块;13、电动伸缩杆;14、疏通板;15、插杆;16、漏水板;17、排污管;18、水泵;19、出水管;20、按压器;2001、按压底板;2002、气囊;2003、按压顶板;2004、弹簧;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包括道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相对设置的集水井(2),所述集水井(2)的右壁内侧上方固定安装第一井盖(3),所述集水井(2)内腔底部固定安装分隔墙(4),所述分隔墙(4)顶部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支撑柱(5),所述第一井盖(3)底部左侧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所述分隔墙(4)左壁固定安装第二过滤板(6),且第二过滤板(6)与集水井(2)内腔固定连接,所述集水井(2)左壁内侧上方铰接有第二井盖(7),且第二井盖(7)右端插接在第一井盖(3)的左端,所述分隔墙(4)的右壁上方固定安装第一过滤板(8),所述第一过滤板(8)内部固定安装贯穿连接的过滤孔(9),所述集水井(2)的右壁内侧和分隔墙(4)的右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槽内均固定安装滑杆(10),所述滑杆(10)外壁活动套接有滑块(11),所述集水井(2)右壁内侧下方固定安装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顶部固定安装电动伸缩杆(13),右方所述滑块(11)左壁固定安装疏通板(14),且电动伸缩杆(13)伸出端与疏通板(14)固定连接,所述疏通板(14)顶部固定安装与过滤孔(9)相对设置的插杆(15),所述疏通板(14)左端固定安装漏水板(16),且漏水板(16)与左边所述滑块(11)固定连接,所述集水井(2)左壁底部固定安装贯穿连接的排污管(17),所述集水井(2)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水泵(18),所述水泵(18)右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9),且出水管(19)通过集水井(2)贯穿在道路(1)的内部,所述道路(1)的顶部开设有槽,且槽内固定安装按压器(20),所述按压器(20)底部固定安装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底部固定安装送气管(22),所述出水管(19)远离水泵(18)的一端固定安装集水管(23),所述道路(1)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集水器(24),且集水管(23)插接在集水器(24)底部,所述集水管(23)顶部固定安装出水嘴(25),所述集水器(24)两侧上方固定安装相对设置的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远离集水器(24)一端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板(27),所述集水器(24)两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贯穿连接的喷水器(28),且喷水器(28)与送气管(2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包括道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相对设置的集水井(2),所述集水井(2)的右壁内侧上方固定安装第一井盖(3),所述集水井(2)内腔底部固定安装分隔墙(4),所述分隔墙(4)顶部前方和后方均固定安装支撑柱(5),所述第一井盖(3)底部左侧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所述分隔墙(4)左壁固定安装第二过滤板(6),且第二过滤板(6)与集水井(2)内腔固定连接,所述集水井(2)左壁内侧上方铰接有第二井盖(7),且第二井盖(7)右端插接在第一井盖(3)的左端,所述分隔墙(4)的右壁上方固定安装第一过滤板(8),所述第一过滤板(8)内部固定安装贯穿连接的过滤孔(9),所述集水井(2)的右壁内侧和分隔墙(4)的右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槽内均固定安装滑杆(10),所述滑杆(10)外壁活动套接有滑块(11),所述集水井(2)右壁内侧下方固定安装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顶部固定安装电动伸缩杆(13),右方所述滑块(11)左壁固定安装疏通板(14),且电动伸缩杆(13)伸出端与疏通板(14)固定连接,所述疏通板(14)顶部固定安装与过滤孔(9)相对设置的插杆(15),所述疏通板(14)左端固定安装漏水板(16),且漏水板(16)与左边所述滑块(11)固定连接,所述集水井(2)左壁底部固定安装贯穿连接的排污管(17),所述集水井(2)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水泵(18),所述水泵(18)右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9),且出水管(19)通过集水井(2)贯穿在道路(1)的内部,所述道路(1)的顶部开设有槽,且槽内固定安装按压器(20),所述按压器(20)底部固定安装连接管(21),所述连接管(21)底部固定安装送气管(22),所述出水管(19)远离水泵(18)的一端固定安装集水管(23),所述道路(1)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集水器(24),且集水管(23)插接在集水器(24)底部,所述集水管(23)顶部固定安装出水嘴(25),所述集水器(24)两侧上方固定安装相对设置的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远离集水器(24)一端固定安装太阳能电板(27),所述集水器(24)两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贯穿连接的喷水器(28),且喷水器(28)与送气管(2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为U型结构,所述分隔墙(4)顶部为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雨水循环系统的路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井盖(7)包括盖板(701),所述集水井(2)左壁内侧上方铰接有盖板(701),所述盖板(701)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把手(702),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紫腾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