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87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涉及针织品加工设备领域,包括外壳、固定连接于外壳顶部的操作台、固定连接于操作台顶部的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支撑柱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下侧安装有划痕机构,划痕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划痕台,所述划痕台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划痕台高度的调节机构。该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在使用时,将面料放置在划痕台上,然后转动把手,把手带动第一丝杆进行选择,从而使得第一丝杆上丝杠配合的活动块沿着横梁进行运动,在联动杆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升降柱上下升降,从而对升降柱顶部的划痕台的高度进行调节,若是要使得划痕浅一点便把划痕台向下微调一点,若是需要划痕深一点,便将划痕台向上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
本技术涉及针织品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
技术介绍
摇粒绒是针织面料的一种,在九十年代初先在中国台湾生产它是小元宝针织结构,在大圆机编织而成,织成后坯布先经染色,再经拉毛、梳毛、剪毛、摇粒等多种复杂后整理工艺加工处理,面料正面拉毛,摇粒蓬松密集而又不易掉毛、起球,反面拉毛疏稀匀称,绒毛短少,组织纹理清晰、蓬松弹性特好。它的成份一般是全涤的,手感柔软。它是近两年国内冬天御寒的首选产品。另外摇粒绒还可以与一切面料进行复合处理,使御寒的效果更好。比如说:羊丽绒与羊丽绒复合、羊丽绒与牛仔布复合、羊丽绒与羊羔绒复合、羊丽绒与网眼布复合中间加防水透气膜等等。在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对摇粒绒进行划痕处理,面料划痕设备便是常用设备之一,其用于对面料表面进行划痕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01710437325.X提供的一种植绒面料划痕装置,该对比文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植绒面料划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端一侧的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端另一侧的载物架、与所述撑杆垂直连接的横梁、设置于所述横梁处的划痕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划痕组件顶端的驱动电机;所述划痕组件包括固定箱、穿设于所述固定箱内的主传动轴、设置于所述主传动轴的下端的第一传动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架的外壁上的滑动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架的下端的集成盘、旋设于所述集成盘的侧壁上的内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内连接杆的下端的刀盘和卡接于所述刀盘的下部的划痕刀。但是该对比文件中提出的一种植绒面料划痕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划痕的深度进行调整,导致使用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划痕台的高度进行调节高度的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对划痕的深度进行调整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包括外壳、固定连接于外壳顶部的操作台、固定连接于操作台顶部的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支撑柱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下侧安装有划痕机构,划痕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划痕台,所述划痕台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划痕台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限位筒、升降柱、联动杆、活动块、第一丝杆、横梁、把手,所述限位筒固定连接在操作台上,所述升降柱活动配合于限位筒内,所述升降柱的顶部与划痕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的底部与联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联动杆远离升降柱的一端与活动块铰接,所述第一丝杆水平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均与外壳铰接,所述活动块上开设有与第一丝杆相匹配的螺孔,所述活动块丝杠配合于第一丝杆上,所述横梁与第一丝杆平行,所述横梁的两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块的底部通过滑槽与横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且与把手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的左半边和右半边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丝杆上丝杠配合有两个活动块,且两个活动块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丝杆的两侧,所述联动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联动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块铰接,两个联动杆的另一端均与升降柱铰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柱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优选的,划痕机构包括滑轨、滑座、气缸、安装板、划痕刀,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部,所述滑座滑动配合于滑轨上,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在滑座的底部,所述安装板水平铰接在气缸的底端,所述划痕刀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底部。优选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滑座在滑轨上滑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侧板、第二丝杆,所述侧板设置有两块,且两块侧板设置于滑轨的两侧且侧板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与两块侧板铰接,所述滑座丝杠配合于第二丝杆上,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侧板一侧,所述第二丝杆与电机联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筒设置在操作台的中心。(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在使用时,将面料放置在划痕台上,然后转动把手,把手带动第一丝杆进行选择,从而使得第一丝杆上丝杠配合的活动块沿着横梁进行运动,在联动杆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升降柱上下升降,从而对升降柱顶部的划痕台的高度进行调节,若是要使得划痕浅一点便把划痕台向下微调一点,若是需要划痕深一点,便将划痕台向上调节,从而实现对划痕的深度进行调整,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剖视图。图中:1外壳、2升降柱、3操作台、4划痕台、5气缸、6滑轨、7滑座、8第二丝杆、9电机、10侧板、11安装板、12划痕刀、13支撑柱、14横梁、15第一丝杆、16活动块、17联动杆、18限位筒、19顶板、2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外壳1、固定连接于外壳1顶部的操作台3、固定连接于操作台3顶部的支撑柱13、固定连接于支撑柱13顶部的顶板19,顶板19的下侧安装有划痕机构,划痕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划痕台4,划痕台4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划痕台4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限位筒18、升降柱2、联动杆17、活动块16、第一丝杆15、横梁14、把手20,限位筒18固定连接在操作台3上,升降柱2活动配合于限位筒18内,升降柱2的顶部与划痕台4固定连接,升降柱2的底部与联动杆17的一端铰接,联动杆17远离升降柱2的一端与活动块16铰接,第一丝杆15水平设置在外壳1内,第一丝杆15的两端均与外壳1铰接,活动块16上开设有与第一丝杆15相匹配的螺孔,活动块16丝杠配合于第一丝杆15上,横梁14与第一丝杆15平行,横梁14的两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横梁14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活动块16的底部通过滑槽与横梁14滑动连接,第一丝杆15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且与把手20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将面料放置在划痕台4上,然后转动把手20,把手20带动第一丝杆15进行选择,从而使得第一丝杆15上丝杠配合的活动块16沿着横梁14进行运动,在联动杆17的作用下,能够带动升降柱2上下升降,从而对升降柱2顶部的划痕台4的高度进行调节,若是要使得划痕浅一点便把划痕台4向下微调一点,若是需要划痕深一点,便将划痕台4向上调节,从而实现对划痕的深度进行调整,便于使用。第一丝杆15的左半边和右半边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丝杆15上丝杠配合有两个活动块16,且两个活动块16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丝杆15的两侧,联动杆1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联动杆17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块16铰接,两个联动杆17的另一端均与升降柱2铰接,能够使得在调节划痕台4高度时更加的稳定,使用效果更好。升降柱2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划痕机构包括滑轨6、滑座7、气缸5、安装板11、划痕刀12,滑轨6固定连接在顶板19的底部,滑座7滑动配合于滑轨6上,气缸5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包括外壳(1)、固定连接于外壳(1)顶部的操作台(3)、固定连接于操作台(3)顶部的支撑柱(13)、固定连接于支撑柱(13)顶部的顶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9)的下侧安装有划痕机构,划痕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划痕台(4),所述划痕台(4)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划痕台(4)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限位筒(18)、升降柱(2)、联动杆(17)、活动块(16)、第一丝杆(15)、横梁(14)、把手(20),所述限位筒(18)固定连接在操作台(3)上,所述升降柱(2)活动配合于限位筒(18)内,所述升降柱(2)的顶部与划痕台(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2)的底部与联动杆(17)的一端铰接,所述联动杆(17)远离升降柱(2)的一端与活动块(16)铰接,所述第一丝杆(15)水平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第一丝杆(15)的两端均与外壳(1)铰接,所述活动块(16)上开设有与第一丝杆(15)相匹配的螺孔,所述活动块(16)丝杠配合于第一丝杆(15)上,所述横梁(14)与第一丝杆(15)平行,所述横梁(14)的两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14)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块(16)的底部通过滑槽与横梁(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5)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且与把手(20)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包括外壳(1)、固定连接于外壳(1)顶部的操作台(3)、固定连接于操作台(3)顶部的支撑柱(13)、固定连接于支撑柱(13)顶部的顶板(19),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9)的下侧安装有划痕机构,划痕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划痕台(4),所述划痕台(4)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划痕台(4)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限位筒(18)、升降柱(2)、联动杆(17)、活动块(16)、第一丝杆(15)、横梁(14)、把手(20),所述限位筒(18)固定连接在操作台(3)上,所述升降柱(2)活动配合于限位筒(18)内,所述升降柱(2)的顶部与划痕台(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2)的底部与联动杆(17)的一端铰接,所述联动杆(17)远离升降柱(2)的一端与活动块(16)铰接,所述第一丝杆(15)水平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第一丝杆(15)的两端均与外壳(1)铰接,所述活动块(16)上开设有与第一丝杆(15)相匹配的螺孔,所述活动块(16)丝杠配合于第一丝杆(15)上,所述横梁(14)与第一丝杆(15)平行,所述横梁(14)的两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14)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块(16)的底部通过滑槽与横梁(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5)的一端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且与把手(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粒绒面料划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15)的左半边和右半边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丝杆(15)上丝杠配合有两个活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柯桥区绅辉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